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商洛(86) 赏石卧虎岭

标签:
神仙奇石梁搬时见路并 |
分类: 商洛游记 |
卧虎岭位于商州区城东10公里的看山寺村,距沙河子镇约三公里。卧虎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岭,岭上多奇石,其中一块巨石形似猛虎,人们便称此岭为卧虎岭。
连日阴雨,周六雨一住,几个驴友一合计,就乘坐2路车去登卧虎岭。在看山寺路口下车,徒步进沟约行6公里,开始过河向东登山。
雨后的石板路并不怎么湿滑。经过一番攀登,上到卧虎岭,个个发出惊叹:是谁把秦岭梁搬到了商州?是谁将草链岭移到眼前?这简直就是身边的太白山!它比跑马梁还要美!啥时见过商州还有这么好的山!站在卧虎岭的顶颠上,映入眼帘的是数公里的奇石群。这些经过风雨沧桑的奇石成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些石头形态万千。立于岭头,可见丹水悠悠,远眺商州城区若隐若现,宛若海市蜃楼。
雨后奇石,显得格外白亮耀目。队友们发挥着各自的想象,每发现一块石头轮廓与生活中某一实体对接上,就呼叫朋友们一起来观赏。除了狮虎熊豹,猪马牛羊,还有人体器官,让人产生许多奇异的联想。
奇石,石群,石林的规模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了奔波的劳累,丢掉了都市里的繁忙。看到这些镶嵌在山巅里的石头,犹如个个含金的石囊。
起伏的山梁,从西向东,逐渐拔高。走到岭的东头,有庙,曰祖师庙。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卧虎岭还没有祖师庙。岭上也就住了二十来户人家。在离山寨大约3里路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块巨石,巨石状如卧状的老虎,因此人们便把这座小山叫做卧虎岭。更奇怪的是,每到夜晚,附近的人们总能听到山上时不时传来好像老虎发出的“虎吃虎吃”的叫声。这一年,寨子上来了一位打铁的老人。老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大家都不知道。大家只见老人住下了,打铁的手艺很好,锹、锄、犁、耙,经他打出来的农具,用起来样样顺手。打铁的老人为人和气,对人慈善,邻里间有求他帮忙的,他绝不推辞,因此大家和他的关系极好,也都很尊重他。
老人在寨子上打铁打了许多年,原先还在地下跑着玩的小孩子长大了,一些人也慢慢老了,但是却看不到打铁老人有衰老的样子,大家依然叫他老爷爷。这一年,老人收了一个徒弟,徒弟很年青,也就刚刚二十岁。有一天,打铁老人把徒弟叫到面前,说:“我很快就要走了,打铁是门为大家出力的手艺,你一定要好好学,不要把手艺丢了。”老人还说,这个寨子也是个好地方,你也不要走了,就在这个地方住下去,靠两只手劳动,也就不愁吃穿。
过了一阵子,寨子上的人觉得有几天没有见到打铁的老人了,就问他的徒弟说:你师父呢,怎么这几天没见到他了?老人的徒弟说,师父走了,还把临走前对他说的话给大家学了一遍。大家觉得很奇怪,老人怎么会突然走了呢?再问小徒弟,小徒弟也说不清,只是说听师父讲过他姓李,是到这个山里来找虎的。
打铁老人走了之后,附近的乡民们每晚再也听不到山上有虎“虎吃虎吃”的叫声了,人们都说,这是打铁老人把他的虎带走了。再后来,又有人传说,打铁老人就是铁匠祖师李老君,李老君找到了他的虎,自然也就走了。为了证实这个传说,乡民们便到山上看,找痕迹,果真还在岭上找到了一趟虎蹄印。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李老君,就在岭颠建了一座庙堂,便起名叫祖师庙。而且在此以后,祖师庙附近的山地,果然应验了李老君的话,天再旱,这里不缺水,总有山水灌田,下再大的雨,这里也不会淹,洪水总能顺着小溪排出,这里是一片水旱不受灾,汗涝保丰收的风水宝地。
下得山来,听到许多有关卧虎岭的传说:
藏龙潭
201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