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产品早报8.31

(2007-08-31 08:50:34)
标签:

证券/理财

商品期货

分类: 投资笔记
 

白糖

外盘信息

月份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持仓量

10/07

9.50

9.58

9.47

9.54

+0.12

23436

311249

03/08

9.72

9.80

9.72

9.80

+0.12

12607

170003

05/08

9.81

9.82

9.78

9.82

+0.10

2516

43432

07/08

9.87

9.90

9.87

9.90

+0.08

1607

38673

10/08

10.15

10.17

10.12

10.17

+0.07

2389

40620

03/09

10.50

10.50

10.50

10.50

+0.08

1700

33050

05/09

10.49

10.49

10.49

10.49

+0.09

578

15728

07/09

10.41

10.41

10.41

10.41

+0.09

526

3648

在地方散户进行少量买进以及部分空头回补操作的推动下,周四纽约期货交易所原糖价格在清淡的交易中小幅收高。当天10月合约以9.54美分报收,全天涨幅为12个点,0803合约以9.80美分报收,全天涨幅为12个点。

印尼:在今年9月30日结束的2006/07榨季中,印度比西亚的食糖产量较预计比2005/06榨季的产量增加4.3%,达到240万吨的水平。根据数据显示,本榨季印度尼西亚已进口了35万吨食糖。按计划,政府将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印尼的食糖产量在2009年提高到300万吨的水平,实现食糖自给自足的目标。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的食糖产量从来就没有达到300万吨。为把糖产量提升到300万吨,印度尼西亚政府已制定了4900印尼卢比/公斤的食糖最低采购价,这个价格也是糖厂支付给蔗农的甘蔗价格,此外,政府还把每年的食糖进口配额控制在45万吨以内。

国际食糖组织:在全球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国际食糖价格仍将继续下行,而且这种局面将持续到2009年。今年由于以印度为首的国家的食糖产量大幅增产,国际食糖价格已经出现了20%的跌幅,预计在新的榨季当中,全球的食糖剩余量有可能达到1080万吨的水平,而且全球的食糖产量将创下1.696亿吨的历史最高位。

内盘评论

郑糖一改当日“衰飒”的局面。主力0805合约低开于3755,开盘便向上猛冲,一度冲上3817,而后缓慢下行,盘中最低3740,最终收于3809,教前一交易日上涨57元。成交量499728手,持仓量211516手,当日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万手,而持仓量增加1万多手。

现货:

产区广西南宁站台价3800-3820元,报价不变,询价较多,有少量成交;柳州站台价3800元,成交情况有好转,但总体的量仍偏少;贵港仓库价3800元,报价不变,以终端成交为主,少量成交;来宾站台价3790元左右,少量成交;钦州船板价3880元,报价不变,成交清淡;湛江仓库价3850元,报价不变,成交情况有好转;昆明仓库价3720元,报价不变,少量成交;广通仓库价3620元,成交很好;乌鲁木齐一级糖站台价3800元,优级糖3850元,报价均不变,以疆内成交为主,总体成交一般;南华集团站台价3830元,报价不变,少量成交;凤糖集团站台价3850-3860元,报价不变,少量成交;东糖集团暂无报价。

基本面:

中国糖业协会贾志忍理事长在中糖协会议上发表总结,认为:

一、06/07榨季全国产糖量1200万吨,增产超过300万吨,截止到七月末全国的工业销糖量为1007万吨,今年也同时是历史上食糖消费量最多的一年。

二、对后期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本榨季的食糖消费量基本平衡;二是预计本榨季后半段的糖价涨跌幅度都不会很大;三是产销环节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鼓励大家进行顺价销售

这几日,糖市并没有什么利好、利空消息,以前的利空也在几个交易日中被消化。但是,白糖的顶部压力并没有消除,而底部支撑变得虚弱,目前有可能还要不高不低走一阵子。

下图是近4个制糖年以来,4到9月的销量情况。前三个制糖年在4月份以后基本上都是一路下行,而本制糖年自4月份开始便一路走高,说明伴随今年创记录的高产的食糖需求也是创记录的增加。前三个制糖年8月时需求有一波增加,即便不增加,也与7月份需求相差不大。而截至本制糖年7月末,还余食糖190万吨,而三个制糖年9月份的需求都明显少于前几个月,虽然中秋在9、10月,但是用糖企业并不会到快过节时才采购所需食糖,由此推断本制糖年9月份用糖需求也会下降,而用糖高峰很有可能就在8月份,而余下近200万吨糖,怎么也不能说没有压力。

估计8月销量仍然维持强势,与7月不相上下,则当月的销售量可能在110万吨到130万吨左右,而余下80万吨到60万吨在9月销售,如此有可能在本季结束时消化完本季所产的糖。以今年旺盛的需求来看,这个预计很有可能。如果8月不能销售预计多的糖,则9月压力无疑很大,但根据以往销量推算,9月应该没有太多可能销售80万吨以上。

