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硕心理俱乐部
孙硕心理俱乐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27
  • 关注人气:3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被“精神分裂”的背后

(2011-09-15 08:49:00)
标签:

精神分裂

爸爸妈妈

孩子教育

心理咨询

教育

分类: 亲子教育

本来一个阳光自信开朗的孩子因为一次与同学闹意见,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家又被家长指责一通,居然再也不去学校,也不愿意与家人交流,只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上网,怎么说也不行,在无助中父母带孩子去几家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的心理医院,经过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给出的结论居然“精神分裂”倾向,还给孩子拿很多药,回家后孩子也不吃药,再也不愿意出门,说谁也不能相信,在朋友的推荐下爸爸走进我们心理咨询工作室。

因为孩子不愿意出来,在与爸爸交流后一起来到孩子的家,开始孩子有点排斥,经过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对于网络方面的话题,与孩子聊的很开心,从孩子的话中也能够读出内心的无奈和孤独,没有谁能够理解自己,他们只是一厢情愿用自己的方式说教,就是去心理咨询中心也是问一句答一句,还有做什么心理测试,孩子一直说感觉很可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稀里糊涂做的,最后说有很严重的问题,让爸爸妈妈着急上火,现在爸爸连班都不上了,说想尽办法要看好孩子的病,从孩子的话里能够明白,孩子内心要许多的苦衷和愤怒得不到宣泄和理解,爸爸妈妈每天就是问自己的成绩,只要不如意就会对自己指责,就会说自己不懂事,不能理解父母的心,问题是谁又理解孩子自己呢,孩子说,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忙自己一直跟爷爷奶奶长大,直到3岁上学才回到妈妈身边,但他们对自己很严厉,难得他们陪伴自己,爸爸上班忙没有时间见到,妈妈总是很唠叨,每天放学就会跟在自己身后看自己做作业,只要自己粗心或做不好一定会让妈妈骂个不停,虽然自己已经10岁,但一直还没有与爸爸妈妈分床,自己也不愿意这样,但总是害怕,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睡不着,就会有很多想法,一直要妈妈或爸爸陪,最终因为自己闹得不休,就又回到妈妈身边,自己也知道已经长大了,但内心的这份担心害怕让自己不敢独自一个人。

咨询中,孩子话不是很多,但每当聊起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会笑起来,可以读出孩子内心也是很单纯很可爱只是因为暂时的困惑和愤怒让自己难以疏解,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再三给予孩子说,其他问题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委屈自己,不要吝啬自己的笑,让自己开心起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什么问题可以与我联系的,我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看着孩子懂事善意的笑脸,真的不明白父母怎么会把孩子看成如此严重的病人,在与孩子交流中从始至终也没有一点给自己有异常的感觉,究竟是孩子出问题了孩子我们家长怎么了?

当与妈妈一起交流时,因为带孩子到过很多地方咨询,也拿药也不见孩子有什么起色,内心一直很压抑很纠结,害怕孩子有什么大问题,用爸爸的话说,为了孩子自己什么都愿意付出,只要孩子能够开心阳光起来,妈妈的一句话说得很让人回味,在家人都怀疑孩子有问题时,孩子一直在给妈妈说,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是你们,是你们有问题-----妈妈很无助,边流泪边诉说孩子的不是,还有自己感觉孩子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什么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别人接近,有时一个人发呆,说多了还连摔带砸搞得家里乱哄哄的,真的好担心孩子怎么了,为了孩子家里可以说兴师动众,什么法都想了,不论大小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还是农村所谓的迷信巫婆,但看到孩子一天天这样下去,真的让自己看不到希望,用爸爸妈妈的一句话说,在孩子还没有精神分裂,怕的是自己已经难以承受而成为精神病了,如何去对待孩子,让家人束手无策------

类似的案例在平时的心理咨询中也经常遇到,就像很多来访者因为情绪问题睡不着觉,感觉生活没有意思,活着很累到医院做个心理测试不是抑郁症就是焦虑症然后就会开药,如果不能对当事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不能给当事人正确的指引,就像很多父母因为毕竟是局外人,即使没有什么大病,因为医生或心理老师模糊的概念让自己胡思乱想然后给孩子贴上所谓的标签,也就是本没有什么病,最终因为自己的怀疑和顾虑成为病人,虽然类似的事情有点说不过去,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多见,把本没有影的事情说的津津乐道,最终说没有都难。

不要给孩子轻易贴上所谓的“精神分裂”标签,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担心和顾虑而着急,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特别是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当事人在自身和家人身上反思和梳理,就像当事父母当看到孩子诸多的问题背后,通过咨询在爸爸妈妈身上也是发现诸多的两人问题,因为彼此没有互动,也没有沟通理解,因为两人各自忙活最终导致相互猜疑,更多的时间是冷战,如此把情绪发在孩子身上也是必然,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出现问题也只是一个导火索,如何理解和懂得孩子,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给以慰藉和呵护需要父母用心去梳理和认识,而不是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去猜测和压制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不要因为成人的轻率给孩子定位,学会爱孩子,懂得理解孩子,给以彼此的信任和支持,让孩子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快乐和阳光才是,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的代言人,成为父母的情绪发泄桶,爱孩子也是需要智慧,在指责和抱怨孩子时,是否给自己时间静下心回头想想,自己的这份爱是孩子需要还是自己需要的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问题这让孩子尽快成长,作为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