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报1。21

(2010-01-21 08:47:45)
标签:

商品期货

股指期货

理财

财经

股票

分类: 投资笔记
 
受供需基本面利空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收紧担忧影响,周三大连豆类期价全线大幅下挫,周二CBOT大豆市场延续近期阴跌走势,主力合约收低10美分,美元大幅反弹、全球大豆供需宽松前景以及技术面弱势令市场积重难返。与此相比,周三大连豆类期货市场由于前一日先行下跌消化美盘跌幅、加之早间电子盘美豆恢复反弹,因此盘初并无明显走弱迹象,甚至少量投机买盘曾推动期价一度快速反弹,但随着盘中各种有关政策调整的利空传闻纷冗而至,股市走弱以及周边商品市场普遍走弱带动豆类期价掉头向下,午后周边市场继续扩大跌幅,豆类亦随之继续下探。全天豆类主力合约日内均表现放量增仓下跌,同时大豆、豆油期价还创出近期回调新低,显示短期技术下跌动能明显增强。
当日国内豆类商品加速下跌表现虽有供需基本面的持续利空影响,但更主要还是市场对中国货市政策进一步缩紧预期的心理反应。近期,中国货币政策收缩频出,继续过去两周公布提高央票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后,近几天市场又传出从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到1月份剩余时间银行将停止新增信贷、乃至央行将提前加息的各种政策利空传闻。随着本周四国家统计局将公布重要四季度重要经济数据,市场对政策进一步调整的心理预期增强。周三上证指数全天重挫近3%,商品市场深受其累。
就豆类市场来看,短期技术面、供需基本面以及政策面利空压力明显,期价在外部市场的影响下仍可能有惯性下跌的动能。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国内收储政策的底部支撑效应仍旧显著,按3740元/吨的东北大豆现货价推算,1009合约大豆交割仓单成本至少要在4050元/吨左右,当前盘面价格已经明显超跌。再者,未来两个月天气条件变化令南美大豆最终产量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且,与原油、基金属等大宗商品仍处于明显高位相比,豆类商品估值低洼效应已经变得更为明显现。所以,对于目前主要基于政策恐慌引发的急跌行情,追空操作仍需要特别谨慎。
国际市场:美元继续大幅走高以及利空供应预期打压,周三CBOT大豆期货市场再度收低。美元大幅上扬奠定商品市场整体弱势基调,技术抛售则加重盘面压力,大豆期价跌至3个月新低。美元是导致今日市场下跌的关键性因素,但利空基本面包括南美大豆产量预期提高及中国进口需求潜在降低的风险继续对盘面构成压制。中国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令市场担忧其需求可能出现下降,同时市场缺乏新利多消息提振。
观点建议:当前豆类市场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同时技术图表也已向下空破,期价短期仍有惯性下跌动能,美豆下方新支撑位将在900美分一线,连豆对应价位将可能在3800一线。不过,当前市场主要下跌动能仍来自于对政策调整的担忧,鉴于中国近期即进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豆类下方成本支撑仍旧明显,因此不排除今日经济数据公布后盘面出现超跌反弹的可能。就长期看,我们仍为豆类市场继续深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今日市场将走出明显低开、探低反弹行情,关注10点钟的统计局经济数据情况以及国内股市表现,建议日内短线操作,盘中杀跌仍需格外谨慎
[相关消息]
    南美天气:预计本周,巴西大豆主产区多数地区仍有零星降雨天气,作物生长条件保持理想;阿根廷大豆主产区未来一周将以高温、干燥天气为主,仅周中时候有零星降雨,但因过去几周当地已经获得较好降雨补充,因此短期仍不会出现干旱威胁。
  1月21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将就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将公布上月、上季、去年全年经济指标,包括去年四季度GDP、去年12月份工业产值、零售额、CPI、PPI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析人士认为,对市场影响较为直接的是CPI,如果上季CPI涨幅超过1.5%,通胀压力将明显增大,并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预期。
    据周三外电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至3.9%,之前在去年10月份的预估为增长3.1%。据IMF在全球经济展望草案,预计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估为2.7%,之前增长预估为1.2%,并称预期中国今年GDP增长10%,之前预估为增长9%。此外,IMF预估2011年全球GDP增长4.2%,和10月时的预估维持不变,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预估从之前的增长2.8%下修至增长2.3%。IMF对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估为9.7%,和10月的预估一致。
  CBOT大豆最新收盘价估算,2、3月份船期美豆到中国港口理论完税成本约为3651元/吨,明年3月以后船期巴西大豆到港成本为3599元/吨。 (按现行大豆进口关税率3%计算)。
 [现货情况]
    周三,国内各地豆类报价呈弱势调整态势。黑龙江产区大豆收购报价稳定在3560-3200元/吨之间,农民惜售情绪仍旧较重,而油厂近期因压榨利润下滑收购兴趣不高,贸易商也大多停收观望,市场整体维持购销两淡局面。港口地区因近期到港进口大豆数量明显增多,现货市场承压,粕、油终端需求依旧低迷。随着市场春节日益临近,终端需求仍无明显起色,同时近期期货盘面持续下跌也对现货市场形成压力。
油用大豆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青岛
张家港
黄埔
1月20日
3820
3850
3840
3850
3850
3900
日变化
0
0
0
0
0
0
豆粕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日照
张家港
湛江
1月20日
3250
3330
3350
3520
3420
3380
日变化
-100
0
0
0
-60
0
四级豆油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青岛
张家港
黄埔
1月20日
7550
7450
7500
7300
7450
7300
日变化
-50
-50
0
-50
-50
-50
数据来源:汇易咨讯
  按当前现货市场报价估算,国产大豆压榨每吨已经出现23-124元的亏损,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则在(-20)-47元之间,很多油厂大豆压榨已处于亏损境地。
据业内机构跟踪统计,目前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库存约为377万吨,较12月末351万吨增加26万吨,近期国内港口大豆库存持续增加。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总量为478万吨。另外,预计1月到港进口大豆数量为430万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