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BOT大豆暴跌 看多观点不变

(2007-07-20 08:41:01)
标签:

商品期货

分类: 整点谬论
 昨日午市开盘后豆类期货全线跳水豆价回落为多头创造进场机会

  自进入本周以来,美国CBOT大豆期货价格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下挫90余美分,跌幅高达10%。尽管周三走出技术性的反弹行情,但仍旧无法收复失地。受此影响,表现本来就较为疲软的内盘连豆自然没有放弃这次绝好的下跌机会。在连续四个交易日内,内盘主力合约1月共计下跌了134点,目前从盘面来看似乎还没有止跌迹象。

  结合目前的市场总体情况,下跌的主要诱因是美国大豆主产区有利降雨令作物生长环境改善,但是在此之前市场却一直处在利多氛围当中。

  其利多主要体现在播种面积较去年下调15%,致使预期产量下降供应减少;需求方面则因豆油消耗的增加和预期养殖业复苏刺激大豆消耗呈现快速增长。在供应下降和需求增长的夹击下,美豆2007-08年度的结转库存出现大幅下降。据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最新预测显示,美国2006-07年度的大豆结转库存为6亿蒲式耳,而2007-08年度的结转库存骤降至2.45亿蒲式耳。

  利好的供需数据为市场提供上涨素材,再加上市场对大豆主产区气候干旱的担忧以及基金多头的大举介入,共同造就了一波罕见的上涨行情。但是天气突然转变,旱情得到缓解,与此同时由于行情波动剧烈CBOT于7月17日开始大幅上调大豆期货交易初始保证金,上调幅度最高达33%,导致投机多头被迫减持头寸。原本对市场构成主要推动力的旱情和基金多头,因此而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行情瞬即调头,急转而下,下跌势头与上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行情急速下跌之后,市场的多头人气大受打击,甚至开始对上涨产生动摇。鉴于此有必要在对当前的利多基本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让投资者不要轻易放弃多头操作思路。

  对期货行情的把握要注重从基本面来看行情的发展,只要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行情的中期趋势很难被短期的一些不利因素给改变。当前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预期美国大豆结转库存下降,对大豆带来的利多支撑具有长期性。尽管当前美国大豆产量仅占到全球产量一半左右,美国的数据不像以前那样能够主导全球大豆行情的走势,但是在南美大豆真正上市前,美国的数据对全球大豆走势的影响依旧是主要因素。其次,国际原油价格的逐渐走强,大有突破去年所创下的历史新高的势头,由此就会导致生物燃油对豆油的消耗将继续增加,这对大豆将构成重要支撑。再从海运费来看,对国内大豆的支撑也十分明显。目前,从美湾和阿根廷运抵我国的海运费价格分别达到87.8美元/吨和95.6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50美元/吨,较春节前后上涨30美元/吨左右。近期运价还在加速上涨,这直接推高国内大豆的进口成本,进而对国产大豆构成支撑。

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是什么因素导致了CBOT大豆上冲到了90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价位?对于这一点,大家可能没有太多的争论,那就是本产季美国把大量的种植面积由大豆转向了玉米。但是,这一切都是在CBOT大豆价格没有上冲到900美分/蒲式耳之前发生的事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CBOT价格一直在500-900美分/蒲式耳的箱体运行,一旦当价格冲破该箱体的上限,人们开始从“蛛网效应”的另外一个方向去理解价格的变动了,即90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价格会给未来的大豆供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昂的大豆价格反过来要抑制大豆的需求;二是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后影响南美农民的种植意向。

  “蛛网效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两个边际效应,一是处在价格的箱体底部区域,另一个是处在价格箱顶区域。对于价格低部区域,由于供应十分充裕,需求对价格并不敏感,人们不会因面粉跌价而多吃一块馒头,这个时候,价格对于供应却十分敏感,一旦农产品受灾或因其他因素导致的减产会激励价格弹升。对于价格高部区域,需求对于价格则比较敏感,一方面,价格会导致中间环节新增囤积“需求”,另外,高价格会抑制终端消费。中间环节的囤积“需求”会因新产季农产品的上市而消退,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在每年的8、9月份营造秋季高点。

  国内大豆市场的疲弱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大豆消费被价格抑制的程度。国内大豆价格确实受到了国内豆粕价格的拖累,而豆粕价格的低迷主要是与国内养殖业的低迷有关,而国内养殖业的低迷又是另外一个高价格抑制消费的典型的案例:高价玉米导致了饲料需求的萎缩。

  现在讨论巴西农民下一产季的种植意向可能有点早,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本产季玉米的供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CBOT玉米的秋季高点事实上已经提前给出,那就是6月中旬的430美分/蒲式耳。我们真的不知道届时CBOT玉米难看的下跌图形会不会吓退南美农民。

  虽然这种“蛛网效应”效应导致了CBOT大豆价格的剧烈回调,但还不至于导致大豆整个基本面的颠覆,因为与工业品区别很大的是,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要受到土地资源、天气条件和季节性的制约。农产品的“蛛网”织
  综合来看,当前大豆价格回落与有利降雨有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CBOT市场提高交易保证金令投机资金操作成本增加,进一步加重大豆回落幅度,重创多头锐气。但是长期利多的基本面依旧存在,待行情回落后,投资者可以耐心等待再次做多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