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近高考频现考生弃考,不敢去学校现象

(2011-06-02 09:36:24)
标签:

高考

孩子

家长

心理咨询

教育

分类: 亲子教育

“孙老师你好,这几次模考让自己几近崩溃,一次考试比一次考试不理想,内心一直火烧火燎的,感觉就要崩溃,但为了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期望,还有同学的羡慕,自己在无奈中坚持着,真的不知道还能够承受多久,我想放弃这次考试,好想回家睡个安稳觉,但看着父母在自己身边照顾,还有每天老师的叮咛,让自己彷徨无助----

“孙老师,我不想参加考试了,只要走进教室就让自己感觉窒息,感觉一种压抑让自己喘不过气,看同学每天起早贪黑学习可自己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虽然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是怎么,但为了这次高考,自己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每天会轮流陪伴自己的身边,给自己提供帮助,让自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用妈妈的话说,只要能够踏实学习,能够有一个好的状态迎接高考,其他事情他们就包揽了。但他们愈是这样对自己,让自己愈感觉压抑恐惧,害怕自己如果考不好如何报答父母,自己一直就是他们眼中的自豪,也是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的谈资,自己好害怕因为自己的高考而让他们没有了面子----

    “孙老师,你看孩子是怎么了,只要到学校门口就会拉肚子,就会胃疼,就会不舒服,带孩子去过大小医院做过检查,一直没有什么结果,眼看就要高考了,孩子却不能上学,这可怎么办?---”这是一位妈妈在咨询中的焦虑和担忧----------

临近高考,在我们心理咨询工作室几乎每天都会接触高考中考学生的案例,有甚于为了逃避高考而选择放弃或是因为高考只要去学校就会肚子不舒服,头疼,还有失眠,焦虑不能正常休息,让诸多的家长感到无奈和揪心,辛苦奋斗这么多年居然在关键时候出现问题。

小丽从小一直很听话也很顺从,成绩一直在班级前茅,但在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说学不进去,头疼,不能去学校,再也不想学习,父母为了孩子,到过大小医院做过检查,都没有查出异常,但就是不能到学校,只要离开学校,只要不提学习,孩子就会感觉很舒服,没有什么压力。作为小丽的父母,为了孩子妈妈提前一月就请假在家照顾孩子,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状态迎接考试,对于孩子的营养和和饮食都做了细致的考虑,一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孩子创造良好的心态,没有想到的是,在临近高考这几天,孩子居然要放弃高考,要回家休息,不想在这样折磨自己,用孩子的一句话:不愿意再为爸爸妈妈学习了,自己真的受不了,感觉自己就要崩溃再这样下去。作为的爸爸妈妈,在咨询室中也一再说,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也一再宽慰孩子,不要在意自己的成绩,爸爸妈妈也不会勉强孩子,只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就好,但话虽然是这样说,父母也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孩子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但在说的同时自己的举止和言行无不透露出对孩子的焦虑还有对高考的担心,究竟是孩子高考还是父母要参与高考,在咨询中很多时候会不能理解父母的心,为了帮助孩子迎接高考,可以说是费尽心血,只要自己能够想到的,只要自己能够帮得上都会尽力而为,用父母的话说,只要孩子安心学习就好,自己付出些没有什么。

但在父母双重压抑和帮助下,孩子感觉窒息,怕自己考试不理想也担心自己的失误会让父母失望,特别是每天面对同学竞争学习,走进教室总是给自己压抑和无奈,好想逃离,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难以集中精神面对,唯一想做的就是离开教室,回家好好睡觉。

究竟是孩子要高考还是家长要高考,很多时候需要父母重新梳理和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本着帮助孩子,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下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过,道理谁到明白,相信孩子比我们父母懂得更多,但在如何真正面对和迎接高考该抱有怎样的心态,作为家长是否明白孩子的心思,抱有一味用自己成人的心思去衡量孩子,打着爱孩子的幌子给孩子无形的压力和苦闷,学会陪伴孩子,懂得去理解孩子,在对孩子诉说要用平常心去面对高考时,作为父母是否同样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孩子呢?

