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活在农村且很穷困的家庭,从小也没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不知道所谓的家庭温馨究竟是怎样,太多的只能在生活中或在虚拟的影视中重温。但苦中寻乐,记住谁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富有的爸爸,就让我做富有的祖先好了。
爸爸是一个教师,一个很封建很固执的并且只要决定了很难改变的脾性。他是弟兄三,属于中间,也许很早是由于穷,爸爸一月这是50-60元,妈妈挣工分,现在想来真的很不容易。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太多的是家庭对哥哥与弟弟的关注,而对于我,总是遗忘的角落。上学时自己很笨也很傻,更不爱说话,每天就是那么呆呆学习看书,可最终却一无是处,学习成绩没上去,也没换来家庭的关照。哥哥上学是全家的希望,亲戚朋友都很照顾,哥哥也聪明,可由于本人的不争气或说是个人的个性所使,在高一就辍学,弟弟是上完初中学了电子,但也没把握好,都失去了机会。最后不得已把赌注压在他身上,因为爸爸是教师,3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工作能力,自己的孩子没有教出来真的感到很失败,但最后也是无奈而放手。
再以后是取妻生子,由于政策的改变,老师待遇慢慢有好转,也是多年的教学让爸爸固守对子女应该有个平衡,不要让孩子说个偏厚,可愈是如此愈让父母走不出这疙瘩,愈来愈演变让子女无法理解和接受。现在都已经成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孩子,虽然都不是很富有,可也是还过的去,但对于照顾孩子也就是孙子又是公平不公平,干活多少,--------如是而已,本来很舒适很轻松的生活,让父母整天活的很累,到现在落的三个子女很少回家。
这究竟是谁的错,父母真的没有错,他们在很苦的年代走过来,心中所想和所要照顾的也很周到,可毕竟是活在过去,很难接受现在,与还沟通也听不进去,连小孩有时都发火,这是怎么了?作为小的,按说应该多抽时间陪陪父母,多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可有太多的事情和困境让做小难以接近,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后的路究竟该怎样走,父母在问,孩子也在想,这是怎么了?父母付出一生可到最终竟得到如此,真的很心寒。
也许有人说只要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但真正在现实生活中,有钱的和没钱的也有太多的无奈,有钱人能够全家和和睦睦坐在一起吃顿饭也许很不容易,因为他们太多的时间是应酬和挣钱;没钱人也许只能看他们吃好享受好,但没钱人有没钱人的优势,即使是煎饼卷咸菜,也是乐在其中。虽然说有钱可以使鬼推磨,但很多时候是很难区分幸福的界限的。
家人和睦,家庭温馨,构建和谐家人关系,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包袱,把心中的困惑和烦恼说出来,多沟通交流,相互多理解和宽容,相信在不远的明天我们的家园会很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