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EL34推挽胆机制作——2003-3-16

(2014-08-14 21:10:30)
标签:

转载

为什么选EL34?


    1.EL34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音频功率胆,她声音秀美、功率适中。从胆格上来说属典型的“娇”,相对KT88、KT100,她的声音较斯文,在古典音乐盛行的欧美地区机种中应用尤多。合乎我这个古典乐迷的音色取向。
    2.手头有四套不同品牌的EL34和一对适用的输出变压器。
    3.以前曾实做过三款不同线路的EL34 PP后级,对控制它的声音有一定把握。


线路选择


    EL34 PP的成熟线路很多,铭器也不少,象Marantz8b、9、DynacoST-70、ALTEC 1568A、国内大极典的VAA-70、欧博的M100、M800…….
    如此众多的线路如何取舍?我先以音色取向为原则,结合了手头有的或能得到的胆、元件,经考虑并和胆友们交流、确定了:12AX7(或12AT7)共阴放大+12AU7(或12BH7)长尾倒相+EL34 PP的电路模式。
    因平常以听古典为主,我将新机器的声音预定位在温和、细致、平衡、音乐化占优上,没选音响化倾向的线路和胆。 

http://s5/bmiddle/6117ce69x6eab4757af14&690

图2 整机线路图


    从线路图可知,它与新声(Silsonic)SAP-50T相似,只是末级换成了EL34,高压电源用了胆整流,灯丝全用交流供电,个别工作点和元件参数做了变动。
    选用胆整流是拟全面体现“胆味”和重放古典乐的音色上考虑。再者手头有若干只不同的整流胆,可以换着玩。   
    该线路简单、常见,算得上是一款“经典”线路。回想刚开始玩胆机时,总是热衷于探索试验新颖电路,做过大量试验,但却往往事倍功半。后来意识到这已超出了我这业余发烧友的条件和财力、能力范围。现在反而回到了简单、经典的路子上来了。玩胆的乐趣是享受过程,但说到底还是享受音乐吧?


制作


    1 .布局:布局的观点很多,但似没有一种统一、清晰的理论依据做指导,我也属于半通不通之辈,日本人在这方面似乎术有专攻。本机参照MJ有关文章采用了一种老套常见的布局模式—L型。

 

 

 

 
(待补)

图3 整机布局图

 

    2 底盘制作
    这可能是土炮胆友们最头痛的事儿了。这次用的底盘是我设计、一开厂的朋友帮忙做成半成品,盘面上的孔自个儿开的。结构上仿日本“铃兰堂”设计,但做工差太远了,只可远看不敢近观,呵呵。
    底盘尺寸440×270×55,长宽尺寸按力学和美学的经典—黄金分割率选定。盘面用铝板折边,框架用钢板折弯焊接再镀锌,底板用钢板。三者用螺钉连接。
    用铝板的原因是它不导磁,可将各器件间的磁耦合降至最低。从音色和美观上说,黄铜和青铜更好,但价格昂贵也不太好找,奥氏体不锈钢底盘我以前用过,声音较硬,对MIC效应较强的胆更是麻烦多多。
    现在流行的理论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底盘可利用材料不同的谐振频率避免底盘在某频段共振,在可闻频段上产生谐振及附加音。这在理论上讲得通,但限于条件和时间,没能通过实践印证,就直接照搬采用了。
    理论上,不同板厚的组合、连接方式、等截面和变截面对底盘的谐振频率、机器的声音也有影响,有兴趣和条件的胆友可以试验。
    各部分部件完工再喷上漆(要能氧化着色、拉丝和刻字该多好)。底盘做好了。

 

 

 

 

(待补) 
图4 底盘图

 

 

