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能剧

(2010-03-31 14:57:21)
标签:

日本

能剧

文化

分类: 私人书柜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200405/25/F2004052514221300000.jpg

    能剧(Noh)是一种结合了舞蹈、戏剧、音乐和诗歌的舞台美学表演,在日本传统艺术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剧本质上是一种舞剧,剧本乃是用来创造舞蹈动作的背景。能剧的主旨不在戏剧行动的呈现,它所致力的毋宁在以抒情的形式表达一种情境。所有的能剧都以一场舞蹈为极致,之前的台词主要的功用在为此一高潮预为铺设。

    根据能剧的始祖之一世阿弥(Zeami, 1363-1443)的说法,能剧里一种很重要的部份是「观众的艺术」(the art of the spectator),也就是如何对观众有益、配合观众的艺术。在世阿弥的著作中,仔细地详述了剧团、演员、和导演如何作用在观众身上。这关乎的是注意力和接受度,能剧表演者要跟随着观众的状态,以不同的方式来演出。例如若在夜间稍晚时演出,便要演得更有活力而使观众耳目一新,所以有时要改变剧本来达到这样的效果。能剧以最为强烈集中的方式将观众含纳其中,令大众也自有其角色扮演。

    能剧的表演者是扮演一种叙述故事的角色,能剧中的对话极少,动作、音乐都只是个大概象征,其中几无事件的发生,表演者多是以某种形式的譬喻来表达具体的概念,故必需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才能明了表演者所表达的内容。

     能剧的演出以捕捉意境或情感的精髓为目标,一段情节往往费时长久,精采的部份则出以极端特定风格化的静止姿势与体态。演出时的举手投足、吐气语调等都遵照既定规则。乐团主司配乐,并且控制每个姿态持续的时间。能剧是世界上剧场条件最经细心控制的表演方式之一,而产生一种繁缛典礼或仪式的总体效果。

    狂言(Kyogen)则是加插在能剧演出之间的一种短闹剧表演,跟能剧不同,狂言只用对白口述,而不同于能剧结合了音乐、舞蹈和对白来叙述故事。

 

    能剧历史

http://www.civilness.com/info/images/20030228215607899-1.jpg

 

    能剧于何时出现已无从稽考,但一般相信,能剧大约在14至15世纪开始盛行。观阿弥(Kannami, 1333-1384)及世阿弥父子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能剧作家,今天仍经常演出的250出剧均出自世阿弥的手笔,而世阿弥亦写了不少关于能剧美学和表演技巧的著作,时至今日,能剧艺术大都源自世阿弥的理论。

    在14世纪以后,日本关主大权旁落,内政大权落在幕府将军之手。在江户时代(Edo period, 1603-1868),由于获得幕府的支持,能剧渐渐成为一种官方艺术,而剧场中每种形式都经精简成刻意拟就的一套成规。在17世纪,能剧演员享有最高的武士地位,而由国家以统筹征收的收入作为薪酬。当时有六支能剧演者受到认可,各支的领袖皆成世袭之职,这六个支派至今仍然存在。这时的能剧都是供将军、大名等高阶人士欣赏,平民鲜少有机会一睹其丰采。

    明治维新时期(Meiji period, 1868-1912),由于失去了政府的支持,能剧艺术濒临失传边缘,后来幸得私人资助,以及一些能剧工作者的努力,这种传统的日本艺术才能得以保存。今天,能剧在日本并不盛行,但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而全国仍有大约1500位专业能剧工作者,为保存和推广能剧而努力。

 

   能剧剧种及演员

 

    能剧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五类:神事物或物,以神祇为题材;修罗物,以武士为题材;鬘物,以妇女为题材;狂物,以狂人为题材,通常为恶魂,其下又分数种,如现世物,写实地记述时人事迹;鬼畜物,以鬼怪为题材。

    能剧的演出者全是男性。主要角色称为主役(shite),次要角色称为役(tsure),两人可能各有一名从仆,但许多剧本中仅有主、役二名。人物数目极少超过六名。在很多剧本里,主役会在前半段以普通人出现,然后离开,当他在下半场再次出现时,他会回复他的真正身份 - 一个著名人物的鬼魂。在这里,前半场出现的称为maejite,而后半场出现的则称为nochijite,演出都是同一名演员。

    第二名演员称为waki,会解答主役的疑问从而推动剧情发展。另外还有一名间场的演员称为ai或ai-kyogen,他会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为waki提供更多的故事背景,从而令waki及观众了解主役的处境。

    能剧中的歌队称为jiutai,多是由八人组成,他们会坐在舞台旁边,功用是叙述故事背景,有时亦会描述角色的思想和情绪。

 

    舞台设计及效果

http://www.civilness.com/info/images/20030228215932843-1.jpg
    能剧所用的舞台没有幕,舞台成正方形,并有桥挂连接台前和台后,舞台顶还有一个木制的檐。舞台上的陈设极为简单。木制或竹制的台架可以象征山峦、宫殿、卧室或其它地方,由布置的方式而定。通常而言,舞台上极少同时出现二个以上的道具,而这少数的一两个道具都各具风格,别有殊貌。舞台上没有布景或机关装置。

    演员进场时主要利用桥挂,是一条长约三十三至五十二呎,宽约六呎,两旁有栏栅的走道。桥挂衔接舞台和化妆间,所有重要的进场皆由此处。桥挂的前方植有三棵松苗,象征天、地、人。上舞台左方的后座处有另一个进口,高仅约三呎,供不重要的人物、舞台助理、歌队及乐师使用。

    能剧中的演奏者称为hayashi,主要乐器包括一支横笛nohkan、一个沙漏型的肩鼓kotsuzumi、一个放在大腿上,比kotsuzumi较大的沙漏型鼓okawa或otsuzumi、还有一个桶型的坐地鼓taiko,是以两支鼓棍演奏的。这些乐器的旋律和节奏必须遵守着一定的规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