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产品周报9.10

(2007-09-10 08:56:40)
标签:

证券/理财

商品期货

分类: 投资笔记
 

郑糖

——“上串下跳”

国外方面: 

远东地区良好的天气,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对07/08年制糖期国际市场节余的预期,从1100万吨到1400万吨不等。印度也逐渐意识到通过国家收储并不足以调节国内市场巨大节余所带来的影响,必须补贴出口来缓解国内的压力。07/08制糖期,印度产量有望达到3000万吨,估计08年印度的食糖出口量将翻倍,达到300万吨。自今年1月份以来,印度出口商已经与海外买主签订了出口150万吨食糖合同。印度国内市场的价格将对国际原糖市场在今后3个月内的走势产生极大的影响。 

今年巴西中-南部地区开榨时间推迟,估计07/08年制糖期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产量较先前的预期将下降2.4%,为4.10亿吨。不过,北部-东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有望增至6000万吨。由于今年中-南部地区糖厂开榨的相对较晚,加上今年5月末雨水偏多,估计今年中-南部地区将有约1000万吨的甘蔗不能从田里收割上来,但这对整个国际市场供求不会产生本质改变。 

俄罗斯:截至7月11日,俄罗斯炼糖厂用进口原糖共生产了204.6万吨白糖,较去年同期此类白糖186.1万吨的产量增长约11%。同时俄罗斯炼糖厂共收到进口原糖209.7万吨,原糖总加工量为209.1万吨,目前俄罗斯炼糖厂手中还剩110000吨进口原糖;去年同期糖厂收到的进口原糖总量仅达到178.81万吨,原糖总加工量为190.1万吨,糖厂手中进口原糖的库存量还剩63000吨。到7月11日时俄罗斯全国共有19家炼糖厂在加工进口原糖,与去年同期正在加工进口原糖的糖厂总数相等。俄罗斯关税调整基本已成定局,预计在12月1日以后,关税将由140美元/吨调整为220美元/吨,将对短期国际市场产生一定支撑。

国内方面:

近日,公布了广东、广西、云南的8月份销售数据,广东是7.78万吨、广西49.8万吨,云南23.26万吨,相对于7月份来说广东销量减少0.01万吨,广西减少19.3万吨,云南则减少了7.84万吨。而广西的产量销量都在全国产量销量中占到60%,有此推算全国8月销量应该在83万吨,不会相差太大。由此留下了110万吨的庞大库存,国家储备看来要满载而归了。除掉这30万吨,还留下80万吨。9月份的销售不能压力。

下图是近三个制糖期以来8月份、9月份的销量。通过对比以往几个制糖期的数据,可以知道,9月份的销量怎么也没有超过8月份的,大约只有8月份的1/2到2/3之间,这么计算,本制糖期销量也只能在40万吨到60万吨之间。即便今年需求量增加,也不会高出太多。4月份到7月份已经有一波超过以往的强势增长了,而这几个月份价在4000以下格持续下行,到7月中见底,价格上也能释放一定需求。而目前价格仍然高于以往,平均在3800左右。由此可知,价格不降,销售也会有困难。

而9月份留下20多万吨销售不出去,以往几个制糖期斗出现过,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因此2006/07榨季国内食糖市场供略大于求,糖价继续下跌。本榨季国内食糖产量1200万吨,加上期初库存和预计净进口数量,总供应量预计为1355万吨。由于本榨季糖价的大幅度下降,使得食糖消费量大幅增长。预计本榨季国内食糖总消费量1220万吨

本周评论:

当周白糖价格起起伏伏,可以用上串下跳来形容,一日之间有大幅下跌很快变成大幅上涨,或者反之,大幅上涨到大幅下跌,尤其是0709合约,振荡极其剧烈。下图是期糖指数走势,途中可以看出,期糖不管如何激烈震荡,近几个周来走势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之中。

基本面没有太大支撑,而资金力量似乎有疲软的很。而这一段时间成交量并没有太多减少,但是价格却处身下行通道中,可见资金已经不足以撑起一片蓝天。9月走势可能持续在3600到4000之间游动,不过也可能在消费旺季过去时,走出下滑行情,一边更多释放需求。

操作建议:

短线交易,高空低多。

玉米

——暗流涌动

国外方面: 

国际谷物理事会( IGC)预估全球玉米产量为7.55亿吨,较上个月的预估增加300万吨,且远远高于06/07年度生产的6.96亿吨。IGC上调全球玉米产量预估,因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上调幅度高于欧盟玉米产量预估下调幅度。IGC称,玉米种植带广泛地降雨及较为凉爽的天气状况明显改善美国玉米单产前景,其将对美国玉米产量的预估上调1000万吨,至3.3亿吨。欧盟玉米产量预估下修约300万吨,反映了保加利亚、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玉米产量的进一步下降,受天气干燥影响。

国内方面:

   玉米面积增加,部分产区旱涝灾害对玉米生长有一定影响。而根据最新报告,今年在种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却要下调今年东三省玉米产量,原因就是该区的自然灾害。尤其是黑龙江省,预计单产由去年的4.908吨/公顷减少到今年的3.9吨/公顷。整个东三省产量预计比06年减少400万吨。可以说受灾严重,大幅减产。

  上半年进出口均增加,出口省份集中在东北地区。07年6月出口玉米16.0万吨,同比增长39.9倍。上半年累计出口366.8万吨,同比增长62.9%。上半年累计进口6772吨,同比增长1.2倍。

本周评论:

当周,连玉米受到豆粕大幅度上涨的引诱,基本上稳定增长到1600一线附近,有些合约也站到1600之上。上图是连玉米价格走势,可知从7月26日见底之后,玉米便开始走出逐步缓慢上行的行情中。成交量相对一段时间其时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上在50万手左右。

