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粘豆包的回忆

(2013-01-24 08:23:06)
标签:

杂谈

博客心境原创

分类: 怀旧岁月

 

〖原创〗粘豆包的回忆

 

东北的老风俗是过年的时候要包粘豆包,小时候,家家户户一入腊月,天冷得嘎巴嘎巴,冻掉下巴的时候,粘豆包的活动就开始了。那时,家家的日子并不宽裕,能吃上粘豆包也是不错的待遇了,再说原来东北的冬天确实没有什么吃的,除了一些存储的秋菜,就是玉米、高梁米、小米,大米则很少,所以粘豆包还是稀罕物。而且冬天做粘豆包容易存储。

粘豆包是用“大黄米”做成的,先是将黄米淘洗干净,再加上一点“玉米馇子”,晾一晾水分控干后,再压成如白面一样的细面,然后放在大盆里放到家家的炕头上进行发酵,然后做成面团。用地产的芸豆或红小豆都可以,烀成豆馅,用手攥成团。包在面团内,滚成球状,上屉蒸熟即可吃。

我老妈年年都做粘豆包,黄黄的、粘粘的好吃极了,可是那一年我却痛恨起豆包来了,为什么呢?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家里哥出差,姐在外,二哥上大学,二姐补课。正赶上腊八这一天,老妈把家里的黄米和馇子都淘洗干净了,灌好在面袋里,有两袋子,还冒着热气,由于家里没有其它人了,这磨面的重任就落在我的肩上。穷人孩子早当家,干点活算个啥,那时我还不会骑自行车,只能推着走。老妈帮我把米放到自行车,给了我2元钱,让我去磨面。那两袋米大概有80多斤,我当时也是人小力薄,推着走还是挺费劲的。对了,忘说了,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一天,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我就这样在一片茫茫的大雪中开始前行。

说来真是不轻松,不只是重量,还有路面很滑,一走一趔趄,总有滑到的危险。我勉强的一步步的走着,磨房离我家大概是1 5分钟的路程。路面滑,风起劲,雪还一个劲儿的下,让人不敢抬头,来东北的人知道,冬天的风象刀子一样,刮的人脸疼,那时候我们的帽子都是那种绒帽子,大狗皮帽子不多,那在当时也是奢侈品,毕竟是裘皮系列啊!身上穿的就是那种家里做的棉袄,也没有羽绒服什么的,我也就刚刚高过车子半个身子,推着车子吃力的走着。有几次,差点滑倒,风吹得我有些走不动步,身子向下俯着,靠着车把上,头不敢抬起来,俗称“闷着头在走”,这样可以不那么冷,又不受风吹。可是,这劲儿也就使的差不多了,我已经看到磨房的影子了,一高兴,脚一滑,一个跟头摔趴下了,摔得俺是嘴歪眼斜,冒金星,嘴里却开骂了,“偏吃这玩意儿干啥?”心里这个气呀,唉!还得起来啊,我爬了起来,去扶车子,我这一扶车子才知道这比摔倒了还惨。为啥?我的车子没有后轮支架,在平地上靠不住,我得一个手扶着车子,一手去拿袋子往后车托上放,可是我没那么大劲,一个手拎不到车托上。我又试着用腿夹着车子,腾出两只手一起拿,刚一拿,车子一歪,又前功尽弃了。当时,路上行人都少得很,我想求点帮助都不行,只有靠自己了,我又试了几次,终于成了。我嘴里又骂着,到了磨房,磨面倒很顺利,黄米变成了白面一样的面粉。

我推着车又往回走,还是一样的困难,心里哭的心都有了,心里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来磨面了,再也不吃这破玩意儿了。好不容易进了家,老妈迎了出来,看着一脸的不高兴。问我“磨面的人多?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我心里没好气,声都没吱,就进屋了。老妈跟进来问我“咋儿了?”“大冷天,非吃这破玩意儿干什么?”

老妈开始做豆包,第二天全家都吃上了甜甜的豆包,蘸着白糖。我的誓言作废了,我还是吃上了,想着磨面的眼泪啊都是甜甜的味道,到肚子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