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阶段中“长上影线”的意义

标签:
股票 |
分类: 学习 |
上升阶段中“长上影线”的意义 (2011-08-17 15:06:15)
正文: 2. 上升阶段之一
(1)
这必须从“长上影线”的形成谈起,“长上影线”的形成按照多空博弈的角度来剖析,就是多方一度发力向上猛烈攻击,在攻击过程中取得了绝对优势,当多方正以为赢定之时,空方抵御住攻击后展开回击,最终空方收复了大部分失地或者是趁势夺取了多方的领地,“上影线”就这样形成了。空方收复的失地大小或者趁势夺取多方领地的大小,影响并决定“上影线”的状况到底是小阳中阳或小阴中大阴,更或者是十字星的状态。
不管如何,“长上影线”的形成,至少说明多方曾经大幅攻击过,只是结果没守住而已,而曾经大幅攻击过,也就意味着多方的能量一度是相当凶悍的。
试想一下,从相当凶悍的攻击能量到完全消耗,仅仅一次战斗就要达到这样的转化,除非是在极度疯狂的单日反转过程之中,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多都会是有个过程,也就是说这攻击能量不会一次宣泄完毕,应还有保留,还有能量,在上升阶段中,这更多的也是多头以退为进的策略,毕竟很多时候,攻击空头需要试探其虚实,试探完毕后制造假象,再次发起攻击之时才能起到将其歼灭的效果。
所以,在上升阶段,一旦出现长上影线的K线,往往就是机会即将再次来临的征兆。只不过这机会来临的时间有短有长,短则第二天就发起攻击,长则需要十个交易日的休整,但不管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以站上上影线最高点为目标。
如何判断长上影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
正文:2、上升阶段之二
2)上升阶段中,如何判断“长上影线的K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
在上升阶段,一旦出现长上影线的K线,什么状态下意味着是“短”的发起攻击时机?什么状态下意味着是“长”的发起攻击时机呢?这无疑对操盘具有极大的实战价值!
必须看两大环节:
一是: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
我们都知道,股价的波动更多是要依靠势来推动,为何大的上升通道中股价整体就是震荡盘升的状态?这是因为大的上升通道带来的“势”就是上涨。那么,股价的波动也就会更多呈现震荡盘升的状态。
大趋势一旦形成,波动更多的就是跟随大趋势而行。所以,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也就是其势头,超短期的大趋势,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很关键。
在这里,我们很清楚,出现长上影线之前无非是攻击形态或者是整理形态。攻击形态意味着势头强劲,这将极大有利于长上影K线短期再次发起攻击。
所以,当我们看到在持续上攻过程中出现长上影的K线,其实,这更多就是告诉我们,短期该品种完全有望再发起一波更凶悍的攻击。道理很简单,就是其“势”已经形成,能量较为充足。
相反,如果在长上影K线前是整理形态(包括弱势攻击形态),那么,一旦出现长上影线,就要小心短期市场可能延续整理的可能。
毕竟“上影线”之前的势头并不凶悍,能量并不是非常充足,虽然有向上的欲望,但可能需要进一步积蓄能量才能继续向上拓展空间。此时,可以密切关注其动向,但不必过于着急切入进去,一旦发现有向上强势攻击并有突破长上影线最高点的态势之时,再采取跟进策略也不迟。
二是:长上影K线本身的状况。
如果说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是外在重要因素的话,那么,长上影K线本身则是内在的重要因素。
长上影K线,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应该很清楚,一共有五种情况,在独立情况下,解读为:
①
②
③
④
⑤
这五种情况,如果按照包含多头能量的强弱来排列的话,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①“带长上影的中阳线”。②“带长上影的小阳线”。③“带长上影的十字星”。④“带长上影的小阴线”。⑤“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
这里包含的多头能量当然仅仅是指这一条带长上影的K线,虽然只是那么一条,但其蕴涵的多头能量大小,却能在很大程度影响到短期多头的战斗欲望。
道理很简单,就好像打仗一样,进攻过后,最终胜利与否或者胜利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士兵短期的士气,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是这一条带长上影的K线,能量达到“带长上影的中阳线”,短期而言,是否更容易再次发起一波攻击,这也是乘胜追击的策略,因此,在实际操盘过程中,当出现这种能量较为充足的K线,对短期持续进攻是有利的。当然,如果是单日反转这就另当别论,但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情况是有利于短期持续进攻的。
