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习武生涯

标签:
博客心境原则功夫熊猫太极拳少林寺射雕英雄传 |
分类: 怀旧岁月 |
小时候,骨骼不清奇,却想飞檐走壁,怀揣流浪大漠,玩笑江湖之心。在《少林寺》风靡之后,更是坚定了习武之心。于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想着“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也想到桃花岛有奇遇,在历经风雨之后,总想有彩虹。
练武计划从轻功开始,整日的在自家的炕头之上,蹦来蹦去,练习纵跃之功。谁承想?一日稍有不慎,腿碰炕沿,滑骨而伤,小腿都冒了油,想想没有苦中苦,哪有人上人?忍了吧!家里是一概不知。后又弄了几个绿帆布,让妈用缝纫机砸了线,里面灌上沙子,绑在腿上,负重训练。可是,自制沙带不均匀,总是掉在脚面上,还是放弃。用两条皮筋钉在地上,蹲在那里练蹦跳,练腿劲,坚持了数日,觉得没有效果,还是不行啊!
开始转练兵器,十八般武艺是样样也不通,练棍用的是家里铁锹的把儿,只不过把铁锹头卸掉,练“醉棍”,可惜的是只有意醉,没有神迷,也没地方喝酒,醉棍只能打家里的大鹅。大哥为支持我习武,给我做过两把木头刀,一把桦木的,没弄几下就砍豁了。那把硬木的倒是一直练着,从未毁坏。在田野里、树根下、河沿边、雪地上,都留下过我练刀的痕迹,好象觉远在春、夏、秋、冬习武的镜头。一杆姐姐的红卫兵时用的红樱枪,让我也是倍儿加珍惜,练杨家枪、岳家枪、追魂索命枪,不过都是我自己说的,从来不知道那些枪怎么练?
看过裘千仞练的铁掌,自己也用手在沙子中一顿戳,希望练成铁掌,可是还是打石不碎,劈木没劲道,灰心丧气加无奈。这一圈下来,终于知道没有名师指点不行,开始拜隔壁叶叔学习太极神功,左金鸡、右金鸡、揽雀尾一阵儿要诀口背,意随神随,心随意动,练着练着总觉得象家里的大鹅走道,软绵绵没力道。抖肩、摆腿的也不是甚有功底。
有一次,和人家一句不和,动起了手,那些所有的武功全部浪费,只用一阵“王八拳”外带掏裆腿了事,也是受了一身的轻伤加挨揍,感到这武功真是白练了,于是悬崖勒马,从江湖金盆洗手,自废一切武功,只是没有自断筋脉,以保我健康完整之余生,尚能在饭否的过程中残喘而过。
隐居江湖的岁月,大概同杨过的生活差不多。想天之骄子,大漠狂雕,俯瞰西风啸语,鹰隼虎距,都是我心之所向。不过退隐纷争的江湖倒一直是我“独孤求败”的心情。在这时,方知这一切的武艺都是“浮云”,什么是神马?还是自我修行重要,可是内心的习武之念还是没有消除。那次,看到地摊上有一只石头做的笛子,又想起黄老邪的“玉箫”,于是毫不犹豫花10元钱买下,作为兵器,回到家中插在皮带上,扮成黄老邪模样,让俺老婆看俺象不象一代宗师,想着我家就是桃花岛,岛上奇门遁甲遍布,对着笛子吹起了《碧海潮生曲》,不过窗外不是海,是条江,也凑合了,别有一番情调。换来的却是老婆嗤之一鼻,不屑一顾。后来有了我家小女,曾拿笛子与其合练。偶一日,她拿起玉笛,一笛挥去,只听“嘎叭”一声,玉石俱焚,最后的一件兵器终于归隐沧浪水,浮于天地间。永无出世之日。
自此与我的习武生涯彻底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