东东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家人和老师眼里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名牌大学苗子,当然父母和老师也给予很高的期望,在临近高考老师也经常给孩子开小灶,爸爸妈妈更是如临大敌,两人每天轮流在陪伴孩子,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打理,还在外面为孩子邀请往届的高考状元辅导孩子,可以说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孩子的考学不是问题,但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突然一天对爸爸妈妈说不要上学了,再也不去了,因为只要自己来到教室就会让自己紧张焦虑,特别是坐在座位上,同学翻书的声音让自己感觉压抑害怕,感觉他们都在没日没夜学习,自己就像一个坏孩子一样学不进去,虽然爸爸妈妈和老师不时会给自己辅导给自己心理减压,但只要想到就要高考,就要对自己的成绩做考核更是担心害怕,怕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怕老师同学会笑话自己,怕自己承受不了,因为自己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十足的大学苗子,但在自己真正面对和临近高考,却让自己怀疑,如果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会是怎么样,每天看爸爸妈妈为了自己的学习在操心费力,虽然他们没有说什么,但自己知道他们在告诉自己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感觉回家放弃高考是对自己最好的打算,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心安,也是给父母一个很不错的理由,不是自己考不好,而是自己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参与考试-----

类似高考的话题和孩子情况,在很多学校打出所谓的高考100天誓师大会,就接触很多高考孩子因为对高考的困惑和纠结走进我们心理咨询工作室,有对学习的烦恼也有对家长的叛逆更有对老师的异议,高三了,老师每天都会在说,父母也会在自己耳边叮咛,虽然我们老师和父母没有错,也是真的发自内心在爱孩子,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同样也给父母和老师带领无尽的自豪和荣誉,但这份对于孩子的沉甸甸的爱,该如何去理解和认同,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高考,真的值得我们家长和老师沉下心去再次懂得和人生孩子,而不只是用自己所谓的爱和付出压抑纠结孩子。

针对高考孩子在临近高考出现的种种异常,不论是孩子选择弃考还是因为学习出现生理反应不能在学校呆,还是对高考的焦虑紧张,带来所谓的失眠不能正常学习,给家长和考生有以下建议:

1,       在面临高考,作为父母和老师尽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即将高考“谈虎色变”,回头看看诸多的咨询案例,很多高考孩子出现症状诸多背后都会有一个症状异常的父母在给予支撑,就像很多父母在一味给孩子阐明,要孩子不要紧张,让自己拥有一个坦然的心态面对高考,高考成绩怎么样不是重要,重要的是心情保持好----父母在诉说这些大道理时,也同时在做着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为了督促孩子,为了帮助孩子,为了给孩子创造高考氛围,不遗余力想方设法让孩子动起来,自己请假陪伴孩子,为了孩子的饮食花费心思,还特意给孩子请家教,报辅导班----如此的一颗平常心又如此让孩子平静下来呢,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给予孩子压力制造紧张气氛?

2,       高考就是高考,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要刻意给高考付诸什么标签,什么高考是人生的第一道门槛,什么通过高考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孩子身上,不要为了高考而高考,让孩子学会享受高考,能够在高考中累计经验,而不是别人给予过多的高考附加值,拥有一颗坦然的心去面对高考,还有什么值得自己顾虑呢,回头想想,其实高考就是一次简单的考试,没有必要给高考贴上所谓的标签,那只是商家在推崇和宣扬自己,而不是为了孩子考虑。

3,       作为家长和老师在临近高考,不是因为高考而人人自危,用一颗平常心多与孩子谈谈心,多陪伴孩子,尽可能与孩子一起走出教室,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轻松的考前规划,学会放松,多一些运动和活动,当父母和老师能够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来陪伴孩子,相信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同样会很开心,问题是反观当下的父母又是何种心态在面对,真的值得反思,是谁在筹备高考,用怎样的心态去迎接高考才是最合适的,相信只有高考孩子自己最清楚,而不是所谓别人所理解的。

    孩子弃考或不想参与考试只是暂时的心态问题,作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因为一个两个孩子出现问题而纠结,试着去理解和懂得孩子,让自己在陪伴孩子参与高考中找回自信,找回自我,而不是在高考中消沉迷失,作为父母不是不能陪伴孩子,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如何陪伴孩子,怎么样与孩子沟通交流,如何把孩子自心理困境中引导出来,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大道理,在发现孩子出现高考问题时,作为高考孩子的父母值得深思和反省,是孩子在面临高考还是我们家长面临高考,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是值得家长考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