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星,切勿走火入魔

(2007-04-02 11:39:19)
分类: 转载

 

 

    为圆独生女儿的追星梦,父母倾家荡产,父亲甚至跳海自杀。这是对一个甘肃省30岁追星女子的真实写照。

    对于自己的偶像,有着炙热的追求,会产生莫名的兴奋和喜爱,甚至会有一些举动让人惊诧不已。这是一种正常心理吗?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荀炎认为:“追星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必须有一个限度和范围。”

    许多青少年追星,是从众心理的一种需求。比如,某个明星可能是同伴间感兴趣的话题,那么追星便是建立共同语言的一种方式。此外,青少年正处在一个自我审视、自我独立的过渡期,他们需要有一个偶像来让自己模仿。模仿是人天生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一种需求。在大多数青少年群体中,由于接触娱乐界机会太多,造成的影响太深,自然而然就会模仿影视歌星等娱乐圈人物。

    对于追星限度,哪种是合理范围之内,标准尺度是多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会有一个度量衡。整体而言,追星必须有一个自知的程度,即自知力。具体讲来,就是在追星过程中,有无自我心理的冲突?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否想过向其他人寻求帮助?其次,从社会功能层面,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工作?是否影响到了自己的社会关系?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了,就能辨别自己的追星行为是否合理了。

    “不管你追的是什么,实际上是在追自己,在满足自己的一种需求。要客观地审视自己,弄清楚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你的行为是否违背法律,是否影响到你和父母、亲戚、朋友间的关系,这些标线都要客观面对,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家长,作为社会一员,对于孩子的发展我们都有一份责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孩子分享追星的心情,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