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产品早报

(2007-07-13 09:39:31)
标签:

商品期货

分类: 投资笔记
 

    CBOT行情

CBOT豆类期货主力合约成交情况

 

    外盘评论——芝加哥道琼斯消息

大豆:CBOT大豆期货周四收盘大幅上涨,连续第四日创下新高。利多的技术面走势为市场提供支撑,投机性基金积极买盘,因天气风险可能使新作供应吃紧。市场合约触及新高,分析师称,预期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以吸引美国和南美在下一作物年度种植更多大豆,推升新作合约。

天气因素主导市场走势,中西部西北地区作物在关键的结荚阶段到来之前遭受干旱持续令市场担忧。分析师称,更长期的天气前景显示,下周晚些时候中西部偏西地区气温将在90华氏度,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准。一场内经纪商表示,缺乏买盘阻力帮助市场扩大涨势,做空的交易商不愿与看多者对抗。

豆粕/:豆类产品期货全面收高,跟随大豆期货走势。豆粕期货受大豆升势以及豆粕/豆油套利交易支撑,因担忧新作大豆库存下降。豆油期货收盘走升,与大豆期货携手创下合约新高。全球植物油基本面前景提供支撑。但接近盘中高点处的零散获利了结以及豆粕/豆油套利交易抑制上行动能,削减跌势。

    现货市场

                       大豆价格日报              单位:元/吨

 

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  (2007-7-11)      单位:万吨

国内大豆市场始终保持稳定,目前当地的作物天气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黑龙江东部地区的干旱相对比较严重。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保持小步跟涨外盘的趋势,43%蛋白豆粕在山东、华东、华南等地区豆粕价格普遍达到2500元/吨。豆油出厂价格跟盘上涨,菜油和花生油出厂价格区间盘整,港口24度精棕油报价全线走高。

    新闻热点

Ø      20077月全球大豆月度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量

压榨量

国内总使

出口量

期末库存

全球

6417

22205

7531

203.44

23417

75.49

5187

6月预测

6360

22532

7489

20343

23428

7553

5400

美国

1634

7144

11

4899

5347

2776

667

6月预测

1659

7471

11

4872

5331

2939

870

巴西

1854

6100

6

2930

3228

2969

1763

6月预测

1854

6100

6

2930

3228

2969

1763

阿根廷

2293

4700

180

3850

4008

1020

2146

6月预测

2206

4700

115

3850

4010

860

2151

中国

343

1560

3450

3970

5000

45

308

6月预测

343

1560

3450

3970

5000

45

308

 

Ø      USDA出口销售周报:大豆销售符合预期 中国购买美陈豆6万吨

美国时间7月12日周四早晨,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截止7月5日(周四)一周的出口销售报告。当周美国2006-07年度(9月1日起)大豆净出口销售14.49万吨,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下降25%和43%。主要买家为:中国5.97万吨(其中5.5万吨为匿名买家名下转入)、日本5.13万吨、印尼3.16万吨。同时,当周还向销售3.91万吨下年度装运的美国大豆。市场预测区间为11-25万吨。当周美国大豆出口装船量为18.75万吨,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下降34%和38%。主要发往国家和地区有:中国5.97万吨、墨西哥3.83万吨、印尼3.71万吨。

截止7月5日,美国2006-07年度(9月-8月)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3014.9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508.54万吨水平;本市场年度迄今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船量为2800.21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296.67万吨水平。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测的本年度大豆总出口目标为2967万吨,上年度为2578万吨。中国在本市场年度累计购买美国大豆1123.84万吨,去年同期为982.82万吨;本市场年度已累计装运美国大豆1101.04万吨,去年同期为934.62万吨。此外,本市场年度已累计销售的美国大豆中仍有9.7万吨为匿名买家购买。

当周美国2006-07年度豆粕(10月1日起)净出口销售量为4.11万吨,较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下降59%和42%,同时还销售了3.2万吨下年度装运的美国豆粕,市场预测总体区间为5-15万吨。当周美国豆粕出口装船量为7.15万吨,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下降52%和42%。

当周美国2006-07年度(10月1日起)豆油净出口销售量为9300吨,低于前一周的1.36万吨水平,市场预测区间为0-1万吨。当周美豆油出口装船量为1.1万吨,高于前一周的1800吨水平。

    广发看市

连豆类期货连续第二日上涨,并且领涨农产品期货。连豆主力0801合约两日内上涨了约80点,持仓增加2万多手。豆粕表现尤其壮观,之前一直表现弱势的豆粕这两天可谓“扬眉吐气”,上涨了70多点,持仓增加3万多手,成为市场新的宠儿。豆油依旧强势,继续创下新高,主力0709合约收于8164元/吨。