    3 元器件
    这可能是除电路模式外,胆友们最热门的话题了。
    我的观点和实际做法是:
    ① 变压器是机器最重要的部件,决定了机器声音的基本素质。且安装后更换困难,应在财力许可下尽量选好的。
    ② 开关、管座、保险座、输入输出端子、电源插座直接影响机器的稳定可靠工作(说的深点也影响声音),至少应选可靠耐用的。
    ③ 阻容元件和机内线对声音的频响平衡和音色影响很大。但不同的东西在电路不同部位影响程度不一,说法也太多不好把握。新装机可先用普通品(非补品,但绝不能用劣质品),待机器校声时再根据声音更换。
    按此原则,本机:
    ① 输出变压器用了大极典的,电源变压器和扼流圈买了定州老牛的,老牛的变压器质量不错,但电源变压器用耳朵贴上去听还是有些嗡声,再就是他不能提供卧式安装变压器的上罩,只得自个儿用铝做了一个。
    ② 电源开关选了KN5-5型,这种开关有黑灰两种,黑色的是70-80年代生产的,稳定可靠,就是个头太夸张了。
    各类接插件选的都是正规厂家和台湾的产品。装机前应先上锡,这对管座尤为重要,对八脚管座,建议把管脚拆下来上锡,以免松香酒精溶液流入导致接触不良(我以前有过深刻教训)。
    ③阻容元件和机内线
    对各类元件我乐于某一类先全用一个牌子的,这是为了防止声音不对时找不着北。
    滤波及退耦电解电容用了 M牌的;电压放大级阴极旁路电容用了三洋OS的。
    电源回路电阻用了大红炮的,取其可靠耐用;放大回路就用了一般的RJ色环,没用大红炮是它的个头太大不便安装,且易引起元件拥挤相互感应干扰。
    机内信号线备了几种,都是低档货色:麦克露华、小怪兽、不知名的工业仪器用屏蔽线、通讯器材用宽频带屏蔽线、网络线(都是铜芯)。其它线就用了普通塑胶铜芯电线。
    耦合电容备了新德克(红色)、WIMA、Siemens Solen几种CBB的,都很大路平常。
    4 焊机

 


 

(待补)

图5 内观照片


    由照片可见,本机特点:
    ① 用电解电容将电源变压器与其它部分隔开。
    ② 利用元件引脚搭棚焊接,不得以再用线连接。
    ③ 用单芯粗裸铜线做地线,辅以一些瓷焊架、管座脚实现元件的安装。
    ④ 应注意尽量保证两声道元件的排列、线长的一致性。这会影响两声道声音的一致性进而影响定位。
    ⑤ 灯丝全用交流。曾多次试验过,交流的声音比直流生动、浑厚。旁热式推挽胆后级只要布线、接地不出现大失误,交流声可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既然用了交流灯丝,绞合贴底盘走线就很有必要了。
    ⑥ 栅负偏压调节电位器和EL34阴极电压测量接口安在盘面外侧,这是仿欧博的设计。对胆机发烧友这类有换胆瘾的人来说非常方便。

 

 

 

 

(待补)
图6 内观局部照片
   

 

调整测量


    通电前一定要记得先接上假负载!
    1. 通电后不插胆先测电压,预调栅偏压至最负。观察一阵无异常后插胆再测各点电压、调整屏流。
    2 .倒相级调整
    众所周知,倒相级的作用主要是两点:
    ① 将一路音频信号分成两路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这将直接影响最大功率和失真。
    ② 一定的增益。
    第②条在电路设计时就已确定,对第①条则要经仔细调整才能达到,我用过两种方法:
    a 先将上下管屏阻取相同值(如33K),再在下管屏阻处串一阻值、功率合适的电位器,从输入端输入1KHz的正弦波,在输出端用示波器监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幅值直至输出波出现削波,调整电位器使正负半周的削波幅度相同。这种方法精确、但太麻烦,换胆后还要重调。
    b 初步设定下管屏阻为上管的1.2倍,用测胆仪选出一批一致性好的胆,用a中同样的测量方法,微调(更换电阻)上下屏阻达到要求。
    这次用的第b种方法。

 

 

 

 

 

 

 (待补)
图7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胆机调试图

 