8月一过,可以想见,食糖需求就会逐步回落,因此这一预计也被表现在了这几天的期糖市场之中。

而0801合约也被压缩到底部,反弹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目前近月期糖与现货价格相差不大,可以说基本到位,而0801与0711之间差异依然比较明显,因此0801还有上行的动力。受此影响远月合约还有回调的可能。预计解下来的几个交易日期糖上涨还有持续的可能。

整体上基本面情况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预计糖市将仍然在3600—4100之间徘徊不前。

操作建议:短线交易谨慎操作,低多持有     玉米

外盘信息

CBOT玉米期货周四收盘小幅下跌,受月底多头平仓操作影响,盘中一度跟随小麦期货走势上扬。  9月玉米合约收平于每蒲式耳3.22-3/4美元。12月合约收低1/2美分至3.39-3/4美元.之前受小麦期货攀升至纪录高位提振,一度上扬近8美分至3.48美元。一位CBOT场内经纪商称,“考虑到昨天的技术性跌势,今日一旦触及阻力位,就会出现部分逢高沽出的冲动。”玉米期货价格陷于所有关键移动均线下方,周四曾触及两周低位。  隔夜交易中出现大量多头平仓,交易商称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投机性平仓。

内盘评论

当日连玉米高走,主力805开于1615,盘中最高1631,最低1615,并报收于1621,上涨5元。成交量556702手,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6万多手,而持仓量499404手,相应减少5千多手。其他合约也都差不多。吉林玉米批发市场远期价格却是有涨有跌,价格停留在1400到1500之间。

基本面:

农业部最近发布07年7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玉米面积增加,部分产区旱涝灾害对玉米生长有一定影响。

  今年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尤其是东北主产区增幅明显。华北黄淮产区的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玉米面积也将有所增长。

  二、上半年进出口均增加。

  海关统计,07年6月出口玉米16.0万吨,同比增长39.9倍。上半年累计出口366.8万吨,同比增长62.9%。上半年累计进口6772吨,同比增长1.2倍。

  三、国内玉米供需快速增长,库存略有增加。

  由于玉米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有所增加。库存消费比上年度提高1.9个百分点。但由于工业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四、07/08年度全球玉米产需大幅增长。  

  预计07/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7.77亿吨,比上年度大幅度增产10.9%。同时,全球玉米消费增速继续加快,消费量将达到7.70亿吨,比上年度增长6.5%。其中饲料消费4.84亿吨,增长2.1%,占总消费的62.9%。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增加到1.08亿吨,库存消费比14.0%。

  五、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增幅趋缓国际价格大幅下降。

  美国农业部7月继续调高玉米产量,预计美国玉米产量将达到3.26亿吨,比上年增长21.9%。随着新玉米收获季节的来临,国际市场玉米供给压力增大,玉米价格还将面临下行压力。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降,国内外玉米价差再度缩小

目前,玉米市场的疲态确实有利于生猪饲养的恢复,这也是国家期望看到的局面。只有饲料业一旦恢复元气,才会增加对于玉米的未来需求。据市场调查和监测目前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专业户对玉米的采购活动开始增加,而部分玉米贸易商出货速度开始放慢,等价观市明显增强。

受到另一大宗饲料原料——豆粕疯涨的带动,玉米当日上涨幅度也略为放大。豆粕得益于家禽饲养,玉米则还要等待生猪饲养的恢复,估计玉米行情还需时日。

此外,玉米批发市场价格在1400到1500之间,而期货节约合约也已经站到1500之上。目前玉米的基本面没有太多变化,国家对其调控依然持续,因此低价的现货价格上涨还有一定困难,那么期货的独自飞扬有可能受到现货向下的拉动,持续上涨就会乏力。估计玉米的上涨的势头还会持续几日,不过这要归功与豆粕和小麦的上涨,目前玉米的上涨还没有点燃。估计玉米还会在1500到1650之间盘桓一段时间。

操作建议:盘整走势,观望为主,原单继续持有

    CBOT行情

CBOT豆类期货主力合约成交情况

 

    外盘评论——芝加哥道琼斯消息

大豆:CBOT大豆期货周四收盘上涨,受技术性买盘、单产下降忧虑以及小麦期货涨势共同带动。11月大豆合约曾触及逾一个月最高位。

分析师表示,随着11月合约升至8.88-1/2美元上方,大豆期货受到技术性支撑。11合约盘中曾升至8.93-1/2美元高位,为7月20日以来的最高水准,但随后合约削减涨势。分析师称,美国大豆单产不确定亦为市场提供支撑。同时市场担忧中西部一些地区过于潮湿的天气将导致作物突然死亡。

豆粕/:大豆产品期货跟随大豆市场走高,受基金和商业买盘推动。

    现货市场

                      大豆价格日报(07-8-30)        单位:元/吨

 

