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小到大有种“遗憾”,不会一种乐器。
音乐多美的东西,净听着人家别人奏给我听了,太自私了,太不象话,我为啥不能给人家一点回报呢?让人家也来听听我的音乐呢!我呸自己一个大脸花呀!你把那么多的时间都扔哪儿去了,你把那些无用钱的都扔哪儿去啦?咋儿就没想着学个啥乐器啥的呢!至现在而止,没弄过一个调儿出来,连口哨都不会吹,我老婆不时嘲讽我一句,我还不信邪啦!憋着嘴,练了一个礼拜,哎!有响了,有声了,还有调啦!我老婆挺惊讶,我不屑于跟她理论,咱“好男不跟女斗”。我这一辈子只买过一件乐器,一把笛子,石头做的,也不是为吹而买的,实是为羡慕“东邪黄药师”的玉箫而买,可不是玉的,只值十块钱,插在腰里,说我会吹“碧海潮生曲”,就是显摆而已啊!想想真是无知啊,拿艺术当球踢啦!
小时候,我二哥也是手舞足蹈,备办了笛子、二胡、口琴,可是我也没见他学成,否则,我还不有了榜样啊!上学的时候,一帮哥儿们疯一般的学着吉它,练得手疼、起泡、磨出茧,未被感动。而家里当时也实在是不愿给我支付这笔开支,想想不能增加家里的负担,算了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等工作了,那就更不用提了,哪儿来的时间和闲情来学呀!现在想起来,不会一点乐器,当真是人一生的“遗憾”啊!
看着人家抱着吉它自弹自唱;看着人家把钢琴弹得如旋风起舞一般;看着人家握着小提琴拉得如泣如诉,如歌行板;看着“1、2、3、4、5、6、7”变换着数字的变化,以一个声音出来,我佩服、羡慕、仰止、默首,含笑不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小时候咋儿就没抓过呢!学校的乐器除了一台“手风琴”,就是能弹响的“脚踏琴”啦!我一看到唱诗班唱歌就响起我们学校那琴,踩着还真响!现在的孩子好啦!可是,却让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捷足先登啦!一般家庭的孩子买得起也学不起,这也是教育的“抓起”,这里说句牢骚话,回归正题吧!
音乐是人心灵的释放,是人一生中荡除尘埃的方向,它指引、去除我们的忧愁,感染我们的心思,不停的通过相互的感知让我们理解生活,钦许我们的境遇,忘怀于自然和天地,让我们更能从钢筋、水泥的牢笼中解脱,更能让我们从烦杂的生活中看清自然、天地、流水、江河,让我们宁静于一隅,又不忘融于其中,让我们心灵相互交织,却又不断的往复。去学一种音乐,是否是一种奢望,还是一种现实的需要,我不说,你心里也清楚。可能,有的人不喜欢音乐,不喜欢它的力量,不喜欢它的低诉,不喜欢它的高亢,可是你不要讨厌生活。正如听着《悲怆》你会感爱到无穷的渴望,听着《命运》你会感觉到生命的不安,我们恰当这生活中的一分子,在音乐长河中流淌着,美着自己的一切,美着我们的现实之中。
虽不会乐器,是一生之中的“遗憾”,可是这种“遗憾”并不是不可弥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