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忽视孩子的“情感饥饿”

(2009-09-27 09:31:21)
标签:

临沂

孙硕心理咨询

育儿

教育

情感交流

北京儿童医院

杂谈

  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上升明显,与一些家长经常对子女粗暴、冷漠,或者过度娇纵、保护等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如父母早亡、离婚等问题有关。北京儿童医院特需门诊专家闫春梅提醒说:那些对孩子过度溺爱、将孩子交给老人,或送到寄宿学校的家长,使孩子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不是娇惯孩子,也不是忽略和过度严格地批评孩子,而是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否则会导致孩子情感饥饿!她说,不要等孩子出现行为过激问题后,家长再反思自己或站出来攻击孩子。

  闫大夫指出,情感饥饿决非一天形成,是与家长的养护方式有关系。闫大夫说,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里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家长总是向医生抱怨,孩子们表现出依赖奶头,睡觉必须抱着一些特定的物品才能入睡的情况,否则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入睡困难,有的孩子年龄已经较大,却依旧表现出十分幼稚的行为和语气。闫大夫告诉记者,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家长平时对孩子过度娇惯、纵容,使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其年龄不相符,而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从娇惯的生活中突然走向独立,令生活出现苦难。孩子在应激状态下就会出现情感退缩,对成人和特殊物品的依赖性明显增加。此时孩子迫切需要的,不是马上让他们去锻炼自己的独立性,而是应该通过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饥渴,帮助他们度过应激状态。

  良好的情感交流不仅对孩子度过心理焦虑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孩子良好的人格心理的建立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大人的翻版,如果家长们注意关心自己孩子的情感世界,同时在孩子们最需要支持和关怀的时候,重视孩子们的情感饥渴问题,孩子就会培养出一种情感细腻、懂得关心他人、善于理解、极富同情心的人格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