相反,如果这条带长上影的K线,能量是“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的话,那很显然,就这单日而言,进攻无疑是彻底失败的,军心也是受到严重打击的,除非是采取刻意的诱敌深入的策略,要不接下来将必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否则军心是很难一下子就再次提升上来,发起短期进攻的。所以,当单日能量越弱甚至逆转越厉害,往往也就意味着中期才能再次发起攻击的信号,接下来更多可能是处于震荡整理消化并积蓄能量的过程。
上面两大环节是判断“长上影线的K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的关键,不过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两大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抗衡的,只有两大环节的方向都较为一致的时候,短期机会概率才是最大的,否则更多的都可能是中期机会。
总的来说:
(1)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攻击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大逆转(即比较大负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短期机会。
(2)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整理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充足(即比较大的正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中期机会。
(3)在上升阶段中,“带长下影线”的三点注意。
在上升阶段中,我们来谈谈“带长下影线”的意义。“带长下影线”具有向下的牵引力,这点毫无疑问,但这力量究竟有多大,就要具体结合其实体的状况了,看是阳线、阴线还是十字星。而这具体的影响能有几何?是短期震荡还是需要震荡消化一段时间呢?怎么去把握?要注意什么?(见图3-11)
第一,“带长下影线”一旦出现,短期进入震荡整理概率大。在上升阶段中,虽然大的方向是向上,但“带长下影线”的K线一旦出现,其实就意味着多方开始犹豫,空方开始攻击,市场阶段性至少会进入一个短期震荡整理的过程。道理不复杂,就如一个人刚摔下来,要想再爬起来,是需要点时间的,马上就爬起来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付出相当的能量。
第二,密切留意“长下影线”最低点的支撑力度。“带长下影线”的K线一旦出现,震荡整理格局展开后,要密切留意“长下影线”的最低点,看其是否能够支撑住。能够很好支撑住,那接下来将很快恢复元气,继续向上。如果支撑不住,那就将难免延长震荡整理的时间。不管是否能够支撑住,有一点是必须清楚的,那就是别急着去把握低点,不妨多看看,耐心等待其真正恢复元气,等其有再次向上欲望之时再跟进也不迟。毕竟,“带长下影线”短期更多的是震荡风险,需要加以防范。
第三,观察成交量是否有效放大。一旦进入“长下影线”带来的震荡整理状态,除了关注K线本身外,成交量也是一个关注指标。成交量多少能够反映出市场多空双方博弈的激烈程度,当“长下影线”对应的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的时候,这往往是个积极信号,说明承接盘比较积极,往往能起到大大缩短震荡整理时间的效果。因此,一旦发现成交量明显放大,不妨留意接下来的实际动作,如果市场出现较为积极的动作,则不妨跟随之。但是,切记,别太急,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刚摔下来要马上站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成交量放大很明显也是如此,毕竟“长下影线”的出现就是军心动摇的具体体现,成交量放大只能说明多方有机会快速结束震荡整理而已,并不意味着马上会结束。
总的来说,在上升阶段中,“带长下影线”的出现,意味着短期进入震荡整理的概率很大,此时要关注“长下影线”的最低点的支撑力度,以及成交量的对比状况,这些都对其接下来能否很快再次进入上升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于实体本身是阳线、阴线或十字星,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反倒可以采取忽略的态度。
理解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两大抗衡因素 (2011-08-17 15:39:09)
分类: K线系列 |
3.下跌阶段(图3-12至图3-16)
(1)理解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两大抗衡因素。(见图3-12至图3-16)
“长下影线”本身具有向下的牵引力,而且还处于大的下跌阶段,空上加空,无疑更具威力。因此,“长下影线”在下跌阶段中,往往起到预示未来加速下跌的效果。
当然,事实上远没那么简单,只是这里,大家首先要明白的是,“下跌阶段”结合“长下影线”接下来不下跌是很难的。
具体在波动过程中,有两大抗衡因素值得重点留意:
①实体本身。
