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恶语诅咒你的孩子

(2009-04-17 09:52:08)
标签:

杂谈

   赵刚小的时候,爸爸因儿子的一次不听话,对儿子愤怒地诅咒:“你这个不成器的……”那个时候,赵刚并不知道坐牢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爸爸发怒了。曾经是个“问题孩子”、现在已34岁的赵刚在讲述自己童年的遭遇时,语气凝重,那句“你这个坐牢的坯子,要吃枪子的!”的话后来就一直陪伴了他十多年。每当赵刚顽皮的时候,父亲就会用这句话来教训他,每次还总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教训他、毒打他。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棍棒家教一直持续到赵刚15岁那年。当赵刚有力量与父母拳脚抗衡、他们已打不赢赵刚时,父母的家教方式又转变成了“放弃式的家教”,于是赵刚便经常听到父母诸如“我们已管不了你,我们只当没生你这个儿子”之类的话。父子成仇、母子成仇,那个时候,家已成为了一个充满仇恨的地狱。后来,赵刚便偷盗了5万元钱离家出走,并也因此换来了10年的监狱生涯。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痛苦磨砺后,赵刚现正在从事推动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方面的工作。他对所接触过的多数犯罪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90%以上的犯罪者都有一个扭曲的童年,都承受过父母过多的指责和咒骂,都挨过打。当许多人年少时就听惯了“要砍脑壳的”、“挨刀的”、“吃枪子的”或“坐牢的”等咒骂后,其心理也就形成了一种定势。咒骂已扎根于幼小心灵的深处,一旦这种咒骂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使之产生潜意识的质变。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的指责本无可厚非,但一旦指责过多,甚至到了诅咒的地步,指责就成为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棒槌。“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尊心,很有可能就会变得沮丧、颓废、萎靡不振,就会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甚至自己糟蹋自己。因此过多地指责或诅咒孩子,就如同残害他们的生命。”为了不让孩子的心中充满仇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做到亲子和谐呢?

 

  激励是家庭教育的主流,因为它能激发孩子潜在的能量,而批评与惩罚则要慎用。扭曲的家教只会滋生恶果,父母在家教方面应该走出四个误区:

 

  第一,当家长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因为家教有着许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遵从,违背了就会收获苦果。家长要科学地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只有在感受到了别人的爱时,孩子的心中才能充满阳光和愉悦,也才能爱别人。

 

  第二,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家庭空间是否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情感的培养?是否充满文化气息和对知识的尊重?家长是否做出了不断学习的榜样?这些对孩子身心的愉悦都十分重要。夫妻之间感情和睦、家庭中少“战争”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第三,父母还要摆正与孩子的关系,只有与孩子形成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关系,才能做到和谐、亲密。

 

  最后忠告:要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与成绩,多用“激励”,而不是“咒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