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色金属周报(铜锌)

(2007-12-17 09:52:09)
标签:

证券/理财

商品期货

分类: 投资笔记
 

     

铜:重心开始下移,美联储降息传递了经济衰退以及成本升高对需求进行压制的利空。中国11月进口的增加将加大国内供应压力。依赖中国消费以及美国经济好转的铜市将很难有所表现。年底企业资金回笼,基金清算以及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面趋紧,年底前铜将维持震荡下行的局面。建议逢高位做空。

外盘回顾:

        本周伦铜在6480-6910美元间震荡下行,现货报贴水63-贴水48.5。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反应已经钝化,相反会后声明对经济的忧虑让金属市场承压。首次提到“企业和个人消费开支显现些许疲软”。由于个人消费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认为该领域出现疲软进一步说明美联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并不乐观。本周美国11月零售强劲增长,但是PPI为34年最大升幅,成本大亚营建业活动,美国需求受到抑制。

        库存增加至19万吨,足够全球四天消费量。自7月中以来已经增加了90%左右,亦较10月初增加近50%。

        中国消费情况与美股将指引LEM铜走势。

        前期低位和高位分别成为铜的支撑位和压力位,分别为6470和7060。

内盘回顾:

        主力0802合约在区间55000-58000震荡。现货升水开始缩窄,已从11月下旬的升水1000元一直滑落至贴水250-升水200。

        上海连续的库存减少可以暂时激励国内铜价(本周继续较少1212吨)。

        国家调控政策不断,市场资金较为紧张,临近年底很多进口企业资金回笼压力较大。

        11月进口铜数据判断,中国精铜进口大幅增长,预计在本月交割之后,可能会有更多的现货铜抛向市场。另外一批进口铜批文已下,预计将慢慢流入市场,使得供应压力加大。

        加工费方面:消息人士称,中国第二大铜生产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表示接受全球铜生产巨擘必和必拓较低的加工精炼费。双方达成一致,2008年铜精矿加工费为每吨47.2美元,较2007年的每吨60美元下降21%;精炼费为4.72美分/磅,亦较2007年的6美分/磅下降21%。预计铜精矿市场目前紧张的局面将持续,铜产商冶炼精炼费水平低下,可能导致明年铜产量下降。

:本周LEM锌和沪锌均出现盘整状态,与LEM一样,美联储降息传递的经济衰退以及美国需求不震的预期打压了锌价。全球经济的走软以及金融市场的疲软均压制锌价,锌疲软的基本面很难被改善,中长期维持弱势走向。但是鉴于前期暴跌导致炼厂面临的生存问题而可能使得金属锌的产量减少而缩减锌的下行空间,另外商品指数的调仓有望拯救锌的弱势局面。但是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锌在17000-20000区间的盘整态势继续,逢高可抛空。

外盘回顾:

        本周伦锌在2350-2450区间震荡下行。现货贴水幅度缩小至平水-贴3美元。

        同LEM铜对美联储降息反应钝化。

 

        库存继续小幅减少,最新数据为76600吨,仍处在历史低位。本周四注销仓单4975张,较上周四减少了1075张,库存流出减缓,持仓量175030手。

内盘回顾:

        锌价在17595-18395之间横盘震荡,多空分歧较大,方向不明。

        现货较为坚挺。上海现货锌市上游冶炼厂商依旧采取减少流通量的方式来支撑锌价,以前市场中流通很多的双燕锌锭要不报价居高要不暂不出货,紫金锌锭前期出货较多本周出货减少,流通较多的是力达、东岭、秦锌、久隆、豫光等品牌。现货锌较当月期锌0712卖盘贴200-平水,较主力月0802卖盘升水600-800附近,下周一期锌0712交割,现货锌仍有可能保持现状。

        国内库存本周减少203吨,主要源于广东南储减少366吨。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2007年11月锌产量350,400吨同比增加15.5%,锌选矿产品含锌量266,600吨,同比增加41.1%;1-11锌产量月累计 3,395,100吨同比增加18.9%。

      基金持仓

基金资金12月11日当周基金净空持仓有所减少,为7992手。基金持多有所增加,基金持空有所减少,净空减少363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