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孩子,父母学习“孟母三迁”

(2011-02-06 11:23:29)
标签:

孩子

父母

心理咨询

孟母三迁

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是父母的寄托,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为了孩子,作为父母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提供机会和平台,希望孩子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想孩子能够为父母带来荣耀和光环,能够实现自己过去未了的心愿和承诺,为了孩子,可以想象父母曾经的心痛和开心,为了孩子的成长,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父母已经搬迁多次,孩子转到哪里,父母就跟到哪里,想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孩子,也是很现实版的“孟母三迁”,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还是让父母难以开心。

孩子今年已经高二,孩子一直很乖,很听话,只要父母说什么,基本不会有什么意见,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也会尽可能满足,特别是对于学习方面,父母很少拒绝。因为爸爸曾经也是很优秀,因为家庭环境还有当时制度的问题,一直壮志未酬,也一直在努力,但也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用爸爸的话说: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以后能够给自己争口气,能够圆自己的梦。

为了孩子,父母真的也是做到了很多父母难以做到的事情,在孩子上小学就给孩子创造比同龄人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居家全迁,把孩子转到当地重点小学,孩子也争气,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父母也是很欣慰;在孩子升入初中时,为了孩子的成长,又把孩子送到当地教学很出色的学校,因为孩子想到其他学校,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很不错,学校老师和领导都到家邀请,然后全家又搬到学校附近陪孩子上学,用爸爸的话说:只要孩子愿意,父母没有做不到的,只要孩子争气,父母什么苦都可以吃,为了孩子,自己愿意付出一切。现在孩子高中了,又转到临沂一中,父母也跟随来到一中附近租房生活,用爸爸的话说,为了孩子,两人一直没有稳定的职业,回头想想,孩子也让父母省心,也很满意,因为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让父母担心,老师对孩子评价也是很好,父母也很知足,即使苦点累点,看到孩子今天这样,真的没有什么遗憾。但唯一让父母担心的是,孩子即将考大学了,父母不可能再跟随孩子去陪伴,需要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自己打理,孩子这么多年,生活方面很少自己动手,多是让父母代替,由此父母担心,如果孩子离开父母是否能够照顾好自己,能否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成为父母的心病,在担心苦闷中来到我们孙硕心理咨询工作室,希望心理老师能够给自己指引,一直感觉陪伴孩子很开心,但慢慢感觉如此下去,也让自己拥有诸多的纠结和无奈,孩子是否能够照顾好自己呢?

照顾孩子没有错,问题是如何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自理,能够自己把自己照顾好,学习成绩是一回事,如果孩子走出去连自己都难以照顾好,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在如今的家庭,类似的孩子也是很多,特别是在我们心理咨询工作室接触中,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包办诸多,用自己的爱在爱着孩子,但在真正与孩子交流时,孩子内心的苦衷和无奈和寂寞也许没有谁能够理解,就像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要孩子学习诸多辅导班和兴趣班,究竟是孩子喜欢孩子父母喜欢,相信也只有父母清楚,往往孩子学了很多,最终却是一无所获,因为没有什么是孩子喜欢的,只是父母喜欢而让孩子学习,只是父母当年因为诸多原因没有机会,现在想创造机会让孩子拥有,但学习是不能勉强的,没有可以代替可以牵强,即使可以,也是在无奈中伤害折磨彼此,在花费心机的同时也是在浪费金钱,当然也在慢慢消磨亲情,让孩子慢慢疏远和怀疑父母,父母也在无意中把孩子当成机器人和自己的工具,用自己的思维在支配和打理孩子,最终孩子不是孩子,父母不是父母,把彼此伤得遍体鳞伤还在苦闷,为什么自己付出这么多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孟母三迁”我们没有理由说对与错,重要的是当下的父母在学习和利用时是否想过自身呢,“孟母三迁”是不错,但作为孟母当时是在如何教育和引导孟子的,又有谁清楚,很多父母只是看到“孟母三迁”,在“孟母三迁”的背后孟母做了什么,如何在做,今天的父母又是如何在做,又是如何在陪伴孩子,在发现孩子诸多问题时,是否能够静下心反思呢?

我们可以学习和模仿古人,也可以照搬很多的学习方式方法,重要的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喜欢又是孩子能够接受的呢?就像当下很多人在学习技巧和理论,但在真正面对和接受时多茫然无助,道理很清楚,在自己真正面对时,却是无从下手,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这样呢,知识是学不来,如果不能运用,如果没有体验,谈何学习,也许这才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适合自己的也是孩子能够接受的才是最好的,不要总是听别人说,也不要崇拜某某专家教授如何说,问题是你自己是否真的学习了,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不要用什么名言警句来鞭策自己,而是要自己生活中转变,在学习中成长,而不要为了所谓的孩子学习而学习,如果自己都不能成长,又如何谈帮助孩子呢,在说帮助孩子的同时,是否想过,究竟是在帮助孩子还是伤害孩子?

学会放手,陪孩子一起成长,不要拿自己的经验和成人思维来教化孩子,学会欣赏和信任孩子,让自己的转变和智慧去影响孩子,只要自己发自内心动起来,我们还有什么担心呢,不要总是拿孩子作为自己的借口,在说孩子的同时,是否给自己一个时间打理自己的情绪呢,让自己拥有一个开心愉悦的心情去陪伴孩子和家人,享受其中的幸福和和谐又何乐不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