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茅盾的《子夜》也是一部企业教材
标签:
博客心境原创茅盾子夜吴荪甫美食 |
分类: 读书之后 |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股票的时候,却看过《子夜》中有多头、空头的概念,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兼并、重组、资本控股的时候?《子夜》中也有。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成本、人力、多元化经营的时候?《子夜》中也有。
我读《子夜》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电影倒是看过,只记得韩非和程之整日念叨着是买“多”还是买“空”?结果呢?上吊。我读过此书,合上书第一感觉,非常的佩服茅盾先生,在30年代,他将一个资本的社会与金融、经济、转行这些与我们很远的东西,这样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一个作家的敏锐和捕捉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直击性的,面对现实本能而做出的判断,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失为一种先进。
看过《子夜》你会真实的感受到它的历史似乎与我们现的社会也在做着某种重合,我们的所谓的“企业家”在做实业,企业难做,利润难赚。工人工资高,要求待遇,成本原料越来越贵。怎么办?要拿出一部分钱去做资本,做投机生意。
尤其在我们当今这个市场,金融等级差,政府扶持力度弱,保护工业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等。相对的资金短缺是必然的,那么利用手中的钱去做投机与资本,捞钱捞好处,这是一本万利,而且利润绝对比办厂更来得快。那么,投资就是必然的,信托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贷款公司,自建金融流通体系,以保存贷现金与流量。以备自需,同时可赢利。另外,利用这个联合股东资金投资,以大面积的价格去收购那些濒于破产的小厂,建成大的综合性的多元化集团,抗击风险。同时盘活各类资产,可是收购越多,利润越小,生产启动不了。工人还罢工,这怎么办?还得投机,结果变成市场血拼,最后拼到破产,全部亏空。
这不是典型的例子吗?现在没有这样的企业家吗?吴荪甫是老资格的典型人物啊,茅盾先生早就摆在那里了。我们还在走着老路,为利润、为疯狂、为野心、为财富,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这个社会不会单为一个人来设计的,你终究是万千中的一粒,现实与未来,需要把握的,这是一个关键。企业家是人,不是完人,不要把自己想得多么聪明,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有能力、魄力、聪明的时候,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子夜》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主线,结合了资本、投机、兼并、重组、收购、罢工、农运、学生理想、买办等各类现实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社会全景,真正的从多角度来构思整个小说的主题,从各个人物的命运上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状态,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各类人物的内心与复杂的情感,我们看到资本家、军人、买办、阁老、交际花、落魄地主、小市民、工人、工厂把头、银行家等等,这些地位不同的人物都以一种精彩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你不得不佩服茅盾先生把控人物与构思的精巧。写人是不怕多的,关键是每一个人都要发挥他的作用,真正的起到烘托作品的作用,对于放大主题与表现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子夜》恰如其分的做到了这一点。
对于《子夜》这个名字,我更是佩服,子夜是一黑夜的最深处,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而这一刻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送走这种黑暗,必将迎来黎明。于是,我们在子夜的时候,吴荪甫破产了,他的民族资本家的梦想是空的,是不可能有光明的。而工人的子夜却是在挑战着一种希望和未来。那是一种唯物的,现实的,未来的思想。《子夜》既要告别过去,又要引领未来,我们都怀有希望和梦想。这一点上,子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向前。
茅盾先生写作此书,一定是具备的丰富的社会思想与人文阅历,加之在思想认识的角度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并能够在社会问题上巧妙的给予容纳,并充分解释其发生的根源,这是不容易的,一个作家有思想不奇怪,而具有成熟的思想则是非常难得的。成熟的思想会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并不一定感知到的社会现实,看清这些,有时我们真得需要引导。
钱——仍在发挥作用,企业家读一读《子夜》吧,这比读那些什么成功学、貌似神圣的商业圣经与自称为“法则”的一些东西更具有现实的价值。钱别没事让它这些闹慌着。
《子夜》是一本好书,绝对值得一看!
借以此文缅怀茅盾先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