美国农业部周四公布了2007年7月份全球大豆月度供需报告,美国大豆期初库存调减25万吨,产量调减327万吨,期末库存调减203万吨,减幅23.3%。此报告发布前,市场已经预期为利多,这从内外盘近两日的走势可以看出。今日市场的表现要视此报告跟预期相比的差距。市场分析人员评价这份报告中性偏空,笔者认为期末库存数据的大幅调减总体仍利多。

白糖

NYBOT行情

合约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持仓量

10/07

9.68

9.74

9.66

9.70

-0.05

29275

407787

03/08

10.11

10.14

10.07

10.12

-0.08

10563

112993

05/08

10.23

10.25

10.23

10.25

-0.07

2090

27400

07/08

10.41

10.41

10.38

10.40

-0.08

1402

38416

 

外盘评论

受伦敦白糖期价下跌的影响,周四纽约期货交易所原糖价格小幅收低,但在贸易行买盘的支撑下依然保持在前两个交易日的价格运行区域当中。在本周五8月合约期满摘牌之前,10月合约依然在定约价的区间波动。当天10月合约以9.70美分报收,全天跌幅为5个点,0803合约以10.12美分报收,全天跌幅为8个点。

 

盘面上,在伦敦白糖期价下跌的压力下,地方散户早盘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抛售,但是贸易行买盘以及买进10/0803合约间价差对糖价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地方散户开始回补手中的空单,10月合约企稳于9.66美分之上,并在剩下的交易时间中一直处于9.67-9.74的区间中运行。当天期权间的价差交易十分活跃。


据场内经纪人称:“受交易商外出度假的影响,当天的成交量还是很清淡,但是10月合约在本周二曾一度上涨至9.88美分的高位,从这种迹象上看,10月合约近期将有机会上冲至10或10.25美分。另外,原油价格的强劲走势以及CRB商品指数达到42年以来的高点是近期食糖价格走高的主要支撑力量。”


截止当地时间下午1:35,电子盘上10月合约和0803合约间价差的交易量达到了7335张。

 

周四10/0803合约间的价差为-37至-42个点,收盘时0803月合约比10月合约高42个点。电子盘上,10/0803期约间的价差为-38至-43个点。

 

当日10月合约的期转现交易量为37手,0803合约的期转现交易量为6手,0805合约的期转现交易量为6手,0807合约的期转现交易量为11手,0810合约的期转现交易量为17手,0903合约的期转现交易量为1手,场内交易成交总量约有3273手;期权交易方面,有6794手看涨期权,有3662手看跌期权。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30,ICE食糖软产品的电子交易成交量为2.922万手。ICE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15收市。

 

消息面上,近几周的时间里,巴西中南部地区的榨季工作已经处于加速阶段,但是当地的食糖和酒精价格出厂价依然较高。


本周印度尼西亚两家糖业公司一共购买了2万多吨印度和泰国食糖。


交易商希望俄罗斯官方在今年夏季对是否上调原糖进口关税的问题能够作出最终决定。


在本周四举行的招标会上,欧盟发放了7.7万吨的食糖出口许可,并且同意从储备库中拿出1.1975万吨的食糖用于出口。但在从政府干预库中拿出食糖投放至国内市场的招标会上,欧盟没有收到任何报盘。


美国农业部本周四没有对2007/08榨季的食糖产量预测做太多的调整,但是下调了进口量的预计,并把国内的食糖使用率从原来的16.6%下调至15.3%。


10月合约的支撑位将分别位于9.66-9.65美分、9.64美分、9.62美分、9.60美分及9.57美分;阻力位将分别位于9.74-9.75美分、9.77-9.78美分、9.80美分、9.83美分及9.88美分

内盘评论

7月12 日郑糖破位下跌。801合约以3420低开,盘中最高3428,最低3388点,收盘于3401点,下跌35元/吨。成交183212手,成交量有所缩小,持仓减少2964手。

现货:7月12日下午产区广西南宁站台价3480元至3490元,报价基本不变,小量成交;柳州站台价3480元,少数商家报3470元,与上午基本持平,少量成交;昆明仓库价3350元,下调10元,成交清淡;甸尾仓库价3280元,下调10元,成交清淡;南华集团站台价3500元,报价不变,正常销量;凤糖集团站台价3500元至3510元,与上午持平,成交清淡。

基本面:由于期待国际糖价会继续上涨,印度的出口商逐渐减少出口交易,同时也等待印度雨季的结束。为满足国内对于酒精的需求,巴西中南部地区把精力集中在酒精生产上,同时巴西还继续向俄罗斯以及其他需求国输送原糖。2007年泰国食糖出口有望达到440万吨,是去年出口量的2倍,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食糖出口国。