    3 测试:因手头仪器有限,这次只做了方波响应和简易的信噪比测试,有关频响曲线,失真度,输入灵敏度和额定功率只有下次到正规试验室去做了。


校声


    这是件麻烦、艰苦但又充满乐趣的事儿,前面用仪器的测试和工作点的调整只说明机器是否正常,有无偏差,而校声决定了机器最后的声音素质和音色。正应了行百里而半九十这句老话。关于校声有太多的说法争论和故事,窃以为它需要良好的音乐素养,头脑中要有正确的声音参照系,知晓各工作点、各类元件对声音的影响和作用,对前级校声更是件费劲儿的事。但它是有章可循的,没必要弄成玄学秘技。个人认为推挽机校声可按机内信号线→耦合电容及倒相栅极对地电容→电压放大级阴极旁路电容→滤波电解电容→电阻这一对声音影响由大至小的顺序进行。校声宜用一定题材范围的真实乐器和人声的录音软件进行。

 

 

 

 (待补)
图8 校声所用部分软件

 


    所计划的校声分三步,现只进行了第一步:在小范围内试验了机内信号线及耦合电容,综合听音结果和周边发烧友的建议用了宽频带通讯屏蔽线(除负反馈连线外全去除了屏蔽层)和Solen。
现在的房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三步计划在重新装修房间后再做,第一步校声后邀请了周边发烧友试听和音质评价,目前的声音只能说是将就能见人吧。

 

主观音质评价


    质感或真实感★★★★       丰满-干瘦★★★★★             控制力★★★★☆
    密度★★★                    艳丽-平淡★★★                 解析力★★★★
    柔和-尖硬★★★★         动态平衡★★★             细节★★★★★
    无偏性★★★★☆         整体平衡★★★☆            通透度★★★☆
    力度感★★★★                定位★★★☆              速度感★★★☆
    生动感★★★★                空间感★★★★             空气感★★★
    量感分布★★☆                结象★★★               明亮-灰暗★★★
    瞬态响应★★★☆

 

    以上主观音质评价是众发烧友评价的综合结果(本人未做处理),应能较客观地反映机器的声音情况。综上分析初步认为问题集中在高频上,造成量感分布不平衡,结象较差和动态平衡欠佳,而平淡则分析认为主要是音箱及喇叭线风格的原因。当然上述结果也不排除房间声学状况不好高低频段互相调制的可能。但无论如何高频应是下步改进的重点。听音过程中,中频段表现十分好,声音整体表现出较好音乐感和韵味。也非常耐听。算得上基本造对和有可能进一步改进的机器。

 

 

 


 (待补)
图9 器材合影+房间照片

 


    校声过程中,简单比较了三极和超线性接法的差异:三极的声音柔和甜美,听女声有一股醉人的魅力;而超线性生龙活虎、个性张扬,听男声和交响乐不错。


换胆


    用手头的胆,分了几种组合玩了一把。

 

 

 

 

 (待补)
图10部分胆照片

 

 

 


    本机对更换不同的胆还是挺敏感的,特别是整流胆对声音素质、音色影响相当大。因手头胆新旧不一,不好分个谁优谁劣。但普遍而言,中国胆浓郁温暖而国外胆细节丰富、音场再现能力好。


结束语


    本机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胆友的帮助和指导,Vq、EL156,FU33,EL34,We8417、Mr YUN、atat,雨夜听香、Steven…….都给了挺多支持和建议,特致深深谢意。同时感谢胆艺轩的斑竹们为我们广大胆友提供了这个好玩的地方。
    文中的缺点和错误肯定很多,敬请大伙批评指正。对下一步的校声,还望大家提出宝贵建议,祝大伙儿都玩的高兴。有朋友说电路图各点电压值看不清楚,特此说明一下:第一级12AX7:屏压140V,阴极电压:1V;第二级,倒相级12AU7:上管250V,下管:243V;B+:425V,屏流35mA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