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  (2007-8-29)      单位:万吨

国内大豆市场稳定,然而市场对于后市的大豆供应却持续看紧。豆粕方面,现货市场持续上涨态势,但各地成交开始放慢。国内豆油出厂价格区间振荡,菜油、花生油市场整体平稳运行,港口24度精棕油报价涨跌互现。

    新闻热点

Ø      农业专家:巴西农民新年度大豆种植收益将高于玉米

圣保罗8月29日消息:据农业专家预计,巴西农民在2007-08年度种植大豆将能够获得比种植玉米更高的收益。这是因为,CBOT大豆价格高企增加豆农利润,玉米种植利润却受到化肥成本提高的吞噬。

AgRural公司分析师Stefano Passinato称,在巴西大多数农业主产州,当前大豆销售情况都较玉米要好,预计新作物年度南里奥格兰德州大豆作物收益率将害达42%、玉米作物为25%,戈亚斯州大豆收益率将达26%、玉米则可能出现2%的亏损。

目前,CBOT2008年3月、5月合约大豆价900分/蒲水平附近。自今年1月份以来,豆价已经累计上涨25%左右,而玉米价格同期涨仅为11%。

在巴拉那州,当地农业专家预计该2007-08年度大豆种植收益将达457雷亚尔/公倾、玉米为236雷亚尔/公倾。不断攀升的化肥价格大幅提高了玉米生产成本,因为玉米作物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氮肥、钾肥。

私人农业咨询机构Agroconrsult预计,巴西2007-08年度种植玉米化肥成本将增加23%。巴西农民将在10月份开始播种2007-08年度新作物。据Celeres公司预测,巴西2007-08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将达2190万公倾,较上年度增加5.4%。

Ø      USDA出口销售周报:大豆销售处于预期底限 玉米销售高出预期

美国时间8月30日周四早晨,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截止8月23日(周四)一周的出口销售报告。当周美国2006-07年度(06年9月1日起)大豆净出口销售量为-8.25万吨,为本市场年度以来最低一周,主要买家为台湾2.71万吨、马来西亚2.4万张、日本2.1万吨、中国-4.72万吨、墨西哥4.68万吨、匿名买家-2.5万吨。同时,当周还净销售了40.41万吨下年度装运的美国大豆,主要买家为中国15.2万吨(5.5万吨为上年度转入)、匿名买家15.9万吨、印尼3万吨。市场此前总体预测区间为30-80万吨。当周美国大豆出口装船量为32.13万吨,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提高19%和23%。主要发往国家和地区有:墨西哥10.32万吨、日本8.25万吨、中国6.91万吨、马来西亚2.4万吨。

截至8月23日,美国2006-07年度(9月-8月)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3111.6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630.63万吨水平;本市场年度迄今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船量为2987.07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520.30万吨水平。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测的本年度大豆总出口目标为2994万吨,而上年度实际出口量为2578万吨。中国在本市场年度累计购买美国大豆1145.59万吨,去年同期为976.66万吨;本市场年度已累计装运美国大豆1127.03万吨,去年同期为959.66万吨。此外,本市场年度已累计销售的美国大豆中仍有20.8万吨为匿名买家购买。

当周美国2006-07年度豆粕(06年10月1日起)净出口销售量为-18.7万吨,同样为市场年度新低,另外还销售了13.43万吨下年度装运的美国豆粕,市场总体预测区间为7.5-17.5万吨。当周美国豆粕出口装船量为10.27万吨,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下降5%和19%。

当周美国2006-07年度(10月1日起)豆油净出口销售量为-4900吨,低于前一周的1.96万吨水平,市场预测区间为0-3万吨。当周美豆油出口装船量为2.33万吨,低于前一周的2.8万吨水平。

    广发看市

周四,豆类期货全线大幅上涨。大豆和豆粕涨势迅猛,大豆主力0805合约直接开于3700元/吨以上,豆粕主力0805收于3004元/吨,历史阻力点也丝毫没有成为阻拦,成交量突破100万手。豆粕0801合约也表现优异,期价上涨91元/吨。

豆粕期货合约目前已经吸引了巨大的市场资金,按照8%的保证金计算,周四一天豆粕期货市场的持仓资金已经达到1.5亿元。技术指标继续显示超买,目前的豆粕市场非一个“火”字可以形容。大量流动性资金的介入迅速推高期价,最近4个交易日内期货价格暴涨150点左右,短期内涨幅过大,导致多头账户出现巨额浮盈利,随时都有获利平仓的压力。而一旦市场显示回调,资金回撤,对期价的打击也会相当大。

现货价格上涨,但成交量已经放慢,说明市场对目前的价格开始犹豫。虽然目前火爆的豆粕市场似乎难以预测阻力,但如此短时间的大幅上涨同样存在回调的巨大压力。建议多头投资者适时获利平仓,先落袋为安,并注意资金管理,谨防粕价下调时的猝不及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