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糖玉米早报3.27

(2008-03-27 08:31:24)
标签:

财经

杂谈

感悟随笔

证券/理财

商品期货

股指期货

分类: 投资笔记
 

 白糖:  26日期糖依然高开低走,高开后空头追进,价格走低,其后震荡直到尾盘时候,多头平仓。市场趋向平淡,空头势力较强,多头软弱,上涨乏力。目前看期糖0809在 3900,0901在4200位置能够暂时站稳,现货也差不多企稳,期糖下跌空间也缩小,但市场销量很差,大企业急于走货,糖价上涨较困难,期糖要大幅上涨则明显动因不足。

[现货信息]

        南宁3500-3510元不变;柳州3450-3480元不变;南华3470元不变;凤糖3620-3640元不变;东糖3470元,下调30元。

        柳盘行情——数据来源:广西糖网

代码

开市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市价

涨跌

成交量

订货量

结算价

时间

08054

3521

3521

3507

3511

-1

1062

31596

3517

2008-03-26

08064

3605

3605

3569

3572

-6

3568

69066

3575

2008-03-26

08074

3612

3620

3588

3591

-7

4504

62038

3597

2008-03-26

08084

3625

3640

3621

3622

-2

11850

83260

3627

2008-03-26

[其他咨询]

——信息来源:中国糖网

南宁:从盘面走势看仍较弱,市场处于观望中,目前现货不管报什么价都不会带动起销量,所以暂时维持昨天报价。短期内会在震荡中慢慢寻找方向。 

昆明:报价没什么变化,但成交仍非常清淡,现在发运非常困难,对成交造成很大影响。本榨季到现在,发运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销售,近段时间销售应该会继续维持清淡的格局,到昆明会议时总产量能明朗的话会指引出方向。

——信息来源:糖网

截至3月20日,云南累计榨蔗1316.81万吨,产糖154.73万吨,出糖率11.75%,销售食糖61.37万吨,食糖销售率39.66%;产酒精11.13万吨,销售5.54万吨。同比,产糖量增加37.77万吨,产糖率低0.16个百分点。

玉米:

周三,连玉米高开低走,收盘下跌。5日均线继续压制期价。连玉米总成交量、持仓量持平。901合约继续弱于809合约,收盘1884元/吨,创出近期收盘新低。尽管今年播种面积减少、产区春旱及中储粮在产区托市收购等一系列利好令市场对玉米上涨寄予厚望,但后期若没有养殖业恢复的配合恐难有太大作为。自上周五以来北方地区连续降雨,气象资料显示,黑龙江全省、吉林西部旱情全部解除。从上周以来809合约向901合约移仓换月的过程来看,空头主动性卖压较强,技术分析角度看近期玉米有走出一波单边下跌行情的可能。

国际市场:周三CBOT玉米受大豆期货走强带动、外部市场提供的支撑性影响及基本面偏向利好推动上涨。5月合约涨7 1/2美分至552 1/4美元/每蒲。投机性资金流回市场推动市场走高,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吸引投机性买家。因美国中西部南部地区遭遇大雨和洪水,围绕早播可能延迟的忧虑挥之不去。投机性基金买入5,000手合约。

 [重要提示]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国内大部分产区仔猪补栏意愿明显升温,但存栏水平不足且成本偏高,短期内生猪饲养业恢复相对缓慢;家禽养殖业发展进程仍受到疫病制约,且饲养成本居高,因而近期国内畜禽养殖需求仍难对玉米消费起到基本面的支撑。

    道琼斯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估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下降620万英亩至8738.7万英亩,低于2007年的9360万英亩。

[棕榈油]

国内市场:周三,棕榈油收高,全天高位振荡,受季节性掺兑需求增加的影响继续缩小与豆油之间的基差。连续两日收出被动上涨的阴线,反弹之路不会一蹴而就,建议采取高抛低吸买入为主的滚动交易策略。

国际市场:周三BMD毛棕榈油期货收盘大幅上涨,6月毛棕榈油合约收盘上涨200令吉,报每吨3,700令吉。市场预期来自印度、俄罗斯及中国的棕榈油需求将激增,新多进场推动期价走高。

 [重要提示]

    阿根廷农民继续罢工,印度暂时几乎完全从采购豆油转向采购棕榈油,短期对棕榈油市场仍有支撑。

油世界周三称,到2008年8月,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国大豆供应将十分紧俏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将面临供应紧俏局面。油世界预估,08年1月末,美国、阿根廷、巴西及巴拉圭这四个主要大豆出口国大豆库存总计为5293万吨,较2007年1月末时的库存水准减少逾1000万吨。这些库存约相当于过去5个月大豆使用量的62%,去年同期为82%,反映出2008年2月/8月期间大豆供需紧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