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龙期货基金盘前提示10.25

(2007-10-25 08:20:35)
标签:

证券/理财

商品期货

分类: 广龙投资基金期货操作指南
 农产品:
豆类维持了近日的震荡走势,昨日高开后低走,低高后高走这样消磨投资者的意志,让人分不清方向,中长线我们仍然看好,但一直要小心短期大的涨幅过后的深回调,这些对短线投资者来说一定要小心的,所以这段时间可能砍仓止损比较频繁,但依然劝大家要坚持,这样才能在真正的行情来时不会犯大错误,这个时候一味的看多或看空已经没什么意义,可能从技术面上寻找突破口安全性更高些.
    周三CBOT大豆期货市场呈双边震荡走势,豆类产品期货再度以涨跌互现收盘,豆油期货受到原油上涨的持续支撑。尽管豆油、豆粕均表现为震荡走势,但豆油品种依托于生物柴油的强劲需求预期小幅上涨,而原油上涨也令市场对生物燃料前景进一步看好。豆粕期货跟随大豆下跌,且油、粕套利限制豆粕期价上涨动能。由于缺乏新基本面消息刺激,市场回吐周二涨幅,尽管从基本面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大豆市场还是从原油上涨中借力,而美国本土天气适宜收割以及巴西大豆播种进展良好等因素则继续施压。由于方向感不明,市场持续上涨动能不足,全天维持双边震荡。周边能源市场上涨、小麦市场跌停也为大豆市场凭添一种不确定的基调,买家情绪受挫。市场整体表现沉闷,交易商预计后市震荡走势仍将持续.DTN气象机构预测,本周后半段时间里,美国大豆产区良好收割天气得以延续,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东部仅在周五有微量降雨出现。干燥天气适宜晚熟作物收割。到113(周六),美国中部地区气温预计高于正常水平,降雨量则低于正常水平,收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巴西大豆种植区包括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及戈亚斯南部正迎来大范围降雨,早大豆生长土壤湿度环境得到改良。预计未来一周或更长时间里,巴伊亚州西部新豆作物区将维持炎热干燥的天气模式。东部时间周四早830分,美国农业部将公布截至 1018日的一周出口销售报告。交易商预计当周美豆净出口销售量在40-85万吨区间,豆粕净出口销售量在7.5-17.5万吨区间,豆油净出口销售量在2-3万吨区间。美国普查局将于东部时间周四早800公布9月份大豆压榨报告,预计9月大豆压榨量为1.475亿蒲,高于上月报告的1.462亿蒲;豆粕库存量预计增至32.5万短吨,上月报告为23.47万短吨;豆油库存预计减少至28.73亿磅,低于上月报告的30.38亿磅.  在操作上,看今日国内豆指开盘价如位于五日均线下方,或收盘价位于五日均线下方,多单均应迅速离场观望,或小幅建立空单,这已经是近期第四次在此区域多空的换手,但这就是市场,只能顺着它,在这时候不要轻易的去预测,或者说去赌.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市场会给我们回报!
白糖:
现货昨日连续第三天跌停,现货市场的逼仓失败,糖价走势后市会回到基本面上,新糖已经陆续开榨,明年的大幅增产将对未来糖价形成巨大压制,,从中长期走势来看,对糖价走势不能抱以太乐观,,糖指逢反弹或下破4000可顺势建立空单.
棉花:回调整理格局.急跌可慢慢买入.掌握好节奏,
金属:
继续维持弱势下调格局,短期看仍有空间,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周三跌至一个月低点,,美国公布的低迷经济数据暗示,市场对基本金属的需求将会趋疲.数据显示,美国9 月成屋销售降幅大於预期,加重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体质的担忧,从而打击美国和欧洲股市下挫.,投资者周四还将关注中国发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其他9月份经济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及其他工业金属消费国,   空单持有.

能源: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周三在四个交易日中首日收高,因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上周原油库存意外大幅减少.国内燃油近日已经有止跌之势,在完成技术性调整之后,涨势有望得到延续.有回调买入.

橡胶:

震荡调整,多头格局.

黄金:

金价缩减跌幅,因在美国楼市数据公布及油价跳涨後,美元兑欧元回吐涨幅. 本周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股市表现将为黄金交易设立基调,周四的新屋销售数据,下周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将开会议息,市场预计将再度降息.多头格局.

PTA:

昨日低位收一小阳,虽然成交量并没放大,但已经跌至我们先前所算之成本价附近.而且原油夜间大幅上涨,对其上油成本形成支撑,估计后市下跌空间不大,,尝试建立多单,以昨日低点为止损点!

塑料:多头格局..少量参与.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