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2015-05-20 19:58:37)
标签:

文化

洛南

鞑子梁

石坡

分类: 商洛游记

               

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鞑子梁位于洛南县石坡镇李河村,距县城七十华里,海拔1000多米。散落于其上的石板房村落,是洛南原始民居中一道绝世不群的独特风景。

当我在第四期《商洛文化》封二看到刘琰珺先生介绍的《最后的石板房》时,我就萌生了去鞑子梁看看的念头。

5月17日是个周末,我们九位朋友相约,由洛南籍朋友老尹做向导,驾车出城,沿高速半小时至洛南县。为了多看看路上风景,我们没有选择近道,先顺着洛河边上的灵洛路一路向东,到柏峪寺,观赏了满山遍野耀人眼目的野刺槐花。然后翻过一道岭,来到陈河,碰上一座极似桂林象鼻山的胜景,一时激动万分,通过吊桥,下到河床观景赏石。末了,老尹找村民问过路,直奔李河村鞑子梁。

这地方岭多,有上岭,下岭,寨子岭,牯牛岭。11点多,绕到石坡南15里的李河村,找到鞑子梁。在李河村遇上一帮游客,有美女摘了眼镜叫我侯老师,一看是驴友雨花石,她是跟亲友一起来玩的,还带了小孙子。他们已经准备就绪,先行出发登山。

这里没有饭馆,随便吃了点方便食品后,按照村民指点,沿一条小道盘绕而上。仰望鞑子梁,岭不高,一派翠绿,生机盎然。想象不来他有多么荒远偏僻落后。

上鞑子梁的路比较容易走,山上多白皮松,野花点缀其间。走在美景里,走得轻松自在。

鞑子梁本名达岭村,传说在元朝时,有一蒙古小官得罪了皇上,被发配到此地,便在这野岭之上采石构屋,开荒种地,客死于此人们便此地为鞑子梁。山下陆续来到岭上,将土地重新修整,并学习这位官员就地取材,采石修筑屋舍,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石板村落。

关于鞑子梁,当地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元末明初,有一部分元兵残部行至洛南,因无心恋战,在这个空旷无人的山梁就地取材,用满山遍地的石板建成简单的房舍,开辟荒山,繁衍生息。当地人就将这些元军居住的地方称为“鞑子梁”。

走进鞑子梁,犹如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村道、房子、猪圈、鸡舍都是用石板砌成。有的房子直接用石板砌成,有的在外面涂了一层泥巴,经过岁月的洗刷,泥层脱落。还有根据不同形状的石头雕琢出来的石槽、石碾子,石板铺设的打麦场,石板砌起的梯田等等。随处可见废弃的石槽、石碾、石磨子。

鞑子梁分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等四个院落群。据统计,这里的石板房共有56座158间,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经省市专家学者考证,其数量庞大的石板房为全省唯一,全国少有。这里也被誉为“洛南原始民居的活化石”。

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子的石板房都住着人,有二十来户,近百口人,当时村上在这里还办有小学。近年来,由于山梁上生活不便,加上严重缺水,大家陆续搬到了山脚下的李河村,只留下三户人家,还在这里坚守着。

我们来到一处山梁,有三五户人家。据说这就是刘家大院。各家门上都落了大锁,墙壁上挂着各种农具。他们大概迁到山下了,农忙的时候还会上山收种庄稼。

我们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到了另一村落,见到留守的一对老人,还有个玩弹弓的七八岁小孩,小子很聪明,用弹弓瞄准啤酒瓶练习打靶。听小孩的奶奶说,那弹弓还是小孙子从一位游客那里要来的。我看那弹弓,很时髦的,是户外店专卖的那种。在这样一个无任何娱乐的地方,小孩子没个爱好怎么行呢!这一把弹弓,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在这里我们还遇到市电视台拍专题片的小伙,他告诉我们,从房后梁往前走,可以找到拍照的好景。我们上梁后遇到一老者,神情沮丧。一问原来是种的洋芋刚出苗,就被野猪拱了老人一脸无奈。再看看那潭死水,据说就是人畜饮用水,我寻找到人们搬迁到山下的原因了。

走到张家大院,有户人家门开着,我们喊了两声,也无人应。还有一户门前晾晒着衣服,门却挂了铁锁,石板砌成的羊舍里有几头羊。

当地至今还流传这样一首民谣:“鞑子梁,石板房,石板底子石板梁,石板柱子石板墙,石板垒墙墙不倒,情人跳墙狗不咬……”

有一家的石板院墙上长满了仙人掌,想象开花时节应该是很漂亮的吧!如今,这里的石板房大多已废弃,也许多年之后,这个古老的村寨将不复存在。

随着人烟渐少,大部分的石板房年久失修,有的已破败不堪,损毁严重。听说市政府已经重视到了这里富含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2014年12月份,商洛市政协在洛南县举办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专题协商会议,计划合理开发并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使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走出洛南,走向世界。

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古朴、苍凉、宁静、壮美”的文化特色,对于研究洛南县民居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洛南县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资源。

站在鞑子梁往下看,河道沿岸村村寨寨,白墙红瓦,一片繁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从这古典苍凉里走出,回到李河村,好像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从石坡,经石门,过县城,画了一个圆,圆满地完成了实地察看鞑子梁的梦想。下午六点回到州城,迎接新一周的工作。

                               2015、05、17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驴行商洛(108)洛南鞑子梁,最后的石板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