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看到妻子在数落8岁的儿子,让他好好学习,不要在电脑上玩游戏。妻子看到丈夫回来了,便开始责怪唠叨丈夫,不应该娇惯孩子,这样影响孩子的学习。王先生劳累一天了,听到妻子的唠叨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不高兴。因为他经常回到家里听妻子的唠叨。王先生夫妇都不是发脾气的人,于是就忍着,但是谁也看的出来,生气了。问题的关键不是当时生气,而在于第二天自己的气非但没消,反而见涨,还会持续存在。
生气了,便会产生愤怒的情绪。生谁的气呢?肯定是惹你生气的人或事情,这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你自己;也许因某件事而生气。从愤怒的渊源上,或许可以说,愤怒是为了吓唬对方,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或者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愤怒是生气后为保证自己的安全或需要而采取的一个手段。既然是手段,用过则已,不必再生气。但是,事实上,生气一直会持续到很久,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了,而是一种需要了。是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呢?
没有理由是不会生气的。只要当我们认为别人是错的时候,就会愤怒。这个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就会引起对方的愤怒,结果是互相生气,进入恶性循环。当然有时候可能双方都能理解了,知道了原委,也会放弃这个想法——生气,这个时候愤怒就没有了,代之是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不表达出来,而当愤怒的情绪就指向自己了,这个时候你自己就必须有一个力量能够抵消这个易于伤害自己的情绪力量。这个力量的性质应该是正性的。在这个正性的力量还没有战胜负性的向内的愤怒情绪的时候,生气就要持续,直到战胜负性的愤怒的情绪。
生气的人都会说“我没有错”,或者说“我错在那了?”。或许说“我是对的”。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愤怒是因为我们认为别人是错的,或者说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真的是正确的,其实也不必愤怒。我们愤怒是因为我们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很明白,我们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别人也不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多多少少也是有错误的,别人也有正确的地方。想要证明自己正确就要花一番功夫。事实上,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也是在拼命地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要说服自己,就要让自己变得更片面一点,只看到自己正确的,看不到自己错误的地方。而在潜意识里,自己又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完全正确的。所以,想彻底说服自己,就变得很困难。生气也就要继续进行下去。生气也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正确的挑战性工作及其可以预期的成就感而益加有趣,你才会坚持,直到达到目的,这个时候你就不会生气了。
建议当你生气的时候,一定要反问自己,问题在哪里,多些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生气是可以避免的。当你的愤怒情绪不能缓解时,一定要找专业的咨询师帮助,免得你受情绪的困扰,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