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商品期货 |
分类: 整点谬论 |
这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濒危动物、植物及其制品,盐、溶剂油、水泥、液化丙烷、液化丁烷、液化石油气等矿产品,肥料,氯和染料等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除外),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炭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产品(石油套管除外),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二是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植物油,部分化学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箱包,其他皮革毛皮制品,纸制品,服装,鞋帽、雨伞、羽毛制品,部分石料、陶瓷、玻璃、珍珠、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刨床、插床、切割机、拉床,柴油机、泵、风扇、排气阀门及零件、回转炉、焦炉、缝纫机、订书机、高尔夫球车、雪地车、摩托车、自行车、挂车、升降器及其零件、龙头、钎焊机器,家具,钟表、玩具和其他杂项制品,部分木制品,以及粘胶纤维。
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
有关专家认为,此时出台这样的政策可谓“一石二鸟”,一是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二是促使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向更稳健的方向转变。
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简称《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意在缓解贸易顺差
与此前历次的调整相比,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和范围都是空前的,被列入调整“大名单”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为了遏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去年9月和今年4月,我国先后调整了有关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外贸顺差过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海关统计,2007年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随着外贸顺差的增加,贸易摩擦也经常发生。
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财政部负责人表示。
本次调整不设过渡期
2006年9月,财政部曾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通知》,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了调整。为减少企业损失,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当时特别规定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即对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并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出口合同备案的,可以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
“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假合同,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他说,鉴于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考虑到去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设置过渡期出现的问题,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
但是,为了让企业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这次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对社会公布。同时,考虑到一些造船合同和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期限较长,价格难以调整,因此,规定对此前已经签订的船舶出口合同和工程中标或已经签订的价格上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涉及的出口设备和建材,于2007年7月20日前在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
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简称《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意在缓解贸易顺差
与此前历次的调整相比,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和范围都是空前的,被列入调整“大名单”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为了遏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去年9月和今年4月,我国先后调整了有关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外贸顺差过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海关统计,2007年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随着外贸顺差的增加,贸易摩擦也经常发生。
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财政部负责人表示。
本次调整不设过渡期
2006年9月,财政部曾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通知》,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了调整。为减少企业损失,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当时特别规定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即对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并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出口合同备案的,可以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
“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假合同,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他说,鉴于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考虑到去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设置过渡期出现的问题,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
但是,为了让企业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这次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对社会公布。同时,考虑到一些造船合同和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期限较长,价格难以调整,因此,规定对此前已经签订的船舶出口合同和工程中标或已经签订的价格上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涉及的出口设备和建材,于2007年7月20日前在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
海通证券分析师杨红杰表示,
从有色金属出口退税调整情况来看,国家明显不支持有色金属半成品、初级产品和一般性制品的出口,并且逐步降低中档次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但铝箔等产品不在本次调整范围内。