“长下影线”本身意味着空头已经发起攻击,只是没有取得全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不过,这退的幅度对接下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退太多变成多头的胜利,那显然会大大打击空头接下来再次攻击的士气与能量,所以,只有比较合理的“退”才是最理想的。退的幅度大小,其实就构成“实体”最终形成的状态了。按照退的幅度大小排序,实体分为“中大阳”、“小阳”、“十字星”、“小阴”和“中阴”。
十字星其实就是一个分水岭,此处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大阳与小阳”实体带来多头占据优势的信号,是很不利于空头短期的再次攻击的,因此,当处于这种退的幅度较大的状况,往往都需要震荡整理一番,让多方能量宣泄完毕,空头最终才能更好地发起攻击取得胜利。只有“小阴”与“中阴”实体出现后,对后方而言才是最有利的,此时的空方只要市场其他因素配合,完全可以在短期之内继续向下拓展空间。具体操盘中,此时是万不可贸然去抢反弹的,如果有筹码则务必认错并采取及时退出观望的策略。
②成交量。
“长下影线”的出现结合其“实体”,是有望缓和震荡整理一番,还是要加速向下拓展空间,一切看“实体”的具体状况。除了“实体”具体状况这一重要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成交量了。这里的“实体”其实就是一种“形态”,只不过这是“点”的“形态”而已,在“形态”一书中,其实就反复强调了:“形态第一,成交量第二”,这里也是一样适用的。
成交量在下跌过程中,在“长下影线”结合“实体”处于多头反攻的状态下,如果其成交量越大,那么,“长下影线”结合“实体”所代表的信号往往就越强,此时,进入缓和的力度往往会变强,如果成交量能够持续异常放大,最终是不排除出现逆转状态的,但这样的状况很少,更多的仅仅是延缓下跌的速度与时间而已。如果成交量越小,则表明组合带来的反攻能量越弱,此时,缓和的力度就会大大减弱了。
在“长下影线”结合“实体”处于空头占优势的状态下,虽然能起到加强空头信号的作用,但市场更多会从承接力角度去看待此时的成交量放大。换句话说,此时虽然加强了中期下跌的能量,但就短期而言,市场看重的更多是承接力,也就是跟上面类似,同样有望进入缓和状态。
所以,综合起来的话,在下跌状态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只要成交量有效放大,不管“长下影线”与“实体”处于什么状态,最终的结果都更多的是缓和概率大。
当然,不管“实体”与“成交量”如何,我们需要切记的是:“形态第一,成交量第二”原则。此外,在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最低点往往都不会是最低点,市场最终必然会将其冲破。
从五个要点去理解下跌阶段中的“长上影线”
3.下跌阶段
(2)从五个要点去理解下跌阶段中的“长上影线”。
在下跌阶段中,如何去理解“长上影线”呢?
①更多是强弩之末的味道。
“长上影线”跟在上升阶段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虽然都是多方进攻退守后带来的结果,但这里的进攻退守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由于大的方向是处于下跌状态,这里的“长上影线”带来的进攻意义更多的是具有强弩之末的味道。
②“长上影线”并不多见。
下跌过程中,反弹虽然随时可见,但带“长上影线”的反弹却并不多见。道理也不复杂,毕竟下跌过程中,对于多方而言,要不就是积极进攻夺取部分失地壮大声势,要不就是空方直接打压不给予多方太多展示的机会,因此,“长上影线”就显得并不常见了。
③“长上影线”的最高点难以突破。
“长上影线”的出现往往就是构成高点的时候,其“长上影线”的最高点一般很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突破,成为下跌途中明显突兀的高点。道理很简单,在下跌阶段中,大的趋势是向下,对于多方而言,如果没有太大的能量是很难改变这个格局的,而作为具有强弩之末含义的“长上影线”,一旦出现此K线后,试问还能有什么做多能量去突破这“长上影线”的最高点,出现之后更多的都将成为空方发挥的时间。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其能够突破这最高点,那么,就要警惕此下跌阶段有开始进入转折期的可能,或是进入一个大反弹格局的可能。
④“实体”与“成交量”遵循原则跟“长下影线”类似。
“长上影线”的“实体”以及其对应的“成交量”,遵循原则跟在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遵循的原则相似。“实体”如果出现“小阳”与“大阳”的话,将更有利于接下来进入阶段性缓和的状态;如果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也将更有利于接下来进入阶段性缓和的状态。本质都差不多,“实体”是否有利于多方,成交量是否明显出现放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其接下来的波动缩减跌幅趋于缓和。当然,最终的结果也还是一样,那就是继续向下探底。只有等缓和变成积极,上影线最高点被突破等因素出现时,转折才有可能发生。
⑤“长上影线”预示反弹结束延续下跌。
