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类早报5。9

(2008-05-09 08:07:39)
标签:

财经

感悟随笔

股票

股指

理财

商品期货

杂谈

分类: 投资笔记

国内市场:受隔夜外盘明显收高提振,周四连豆市场再次发力拉升 ,期价高位震荡、尾市刷新日内高点,全天增仓放量运行。0809合约最高5264、最低5192、收盘5259,较前日上涨91元/吨,持仓增近1.5万手;0901合约最高4226、最低4167、收4222,上涨76元/吨,持仓增近1万手。

当日连豆上涨动能主要来自于外盘支持,阿根廷农民罢工恢复以及国际原油期价迭创新高的表现为多头提供信心,0809合约直接跳高开于近期高点上方、0901合约亦开于前日高点上方。经盘初短暂上冲后,空头积极封压曾令期价一度缓步回落,但随着午后空头减仓以及多头主动买盘增强,期价再度被拉起。0809合约最终收在近两个月来高点位置,技术性已形成短期突破上行之势;0901合约收盘价则逼近4月23日的4249高点。

豆粕、豆油当日跟随大豆震荡收高,但整体表现偏弱,主力合约均为减仓运行。连粕0809合约收盘3449,上涨20元/吨,持仓减9000余手;豆油0809合约收10808,上涨126元/吨,减仓近5000手。当日豆粕与豆油之间的套利解仓交易较多,在现货基本面仍缺少明显支撑的情形下,两品种难以吸引持续买盘支撑,期价运行主要受短线资金左右。

据盘后持仓显示,大豆主空席位持仓变化不大;多头在0901合约主动买盘较多,在0809合约则以换手、锁仓为主,短期控盘地位明显。豆粕、豆油主要是各席位零散交易,中粮期货减豆粕多单、增豆油空单。

外盘市场:受玉米期价创纪录新高以及阿根廷罢工潜在支撑,周四CBOT大豆市场温和收高。7月大豆最高1320、最低1301、收盘1310,上涨1美分/蒲;11月大豆收1245.75,上涨0.25美分/蒲。

当日美豆期价整体表现为双边震荡,虽然阿根廷恢复罢工消息以及美玉米期价创纪录新高的表现对市场有一定支撑,但在周五的美农业部月度报告前交易商多以调整仓位为主,加之美陈豆周度出口销售数据令人失望以及美玉米播种延误仍可能使大豆面积进一步增加的利空影响,大豆期价涨幅受到抑制。投机基金日内买入约2000张大豆。

观点建议:美豆短期震整理,周五月度报告结果有望给出方向指引。连豆近期表现强于美盘,但市场在连续上涨后也面临调整要求,特别是在月度报告及周末前,接下来的走势仍可能是近月强、远月弱。建议大豆多单逢高减磅,关注0901合约在4250阻力位的表现,周末前可能适当在该合约持有一定空单头寸。

[重要提示]

        据行业机构预测,5、6月份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到港总量较大,预计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330-350万吨、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400万吨,港口库存压力有望进一步加大。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总量约为391万吨。

        美农业部将于5月9日(周五)早晨公布新月度供需预估报告。本次报告将首次公布2008/09年度美国大豆供需预估数据,目前分析师平均预美新豆结转库存为2.73亿蒲,较前一年度增加1.13亿蒲;平均预测美陈豆库存为1.52亿蒲,较上月报告小幅下降800万蒲。

        按美豆最新收盘价估算,6月份进口美豆到港完税成本约为5148元/吨,6月份巴西大豆约4967元/吨,7月份阿根廷大豆约4892元/吨。

[现货情况]

        周四,国内多数地区大豆报价保持稳定、豆粕稳中有升,豆油则有明显下跌。目前市场整体成交量不高,豆粕需求略有好转,油厂仍是采取紧跟期货盘面的报价策略。

大豆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青岛

张家港

黄埔

5月8日

5100

4950

5000

4900

4950

5000

日变化

0

0

0

0

0

0

豆粕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日照

张家港

黄埔

5月8日

3700

3630

3700

3650

3680

3600

日变化

0

0

0

0

+50

0

豆油

哈尔滨

天津

大连

青岛

张家港

黄埔

5月8日

11000

11000

11400

11050

11100

10700

日变化

-400

-100

-200

-50

-100

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糖麦早报5。8
后一篇:金属早报5。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