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类早报7。23

(2008-07-23 08:25:23)
标签:

财经

感悟随笔

股票

股指

理财

商品期货

随笔/感悟

杂谈

分类: 投资笔记

    国内市场:经近期急剧下跌后,周二大连豆类市场走出低开高走的修正整理行情,空头获利回补为期价提供主要支撑。大豆0901合约日内最高4676、最低4617、收盘4675,上涨17元/吨,减仓1.6万余手;豆粕0901合约收最高3822、最低3747、收盘3820,上涨40元/吨,增仓2.1万余手;豆油0901合约最高10774、最低10560,收盘10766,上涨80元/吨,持仓略减。

尽管美豆前夜继续大幅下挫,但因电子盘企稳反弹以及国内前日跌幅偏大,所以周二连豆市场下行动能减弱,空头回补为期价提供主要支撑。自7月3日纪录高点以来,美豆11月合约回幅度超过230美分,连豆11月合约跌幅也已多达600点,随着外盘期价逼近1400美分重要支撑位,空头获利平仓盘开始显现。不过,由于短期基本面、技术面利空压力依旧明显,多头低位接盘动作仍显犹豫,连豆日内反弹幅度受限。

豆粕、豆油日内也双双超跌反弹。豆粕日内表现仍旧偏强,主力合约大幅增仓,国内期现倒挂以及控盘主力在豆粕的多头思维期价为其提供主要支撑。豆油近期跌幅偏大,当日上涨技术反弹成份居多,国内疲软现货基本面仍令期价积重难返。

从盘后持仓数据看,连豆空头主力日内减持大豆空单、增持豆粕空单动作明显;多头在大豆上以减仓、换手交易为主,豆粕多单增仓部分也主要来自于空头锁仓交易。豆油品种上,套保空头在近月合约有减仓动作,在远月合约则增空单。

外盘市场:受超卖市场引发投机空头回补盘支撑,周二CBOT大豆期货小幅反弹收高,打破过去6个交易日的连续下跌态势。8月合约收盘1416.75,上涨7.25美分;11月合约最高1417、最低1383、收盘1409,上涨6美分。

分析师表示,市场严重超卖,随着投机多头平仓力量衰竭,大豆期价找到支撑并最终弹高。当日盘初,受原油期货大幅下挫拖累,大豆主力合约曾短暂下破1400美分关键支撑位,但由于场内杀跌动能不足,期价很快企稳反弹。近期良好天气以及技术面弱势令大豆期价承压。过去一周,大豆市场下跌近200美分,周二小幅上涨被视作修正整理,市场主基调仍是利空。投机基金日内买入大约2000张大豆。

观点建议:美豆昨日技术性超跌反弹,但因原油重挫以及美元走强拖累,期价反弹幅度显然低于预期,市场超跌指标仍需进一步修正,只是短期基本面消息难以提供有效配合。继续关注美豆在1400美分一线的支撑力度,估计盘面短期维持低位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今日连市场将走出小幅低开、弱势整理行情,A901合约日内支撑位4635,建议以日内短线操作为主,中线多单仍可持有。

 

 [重要提示]

        美国天气:未来几天美作物带西部将出现零星降雨,周末以后大部分地区转入干燥天气模式。短期天气状况仍看不到明显威胁,大豆、玉米生长条件保持有利。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对农户调研,预计2008年大豆种植面积为6000万亩左右,大豆产量预计为750万吨。前一年黑龙江省内大豆种植面积5297万亩,由于干旱严重,单产下降30%左右,产量测算为500万吨左右。

        按CBOT大豆最新收盘价估算,8月份进口美豆到港完税成本约为5352元/吨,8月份巴西大豆约5286元/吨,8月份阿根廷大豆约5142元/吨。

 [现货情况]

        周二,国内各地区豆类现货报价相对稳定、豆粕稳中有跌、豆油报价则继续下滑。近期油厂压榨利润缩水以及部分油厂开始停工检修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豆需求;下游消费企业需求低迷,油厂豆粕、豆油库存压力增大。

大豆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青岛

张家港

黄埔

7月22日

5300

5450

5450

5480

5480

5450

日变化

0

0

0

0

0

0

豆粕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日照

张家港

黄埔

7月22日

4520

4350

4550

4300

4560

4300

日变化

0

0

0

-50

0

-50

豆油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青岛

张家港

黄埔

7月22日

11250

11000

11250

10800

10900

10600

日变化

-100

-100

-100

-100

-100

-3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糖麦早报7。22
后一篇:糖麦早报7。2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