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货市场十一外盘总评及下一步走势分析,

(2007-10-07 20:45:25)
标签:

证券/理财

商品期货

分类: 广龙投资基金期货操作指南
    十一长假既将结束,国内投资者在经过近十天的休整后,从明天起又要投入到紧张的交易活动中,我们也该把这十天放松的思想重新紧张起来,提前为自己的下一步交易做出新的计划,长假中,国外主要投资市场继续交易,而且在此之间,很多品种的价格运行变化较大,应该引起我们重点关注,,虽然在节前,已经对外盘在节假期间的大幅变化有所提示,但我想投资的侥幸心理总会支使我们去冒险,如果在节前留单跟外盘的走势一致还好,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在节后的操作上一定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矛以补救,而不能听之任之,,那么下面我对期货市场各主要品种在长假期间外盘的走势情况做一分析:
   农产品市场变化最大,这也是在节前很多有经验的老期货能预想到的了,节前的疯狂上涨,利用投资者节假日易涨难跌的心理来了一个回马枪,这会让一些新手措手不及,甚至有可能把节前的所有利润吐回去的了,而且还要倒贴了,投资市场没有只涨不跌或者只跌不涨的,任何上涨和下跌都是波浪式的,投资者在把握好方向的情况下一定要利用好节奏,这是我一直在和投资者勾通时强调的问题,看对方向亏大钱的人在这个市场上屡见不鲜的,,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交易特点不允许我们死扛的,豆类市场在从月中旬的上涨行情,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涨了八百块了,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是少有的,任何时候的调整都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美豆指数本周下跌60多美分,美玉米指数下跌30多美分,豆油下跌1.2,豆粕下跌22,美麦指数下跌40,美棉指数下跌3.24,美11糖指下跌0.27
以上我们可看出,农产品的回调,主要是以豆类的回调是此次下跌的主因,在当前基本面无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我更理解为基金在技术压力下及获利平仓的要求,同时,美豆成长无大变化,接近上市,对后市的供应压力的担心,促成后市会引发相当长的时间的回调,我认为 农产品在后市的走势中,会以震荡回调为主,而且回调的时间和空间都应该不会小,在供应的压力没有完全消化前,,再次出现前期那种大幅度上涨的概率较小,所以在节后的操作中,看多者应该选择机会退场,观望,等待下一次大幅上涨的机会,,,从时间上看,我认为元旦和春节,,农产品很有可能重回上升轨道,而在此期间,投资者应该以短线操作,震荡走势 为主,,眼下节前的高位多单在节后应选择反弹机会出掉我认为是第一位的,,,
当然,,农产品中的棉花和白糖我认为后市和其它产品是不一样的,一方面它们的涨幅不如其它品种大,而且资金仍呈不断进入之市,而且从技术上看,,它们的形态属于刚起步阶段,像豆类一样的大幅拉升还没有出现,,后市的想象空间还很大,逢回调仍可大胆买入,,短期内,,我们可以这两个品种为主要投资对象,,
同时有一点可以提醒大家,,今年的十一长假也是豆类农产品牛市一周年的日子,在去年的十一长假后,农产品发起了此次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从农产品的自身周期性来看,一年不是它的一个轮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牛市仍将继续,,我认为下一步有可能的下调,仍只是牛市中的一个调整而已,,在大方向上,我们仍建议选择逢低做多,做空只是短线行为,且万不可无限制的追空,这是危险的!<
金属和能源的表现相对温和,没有像前几次过节那样出现较大波动,伦铜升185伦铝跌80伦锌涨10,,原油跌0.24,日胶涨2.95黄金跌0.5    金属和能源前段时间的相对温和,我想也不排除和农产品市场的行情火暴有关,下一步,如果农产品市场展开回调,那么也很有可能引起资金重新流入金属能源市场,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市场的基本面和技术面,都有引起基金拉一波行情的机会,所以,下一步投资者可重点观注
    明天国内期货市场开盘后受外盘的影响,大部分会低开,但低开后的走势我想并不会一致的,,有些品种像豆类低开后,很有可能引发一波深层次的回调,就算暂时可能会拉起来也应多单离场,,而有些品种,像刚才所说的,棉花和白糖,及金属铝及能源等,,仍有可能震荡向上的,,所以做多者仍可趁低开择机买入,利用好机会,在这些品种上我觉得并不用太大惊慌..我们在短期的品种走势上能把握好方向对我们操作有着重大影响,具体的入市点和出市点,需要我们结合技术分析手段和经验具体的应对,..也欢迎投资者朋友能和我们基金合作,携手在期货市场中创造佳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