印度政府已经于本周四决定把缓冲库存从原来计划的200万吨上调至500万吨,以防止国内食糖产量增产所造成的低糖价以及改变萧条的出口状况。按照预测,在今年9月份结束的榨季当中,印度的食糖产量有望达到2800万吨的记录,大大高于上榨季1930万吨的产量。

德国统计分析机构F.O.LICHT的最新报告显示,其对2006/07制糖年度的食糖生产量从原来预计的1.606亿吨上调到1.688亿吨的水平,增产幅度达到 13%

 国内方面:截至2007年6月末,本制糖期全国已累计产糖1199.19万吨,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92.73万吨,比上制糖期同期多销售235.83万吨,为历年来食糖销售最好的年份;本月全国共计销售食糖108.72,为历年来当月最好销售水平。同时,广西地方收储采用动态收储,低买高抛,本质上并没有减少市场白糖供应量,此外,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进口白糖18.97万吨,同比增长3倍,加上协议进口的40吨古巴糖,市场压力可想而知。

总体上,国际压力较大,国内糖市已饱受增产所带来的压力,后期销量将是决定糖价的决定因素,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当前糖市供大于求、库存压力沉重的基本关系,即便价格在消息面或者其他因素的刺激下有所反弹,白糖市场也会面临套保盘的沉重压力。目前,现货市场已经跌破国家收储价,但仍不见国家收储行动。

操作建议:关注国家收储动态观望为主,偏空思维

玉米

外盘评论

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忽视农业部月度报告美新玉米库存高于预期的利空影响,期价在远期干旱天气预报以及大豆、豆粕再次创新高的支撑下奋起反弹,最终各合约各主要月合约以上涨7 1/2-9 3/4美分收盘。
    7月合约收盘344美分,较前一天上涨8美分;9月合约收盘351 1/2美分,上涨8 1/2美分;12月合约开盘358美分,最高365 1/2美分,最低353 1/2美分,收盘365 1/4美分,上涨9 3/4美分。
    据美农业部当天盘前公布的月度报告,预计美国2007-08年度玉米期末结转库存为15.02亿蒲式耳,远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测的14.18亿蒲水平,较上月报告大幅增加5.05亿蒲;预计美国2006-07年度玉米结转库存为11.37亿蒲,较上月报告增加1.5亿蒲,高于市场预测的10.31亿蒲平均值。
    分析师称,自上月末的面积报告公布后,玉米市场就已恢复了其它谷物市场跟随者的传统角色,美农业供需报告结果虽有些利空,但市场此前就已预料到美玉米库存会增加。玉米处于超卖状况,市场参与者今天基于远期干旱天气预报而平掉了一些空单。
    玉米期价今天反弹主要得益于大豆、豆粕的持续强劲表现以及午间公布的远期炎热少雨天气预报。CBOT11月大豆合约报收于941 1/2美分,较前日大涨18 3/4美分;8月豆粕合约收于253.70美元,上涨7.30美元。
    气象机构T-Storm在周四午间为其客户提供的短消息中称,下周后期美作物带将迎来一轮炎热干燥天气,届时降雨机会有限、气温也将攀升。
    展望后市场,交易商认为周五玉米期价走向主要取决于隔夜天气预报结果以及大豆市场的表现。
    在日线技术图表上,12月合约玉米合约今天收于10日均线上方,这也是自6月26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场内交易方面,Fimat买入700张12月合约,JP摩根买入600张12月合约;Fortis卖出3500张12月合约,Rand卖出500张3月合约。全天CBOT玉米期货成交量约21.9万张,商品基金日内买、卖量基本相当。

内盘评论

7月12日连玉米技术性小幅反弹。主力801高开于1496,收于1501,上涨2元/吨。成交量341748手,成交量略减,持仓量减少11284手。

基本面: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报告预估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为9288.8万英亩,这是美国玉米自1944年以来的最大播种面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发布7月份对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预测显示,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较上月预测的2760万公顷增加45万公顷,较上年的2693万公顷增加112万公顷,增幅4.17%。
  同时,在天气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将达到14900万吨,较上月预测的14700万吨增长200万吨,较上年14548万吨增长352万吨,增幅2.42%。
  目前国内玉米库存充足。从国内的整体供需上看,预计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6.2%,其中当年新增供给增长4.4%;总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4.2%,其中饲料消费增长1.6%,食用消费减少6.9%,工业消费增18.8%。在此基础上把出口算入,预计年度玉米总需求将比上年增4.6%。由于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增加。   

总体来看,国内玉米政策面压力经过前期消化,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但深加工企业利润大幅降低、养殖业继续低迷,同时投资资金离场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短期内连玉米仍将持续低迷。

操作建议:观望,偏空思维,支撑位15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燃料油早报
后一篇:金属早报7.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