本图是硬麦期货指数的价格走势。7月中旬经过一段时间横盘,在8月处也走上登山之路,站到1650之上。

本图是强麦期货指数的价格走势。经过本图与上图,都可以知道小麦期货已经从7月中旬开始走上上行通道。而强麦在两个月间,上涨200元,站到2000以上。

本图是豆粕期货指数的价格走势。豆粕无疑是7月份以来,大量商品交易所最为活跃的品种,上涨势头也是最猛。从2600一线猛拉至3000以上,成交量也是逐渐放大,并在8月下旬突破百万手,可以说火爆异常。

受到小麦、豆粕的影响,7月下旬玉米也缓慢攀升,这种上涨是正常的。但是玉米头上的利剑并没有除去,生猪还在圈中“嗷嗷待哺”,因此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在高位还有下行的可能。

玉米盘中主力合约0805成交活跃,持仓巨大,都在45万手以上,同时玉米价格走势震荡,说明多空双方分歧极大,双方势均力敌,一时间难分高下。如此,玉米利剑压顶,涨不上去、跌不下来,盘整趋势可能继续,估计价格还将会在1550到1650之间上下走向均衡,目前看不到突破的迹象。这样,不论多空,短线交易可能仍然获利不大。

操作建议:震荡走势,原单继续持有。

CBOT豆类期货主力合约一周行情

DCE豆类期货主力合约一周行情

大豆:CBOT大豆期货周五收高,受投机性买盘提振达到两位数涨幅。分析师表示,投机基金的买盘点燃了市场的升势,周边市场的上涨支持大豆价格。分析师称,美元兑主要货币大幅走软,之前美国就业数据疲弱打压全球市场。交易商补充称,市场鲜有基本面指引,因此技术因素主导市场。

分析师表示,最活跃的11月和约能够守住技术支撑同样激发买盘,当该和约突破9.00美元的阻力位后,买盘止损和空头回补被触发。小麦期货大幅反弹增添了市场强势。分析师认为,预计交易商开始在下周三作物报告前调整头寸。

豆粕/油:大豆类产品期货周五全线收涨,尾随大豆期货反弹走势。分析师表示,投机性买盘被认为是推动市场走高的催化剂。基本面消息淡静,不过豆油期货自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中获得温和支撑。

现货市场

                      大豆价格日报(07-9-7)         单位:元/吨

 

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  (2007-9-6)      单位:万吨

周五,国内大豆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目前新豆收购尚没有批量上市,市场价格可能略微出现下滑。国内豆粕市场保持相对的稳定,部分地区成交价格略有上涨。豆油出厂价格区间振荡,菜油、花生油市场行情以稳为主,港口24度精棕油报价跟盘整体下滑。

重大事件及焦点

Ø        调查:分析师对USDA9月份报告美豆产量的预测

 芝加哥9月7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12日(周三)早晨,美国农业部(USDA)将公布新月度供需预估报告。以下是业内分析师对美国2007-08年度大豆产量的预测,产量单位为十亿蒲、单产单位为蒲/英亩:

                平均预测     预测区间    USDA8月份报告 上年度实际

大豆产量          2.650     2.562-2.740     2.625         3.188

大豆单产           41.9     40.5-43.3       41.5          42.7

Ø        调查:分析师对USDA9月份报告美豆、谷物年末结转库存的预测

芝加哥9月7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12日(周三)早晨,美国农业部(USDA)将公布新月度供需预估报告。以下是业内分析师对美国2006-07年度、2007-08年度大豆及谷物年末结转库存的预测(单位:十亿蒲):

2006-07年度

平均预测   预测区间  USDA8月份报告 上年度实际

大豆         0.561   0.527-0.578    0.575        0.449

 

CFTC持仓报告截至94当周)

2006-2007年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的净持仓                                        

2006-2007年基金在CBOT豆油期货的净持仓                                         

2006-2007年基金在CBOT豆粕期货的净持仓                                         

    广发看市

周内,连豆和CBOT大豆期货主要以高位振荡走势为主,CBOT大豆期货主要受到小麦期货的强势溢出影响和自身良好的技术面带动影响,连豆则是受到持续利好的基本面支撑,加上普遍的上涨预期吸引多头资金推动价格的上涨。

基本面方面,大豆和豆粕供应依然紧张,粮船运费价格继续上涨,美湾到中国口岸粮船运费达到99.5美元/吨,阿根廷到中国口岸粮船运费达到106美元/吨,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进口大豆价格。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三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中关于美国大豆单产的数据,目前各分析机构已经普遍提出调高单产水平的预期,但这一利空消息还并未在期货价格上得到充分体现。

基金增加在豆类期货上的净多持仓,在豆油期货上的增幅最大。截至9月4日当周,基金在大豆期货上的净多略增加1447手至102598手,本年度基金在大豆期货上的最大持仓为142534手(2007年6月19日当周)。基金在豆油期货上的净多单已经由上周的28771手增加11251手至40022手,增幅较大,主要是前两周基金在豆油期货上的大幅减持净多持仓。而本年度,基金在豆油期货上的最大持仓曾达到89459手(2007年4月10日当周)。基金在豆粕期货上的净持仓增加6808手至54747手,本年度基金在豆粕期货上的最大净持仓为64577手(2007年2月20日当周)。

从技术图形来看,大豆和豆粕的上行通道还比较完好,主力资金仍留在市场中准备新一轮的搏杀。连豆和CBOT大豆期货都面临对高点的冲击,不同的是,连豆面临的是3950元/吨的历史高点,CBOT大豆期货面临的是949美分/蒲式耳的前期高点。预计本周内将更多是资金的对比力量推动价格的走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