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请放手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2011-10-23 07:15:21)
标签:

孩子成长

家庭

爸爸妈妈

心理咨询

教育

分类: 亲子教育

“孙老师,我真的错了吗,为了孩子连工作都辞了,为了孩子机会付出全部的心血,如今孩子居然休学在家,连门也不出,只要我们多说一句话,就会对我们打骂,有时还要我们留下生活费要我们离他远点------”一位妈妈在我们心理咨询室哭诉,孩子已经大二,不知道为什么开学后怎么也不去学校,说是恨这个学校,再让去学校就会酿出悲剧,就会再也见不着他,没有办法父母只好顺从孩子,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孩子会有所改变重新回到学校,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变得变本加厉,不让人开口说话,也不允许别人靠近,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曾经聪明可人人见人爱的孩子怎么变得如此冷漠。

在咨询中了解到,孩子从小就是父母掌上明珠,分外呵护孩子,孩子也着实懂事听话,在家人眼里也很乖顺,特别是学习一直在班级前茅,用妈妈的话说,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基本都会满足,从没有委屈过孩子,别人家孩子有的一定会有,只要孩子喜欢就好,孩子开心是父母最大的心愿,陪伴孩子也成为父母的心事,孩子也争气,一直到高中基本没有让父母操心,孩子平时话不是很多,很少于同学朋友交往,平时就是学习自己一个人在家玩,有时与同学闹别扭,经过爸爸妈妈的解释,也是很听话,基本很快就过去,孩子也争气,高考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可以说孩子家人都皆大欢喜,特别的妈妈发自内心的话说,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感觉很值,在送孩子去上大学,陪伴孩子打理好生活要离开时,孩子一直眼泪汪汪,要妈妈多陪几天,一直说孩子害怕,说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适应,还说想回家,不想跑这么远上学,想与爸爸妈妈在一起-------,这也是父母担心的问题,孩子一直跟着父母,从没有离开过自己,孩子的衣食住行也是父母打理,如今孩子大了,如何去适应和打理自己的生活真的是问题,妈妈也一直犹豫,为了孩子,也知道是对孩子放手,在陪伴孩子几天最终也狠心回家,希望孩子能够真正长大,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居然天天打电话诉说自己的苦衷还有宿舍同学对自己的欺负,说自己受不了,同学总是笑话自己,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异类,想妈妈过去陪,要么就不去上学,就这样反复折腾一学期,在父母来来去去的陪伴下,孩子一直闹情绪,也让父母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和自身的无奈。

如今孩子怎么也不去上学,总是呆在家里上网打游戏,更不愿意出门,爸爸妈妈愕然了,孩子究竟怎么了,开始孩子断断续续说同学如何对他,特别是在宿舍,大家都笑话自己,因为父母经常过去看自己,说自己如何长不大,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房,有时一个星期都不会换,都会攒着等妈妈去洗,与同学关系不是很好,老师又很少见面,特别是一次大学体检,说是查处孩子有乙肝异样,需要让孩子隔离,虽然最终老师解释说检查出问题,孩子没有事,但自这次折腾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连父母都难以接近读不懂孩子是怎么了。

如今孩子在家,每天都是妈妈伺候吃饭洗衣,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孩子,但孩子变得愈演愈烈,只要父母开口说什么,直接就对父母叫爸爸妈妈闭嘴,彼此就像陌生人,除了恨,除了需要用钱的时候会打理父母,其他时候根本不会让父母靠近,就像刺猬不让人靠近,也找以前的老师和同学去见孩子,但都被赶出来,有时心情好话也不说,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去理会其他。

当问起妈妈什么时候舍得对孩子放手,孩子一个人能否自己生活时,妈妈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妈妈的记忆中孩子的生活都是自己打理,就是大一生活,多是父母去帮助孩子,希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相信孩子有一天会明白父母的苦心,可如今呢,让自己看不到希望,每天只是依泪洗脸,用妈妈的话说,看到孩子这样,心中那份钻心的痛就像刀割一样在滴血,为了孩子什么法都用,只是希望孩子早日好起来,真的不愿意孩子如此沉迷下去----

咨询还在继续,就像咨询中很多孩子在说,真正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是爸爸妈妈,是他们病了,如果父母都不能在自身觉醒孩子又能够做出如何的改变呢?在与妈妈的交流中,希望妈妈能够真正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存在,孩子是无辜的,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而不是妈妈的附属,妈妈是谁,妈妈该做什么,就像很多家长在说:只要孩子开心我们就开心。当把诸多的负担和抱负加诸孩子身上,就像爸爸妈妈在说,孩子是自己的希望,为了孩子自己练工作都辞了,为了孩子连自己的生命都舍得-----这是对孩子的爱吗?爱孩子不需要理由和借口,问题是如何去爱,怎样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作为父母是否值得反思呢?

当父母能够静下心在自身看到问题,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时,相信孩子会尽快走出自己困境,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父母成为父母,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来衡量和阻碍孩子成长,在诉说孩子看不惯孩子时,回头想想父母做了什么,曾经做过什么,需要如何与孩子相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