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孩子“成长的烦恼”
标签:
博客心境原创孩子成长烦恼弟子规 |
分类: 生活点滴 |
晚,女儿坐在沙发一边玩,一边嘴里念叨着,我细一听,是《弟子规》,我说你大声背,她张开嘴,一气儿背了好大一段,背不出的时候,说:“老师就教到这里。”我实际上也不会背,看着她这样流利的背了出来,我方知幼儿园还在教孩子背,不知为什么?我自己的心理反而有些矛盾与不安。
实际上,在教育上我的内心并不苛求孩子会怎么样?她年纪还小,我一直觉得一个孩子少年时期的心智成长比知识成长重要。知识可以不断的补充和加强,可是一个人的心智如何不成熟,或者说不健康?很难想象今后她的人生道路会出现怎样的风波?快乐与向上的精神不会在她的心中存在,那么她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价值观将极大的限制着她的未来和发展。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在于拥有完整、独立、健康的人生状态,而非是一些物质或者事业的羁绊,一个人成就在高,如果只是一种麻木与无助,那人会很可怜的。
《弟子规》是好东西,也是好精神,可是现在的教育开始以旧有蒙学去教育孩子是否有道理?我也不知道,但从孩子建立真正的思想体系来说,这个“填鸭”式的教育我认为还是不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古代的孩子背书之后,老师多从字面上进行综合的讲解,以一套固有的、形式的礼教形式与方式、方法灌输给孩子,让孩子从字面上去理解这种现实社会的直接反映。可是,现实的社会我们同旧有的封建体系是隔绝的,现代的思想文化意识虽然包含着传统的文化思想,但实际上现代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可能使旧有的思想能够长期存在,理念与文化的创新时时刻刻随着社会的主题而不断的在改变。孩子背了《弟子规》,孩子们能从真正的层面上去执行这个思想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照此执行,我不敢想象孩子们所能面临的阻力会是什么样的?成人尚且难以做到。
好的也许是存在的,如对语言的把握与节奏的控制,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有一种非常强的音乐性的节奏,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小的时候,学习古文根本体会不到,可是时间长了,这种韵律是植根于我们的言语中的,它时常会表露出来,这也就是我对于孩子现在学习《弟子规》或其它古文的理解。除此之外,一部分的朋友也在说,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孩子在快乐的时光却过早的背负了一种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让其本身的生活在一种束缚与限制中开始。可是,现实的社会家长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也想让其拥有一份童真的快乐,但社会的现实却让我们不得不随波逐流,别人的孩子在学习,孩子会问家长,“爸爸,妈妈,我去学什么?”不学,似乎是一种放弃,这更是一种可怕的结果。不能让孩子脱离开群体,使之成为一个“异类”,那么只好去从属于一种体系,这种体系,虽然我不情愿,但是也无奈。
另外一点,我的内心虽然想着孩子今后的生活可以自主,但是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是学业成就,金榜题名,这种思想摆脱不了。我实际内心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不想极端的去逼迫孩子,可是我还是想让其去在学业上有成就,在未来的生活可以自主一点。我深深的知道,中国现实的社会,没有一个好的文凭,或是一个什么好的教育结果?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那种困难是我深深的有所体会的。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去“遭罪”,那么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
整个社会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但愿这个“烦恼”不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