本次出口退税涉及到有色金属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出口退税全部取消;二是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除已经取消和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以及铝箔、铝管、铝制结构体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出口退税的调整是一把“双刃剑”,从出口产品的调整结构方面来看,铝箔等高端产品的生产企业,如新疆众和、南山铝业等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是一种利好;而对于单纯的电解铝生产企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加快我国电解铝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和重组。从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出口退税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国内外价差进一步减小,未来产品出口走势主要取决于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关系。
“在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持续下降、取消甚至增加关税的宏观政策指引下,我们更加看中未来产业链比较完善或者即将被重组、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比如中国铝业、新疆众和、南山铝业、焦作万方、包头铝业、关铝股份等”。
本次出口退税涉及到有色金属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出口退税全部取消;二是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除已经取消和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以及铝箔、铝管、铝制结构体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在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持续下降、取消甚至增加关税的宏观政策指引下,我们更加看中未来产业链比较完善或者即将被重组、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比如中国铝业、新疆众和、南山铝业、焦作万方、包头铝业、关铝股份等”。
此次出口退税调整还涉及铅、锌等产品。其中,一氧化铅(铅黄,黄丹)、其他铅氧化物、硅酸铅等出口退税均下降为0;氧化锌、磷化锌等锌产品出口退税率也调整为0。不过令市场意外的是,0#锌5%的出口退税率被保留了下来。
“原来以为0#锌出口退税可能被取消,而现在却有如‘独苗’被保留下来,说明其对期货价格影响重要,而国内锌厂家现在还有机会出口。”北京经易智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进华向本报记者表示。
期货分析师陈翔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上述这些铝产品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下、高污染等现象。而当前,他们的出口退税为11%和8%不等。
“这对铝价是实实在在的利空,”美尔雅期货研发部分析师李莉表示,“因为在新的出口退税情况下,出口铝丝和变相出口铝锭所对应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国内市场现货价格。”
实际上,上周,市场传言就将铝产品出口退税调整时间定位在7月1日。而受此影响,铝价走势持续低迷,主力合约0709已经从6月11日(上周一)的19710元/吨回落至昨日的19330元/吨。
安泰科信息开发公司分析师王飞虹也表示,中国将取消多数铝产品出口退税的举措或将在未来数月显著抑制铝出口,但由于国内铝价不断下跌,而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正在上涨,若两地价差在今年晚些时候扩大至一定程度,铝产品出口可能再度受到推动。
王飞虹指出,中国国内金属铝产能如此庞大,要求出口的压力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国内外氧化铝价格的大幅回落,电解铝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上扬,至2006年末,电解铝企业每吨利润为4000-7000元/吨不等。在暴利的驱使下,电解铝产能呈加速扩张态势,根据安泰科最新数据,中国将新增产能约450万吨,其中370万吨将在2007年年底以前完成。
摩根大通的Michael Jansen表示,有关中国将调整包括铝半成品在内的一些产品出口退税的消息初步看来对LME金属价格起到了支持作用。Jansen表示,中国基本金属一直以半成品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这对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存在不利影响,而上述举措能降低相关产品的出口吸引力,进而对LME金属价格构成支撑。
昨日隔夜市场,LME锌价跌1.2%,至3640美元/吨;铅跌0.5%,至2380美元/吨;铜跌1%,至7461美元/吨。
回顾历史,去年我国曾两度调整铝产品关税。2006年9月15日,铝材出口退税由13%降至8%和11%,由于这次下调幅度较为有限,且还有三个月过渡期,所以对铝价影响较小。2006年11月1日,电解铝出口关税由5%上调至10%,使得国内外铝价的理论值由7.5降低至6.7,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沪铝出现两个跌停来适应比值的调整。
“原来以为0#锌出口退税可能被取消,而现在却有如‘独苗’被保留下来,说明其对期货价格影响重要,而国内锌厂家现在还有机会出口。”北京经易智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进华向本报记者表示。
期货分析师陈翔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上述这些铝产品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下、高污染等现象。而当前,他们的出口退税为11%和8%不等。
“这对铝价是实实在在的利空,”美尔雅期货研发部分析师李莉表示,“因为在新的出口退税情况下,出口铝丝和变相出口铝锭所对应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国内市场现货价格。”
实际上,上周,市场传言就将铝产品出口退税调整时间定位在7月1日。而受此影响,铝价走势持续低迷,主力合约0709已经从6月11日(上周一)的19710元/吨回落至昨日的19330元/吨。
安泰科信息开发公司分析师王飞虹也表示,中国将取消多数铝产品出口退税的举措或将在未来数月显著抑制铝出口,但由于国内铝价不断下跌,而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正在上涨,若两地价差在今年晚些时候扩大至一定程度,铝产品出口可能再度受到推动。
王飞虹指出,中国国内金属铝产能如此庞大,要求出口的压力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国内外氧化铝价格的大幅回落,电解铝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上扬,至2006年末,电解铝企业每吨利润为4000-7000元/吨不等。在暴利的驱使下,电解铝产能呈加速扩张态势,根据安泰科最新数据,中国将新增产能约450万吨,其中370万吨将在2007年年底以前完成。
摩根大通的Michael Jansen表示,有关中国将调整包括铝半成品在内的一些产品出口退税的消息初步看来对LME金属价格起到了支持作用。Jansen表示,中国基本金属一直以半成品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这对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存在不利影响,而上述举措能降低相关产品的出口吸引力,进而对LME金属价格构成支撑。
昨日隔夜市场,LME锌价跌1.2%,至3640美元/吨;铅跌0.5%,至2380美元/吨;铜跌1%,至7461美元/吨。
回顾历史,去年我国曾两度调整铝产品关税。2006年9月15日,铝材出口退税由13%降至8%和11%,由于这次下调幅度较为有限,且还有三个月过渡期,所以对铝价影响较小。2006年11月1日,电解铝出口关税由5%上调至10%,使得国内外铝价的理论值由7.5降低至6.7,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沪铝出现两个跌停来适应比值的调整。
前一篇:燃料油早报6.20
后一篇:广龙基金盘前分析,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