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商品期货 |
分类: 投资笔记 |
白糖玉米周报(9.10~9.14)
郑糖
——“略显疲软”
国外方面:
远东地区良好的天气,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对07/08年制糖期国际市场节余的预期,从1100万吨到1400万吨不等。印度也逐渐意识到通过国家收储并不足以调节国内市场巨大节余所带来的影响,必须补贴出口来缓解国内的压力。07/08制糖期,印度产量有望达到3000万吨,估计08年印度的食糖出口量将翻倍,达到300万吨。自今年1月份以来,印度出口商已经与海外买主签订了出口150万吨食糖合同。印度国内市场的价格将对国际原糖市场在今后3个月内的走势产生极大的影响。
今年巴西中-南部地区开榨时间推迟,估计07/08年制糖期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产量较先前的预期将下降2.4%,为4.10亿吨。不过,北部-东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有望增至6000万吨。由于今年中-南部地区糖厂开榨的相对较晚,加上今年5月末雨水偏多,估计今年中-南部地区将有约1000万吨的甘蔗不能从田里收割上来,但这对整个国际市场供求不会产生本质改变。
俄罗斯:截至7月11日,俄罗斯炼糖厂用进口原糖共生产了204.6万吨白糖,较去年同期此类白糖186.1万吨的产量增长约11%。同时俄罗斯炼糖厂共收到进口原糖209.7万吨,原糖总加工量为209.1万吨,目前俄罗斯炼糖厂手中还剩110000吨进口原糖;去年同期糖厂收到的进口原糖总量仅达到178.81万吨,原糖总加工量为190.1万吨,糖厂手中进口原糖的库存量还剩63000吨。到7月11日时俄罗斯全国共有19家炼糖厂在加工进口原糖,与去年同期正在加工进口原糖的糖厂总数相等。俄罗斯关税调整基本已成定局,预计在12月1日以后,关税将由140美元/吨调整为220美元/吨,将对短期国际市场产生一定支撑。
国内方面:
近日,中国糖业协会公布了8月份销售数据,广东是7.78万吨、广西49.8万吨,云南23.26万吨,全国总计85.43万吨。相对7月份来说广东销量减少0.01万吨,广西减少19.3万吨,云南则减少了7.84万吨,全国总计减少了28万吨左右。似乎这部分是有意留给国家储备的,看来国储满载而归是没有问题了。除掉这30万吨,还留下76万吨。
下图是近三个制糖期以来8月份、9月份的销量。通过对比以往几个制糖期的数据,可以知道,9月份的销量怎么也没有超过8月份的,大约只有8月份的1/2到2/3之间。这么计算,本制糖期销量也只能在40万吨到60万吨之间。即便今年需求量增加,也不会高出太多。4月份到7月份已经有一波超过以往的强势增长了,而这几个月份价格持续下行,到7月中见底,价格上也能释放一定需求。目前价格仍然高于以往,平均3800左右。由此可知,价格不降,销售也会有困难。
9月份留下20多万吨销售不出去,以往几个制糖期都出现过,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期糖指数本制糖期以来走势
自本制糖期开榨以来,当时期糖所在的3300,可以说是最低位。到了7月中旬,期糖又进入一个低点,但也有3400,并没有跌过3300。当然这也部分因为国储收糖的措施。本制糖期最高是在4月初的4050左右,而之前之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没有超过4000。7月下旬开始一波猛力的上涨也同样嘎然止步于3900。进入8月,期糖的表现就如同“扫落叶的秋风”一样“衰飒”。虽然期糖指数还在3700左右徘徊,但是8月以来就走出了一个与4月相似的“斜坡”,所不同的是8月期糖价格波动更加剧烈。
相比前一制糖期结束时,7月初到8月底,期糖从4300的高峰跌了下来,而在9月头几日见底,在3230左右,这同时也是自06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但很快期糖便重新站上了3300一线。06年8月低价格,也难怪8月份销量勃然猛增了。不管怎么说,期糖本制糖期一直在3300到4000之间,在3300遇到支撑,而在4000会遇到压力。
本周评论:
当周白糖价格起起伏伏,可以用上串下跳来形容,一日之间有大幅下跌很快变成大幅上涨,或者反之,大幅上涨到大幅下跌,尤其是0709合约,振荡极其剧烈。下图是期糖指数走势,途中可以看出,期糖不管如何激烈震荡,近几个周来走势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之中。
不论基本面还是技术层面,都能说明期糖振荡下行的趋势。基本面上没有什么强大的支撑力量,仅仅只是依靠国储而已;资金的力量也在逐渐的减弱,不能支撑昔日的火爆。因此,指望期糖近一段时间大涨不合适,同样,期望大跌也怕是不合适。近一段时间,预计期糖可能在3600—3900之间波动,甚至可能在3650—3800之间振荡下行。
不过,此外还要注意政策面的改变,下个制糖期开榨在即,除了国储收糖之外,不能保证政府部门没有后继措施,以便给下个制糖期一个好的开始。
操作建议:多单持有
玉米
——蠢蠢欲动
国外方面: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估全球玉米产量为7.55亿吨,较上个月的预估增加300万吨,且远远高于06/07年度生产的6.96亿吨。IGC上调全球玉米产量预估,因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上调幅度高于欧盟玉米产量预估下调幅度。IGC称,玉米种植带广泛地降雨及较为凉爽的天气状况明显改善美国玉米单产前景,其将对美国玉米产量的预估上调1000万吨,至3.3亿吨。欧盟玉米产量预估下修约300万吨,反映了保加利亚、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玉米产量的进一步下降,受天气干燥影响。
国内方面:
9月份预测,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的2697万公顷增加108万公顷,增幅4.00%,其中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的面积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在天气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900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的14548万吨增长352万吨,增幅2.42%。尽管总产量的预测与上月相比持平,但地区间产量的预测水平有所调整。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受干旱影响,单产水平较上年降低了8%-15%,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增长了17%左右,抵消了单产水平下降对产量的影响。预计年内吉林玉米产量同比下降,黑龙江同比持平,辽宁和内蒙古两省同比增长。华北黄淮地区的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等省玉米产量预计均将同比增长,特别是山东省预计年内产量增长将在100万吨左右。
上半年进出口均增加,出口省份集中在东北地区。07年6月出口玉米16.0万吨,同比增长39.9倍。上半年累计出口366.8万吨,同比增长62.9%。上半年累计进口6772吨,同比增长1.2倍。
本周评论:
本年,连玉米最低在1300左右,而在年初经过一波增长之后,在4月初达到最高,1750左右,其后没有多长时间便有回到1700以下,其后几个月并未突破1700。而在6、7月份的下跌行情中,7月中旬的价位算是谷底了,其后一路缓慢上扬,并在不久之前的几个交易日,突破1600的位置。连玉米迈出了向1700在进军的步伐。上图便是连玉米指数走势。7月中旬以来,连玉米的成交量其时基本稳定,基本都在50万手之上。个别交易日增长巨大。
几个月以来,豆粕、小麦期货价格大幅度上涨多少也会带动玉米的上扬。以致于连玉米近月合约基本稳定增长到1600一线附近,而远月合约则站到1600之上,势冲1700。同时,一直不怎么涨的玉米远期、现货价格也开始了放开上涨的步伐。不过上涨依然缓慢,步调也不一致。所以可以肯定,连玉米未来是被看好的,但是目前,恐怕还只能是“跳慢拍子的舞蹈”。
玉米的政策面也很强,事关成千上万的生猪生长之大计,关系到国民生活。在CPI指数上涨6.5%,国内有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玉米怕是很难成为脱缰的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