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教育需要真诚和道德

(2011-09-15 12:29:32)
标签:

教育

升学

真诚

孩子

道德

分类: 时事随笔

 

    整日排在各类补习班外的家长和车队?高考、中考、小考、艺术考试中的长龙?无书可念的孩子?打破脑子想进重点的人?争一争、比比看,入学一看权,二看钱?官再大到校长那不好使啊?孩子从出生前就教育,一直教育至出国,可是有的孩子还是在犯罪,还是在颓废?个个想望子成龙,结果都成了聋?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到底应该教育的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去教育?没有标准,没有措施,没有解决,没有计划,没有方法,没有人,没有钱,没有想,没有做。怎么办?“这一切让我惘然”!

    前几天重温日本电视剧《阿信》,深深被一个小情节而感动,阿信给人家做佣人,带孩子,在学校的窗外看书,学校老师见到了亲自到主人家,要求主人让阿信上学,因为适龄在孩子在法律规定内必须上学。这个老师尽职的做法,让我们不汗颜吗?

    我们国内的教育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应试教育?是高考制度?是竞争压力?是望子成龙的心态?我认为都不是。

    现在教育最缺失的真诚与道德。我们看看这些现象;

    任何一级名校的老师,都在收受不同来源的好处费,以使学生入校;

    每年的教师节似乎是学生家长向老师进贡的节日;

    多送钱就照顾孩子,提拔孩子,否则打击孩子;

    学校的老师竟然雇有私人助手,帮助其打理班务;

    补课真是司空见惯,老师补,家长乐意补,孩子不愿补,不补也得补;老师缺钱,孩子要成绩,家长要面子,各取所需;

    上学的孩子坐小车、花票子,手机、MP4等一个都不能少;

    名校人满为患,弱校就要倒闭;

    选校、择校,头疼、麻烦,家长手足无措,为了孩子?拼了。

    师范类毕业生要进入名校,那得拿钱,门子还得硬?老师用钱进校,然后往回挖钱。

    当然,这些现象不是绝对的,但是教育的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促进整个民族文化提升,以文化带动社会的发展。如果从小我们接触的教育以功利、贪婪、自私为出发点,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将滑向哪种边缘?一个孩子通过所谓的“送礼”而被获得的一种承认,在他今后的生活中是将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是否会影响着他的一生。

    真诚没有,教师不说真话,一天三变打哑谜。举个例子:现在说是不允许择校,可是教育局的下发文件中没有择校的区域、标准、时间,入学情况说明,这些统统没有公示,不知何意?有的学校公开说学校不招生,不知何意?既然公平的社会你是否应该拿出你公平的制度来进行?社会的教育似乎从一开始就在形成着不平衡,今后的发展会平衡吗?我们天天说着科教兴国,可是兴在哪儿?名校、设备、师资均在城市,一方面还说要促进开发,帮扶解困。农村在教育体制上与城市从起点就相差甚远,发展的不均衡,更难保证一种整体情况的平衡。

所以说,自上而下,应该建立一种真诚的教育体系制度,公开、公平,使教育回归原始自然状态,“传道、授业、解惑”,孩子、家长寻求更好的发展,求学无可厚非,但是强调成为一种机械式的、必须式的就完全没有必要。试看现在的人才断档情况,即证明这个问题与教育具有极大的关系,不可否认。

    教育呼唤道德,道德的缺失将从内心上将你的本质去除,使教育不再拥有美好的人的心性,而源发出一些扭曲、丑陋、卑鄙的现实问题。道德必须重视,必须以一种方式去解决它。

    教育需要真诚和道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