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城故事多
水城故事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08
  • 关注人气: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奇心日报 |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2018-01-18 09:06:38)
标签:

星座

好奇心日报 |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2018-01-18 08:35 来源:上游新闻

原标题:好奇心日报 |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8/850b4ad8d40a4b2a9bf81698b1d71d86.jpeg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TITLE="好奇心日报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

科普中国网消息,现在让你计算太阳的直径或者太阳距离地球的长度,你可以实现吗?也许你通过现代设备可以得出答案,但是如果让你回到古代,你有办法可以计算出来吗?来看看聪明的古人是怎么算出来的吧!

天文历算是古代数学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国,数学家被称作“畴人”,其原意就是指世代从事天文历算的职业者。中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讲述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的“畴人”,如何运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来进行天文计算的故事。

书中人物“陈子”告诉“荣方”:用长8尺(当时的1尺约合23厘米)的空心竹竿对准太阳,则在竿的一端观察到太阳正好掩住竿(另一端)的中孔,由此得到太阳到地面观察点的距离/太阳直径=竹竿长度/孔径=80:1。

另外,把8尺长的竹竿竖在周王城中一块空地上,当作“表”(也称“髀”),可以观察到,在每年夏至日正午,表的日影最短,为1尺6寸,并且朝着正南(北)方向,每过1000里,表影就短(长)1寸。于是,在表影长为6尺的那天正午,表正南6万里处日下无影,运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算出,那时太阳到地面日下无影处的距离为8万里,太阳到王城观测点的距离为10万里,进一步算出,太阳的直径为1250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8/4316a03778fa4b4ebc07a8471b2b2a14.jpeg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TITLE="好奇心日报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

日高图

现在我们知道,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4960万千米,太阳直径是139万千米,所以,日地距离与太阳直径之比约为107: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8/0ed6ebc9a33f40babced083fcd91598c.jpeg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TITLE="好奇心日报 古人是如何计算出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 />

《周髀算经》书影

3000年前古人的计算之所以与现代实际观测值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尽管他们运用了正确的数学原理。不过,他们测出的日地距离与太阳直径之比的误差还不算太大。

(原标题:古代中国数学家如何计算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