“长上影线”一旦出现,往往就意味着阶段性反弹能量的衰竭,此时,结合其“实体”以及“成交量”状况,可以大致判断出其接下来是否会有缓和波动,不管是否具有缓和波动,总的趋势则难以避免下跌,毕竟这是在大的下跌阶段。因此,我们要清楚的是,在下跌阶段,一旦出现“长上影线”,其代表的含义往往就是“反弹结束延续下跌”。此时,有人可能说这跟经典的“长上影线”的含义类似。是的,确实如此,但这仅仅是在下跌阶段才具有这样的意义,而且其比较少见,总的来说,这不能代表全部,所以经典的含义是非常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透过上面五点去理解下跌阶段中的“长上影线”,我们以后面对市场的时候,就不至于过于混乱,无所适从。切记,“长上影线”在不同环境下可以有不同理解,上升阶段与下跌阶段各有各的精彩,只是,“长上影线”在下跌阶段更为少见罢了。
最后国平点睛:下跌阶段长上影线的五大要点已一一呈现,今后你是否在面对下跌过程中出现的长上影线多了一份对市场的感觉呢?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升华的效果。
“长上下影线”在超短线过程中同样适用 (2011-08-17 16:00:24)
4.超短线(见图3-17至图3-19)
系统的价值:“长上下影线”在超短线过程中同样适用。(见图3-17至图3-19)
透过日线或者周线的具体品种的研究,我们理解了“长上下影线”在不同阶段的意义,明白了其实战的操作策略。
其实这对更短或更长周期也一样有意义。更长周期的K线图跟周线类似,研究的价值跟周线类似,这里就不再阐述了;更短周期的K线图则具有跟日线与周线完全不一样的价值。我们放到盘中去运用这“长上下影线”带来的机会与风险,比如就放到五分钟为周期的K线图上。
目前国内一天交易时间是4个小时,一天就有48个5分钟,在五分钟图上就形成了48根K线组成的波动图,48根K线若放到日线上周线上,其跨度已经不小,完全可以构成一个大的起落。因此,在5分钟周期的波动图中,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大的起落,这等于就是浓缩版的世界。
虽然是浓缩,波动也更容易受到“操纵”,但在一些较大盘的品种身上,如宝钢股份等,其依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另外,就算是放在小盘身上,由于“操纵”不可能达到无时无刻的地步,但很多时候,其5分钟周期的波动图也依然是具有相当的价值。
“长上下影线”在不同环境下的运用方法,一旦放到超短线上来,我们就会发现,其价值有时候简直是不可估量。尤其是在做一些可以“T+0”的交易品种身上,如权证品种等。
在具体超短线运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好“长上下影线”的运用后,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去面对一些波动了,毕竟那些波动背后的含义,其实我们一早就已经研究探讨过了,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价值:不论放在哪里,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温故知新
(2)对单日K线别太较真。十种正确的带“长上下影”的K线可以解读为:
①带长上影的小阳线。(多方试探性上攻但被空方反扑收获有限,最终仅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
②带长上影的中阳线。(多方试探性上攻,虽然被空方反扑较为厉害,但多方整体依然取得一定优势获得最后胜利)
③带长上影的小阴线。(多方试探上攻,但被空方反扑较为厉害,多方无功而返,最终空方反而以微弱优势取得了最后胜利)
④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多放试探上攻,但被空方猛烈反扑,多方最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节节败退,最终空方以占据明显或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⑤带长上影的十字星。(虽然多空双方最终打成平手,但多方在这过程中上探的空间较大)
⑥带长下影的小阴线。(空方试探性出击,但多方反攻收获有限,最终仅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
⑦带长下影的中阴线。(空方试探性出击,虽然被多方反攻较为凶悍,但空方整体依然取得一定优势取得最后胜利)
⑧带长下影的小阳线。(空方试探性出击,受到多方积极反攻,空方无功而返,最终多方以微弱优势取得了最后胜利)
⑨带长下影的中大阳线。(空方试探性出击,受到多方猛烈反攻,空方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节节败退,最终多方以占据明显或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⑩带长下影的十字星。(虽然多空双方最终打成平手,但空方在这过程中下杀的空间较大)
(3)两大环境中:上升阶段与下跌阶段,10种K线要懂得区别对待。
只要具备长上影线这个条件,其对未来都具有比较大的向上牵引力,只不过在上涨阶段中表现更为激烈突出罢了,下跌阶段中则演变成下跌浪中的反弹而已。
只要具备长下影线这个条件,其对未来都具有比较大的向下牵引力,只不过在下跌阶段中表现更为激烈突出罢了,上涨阶段中则演变成上升浪中的调整而已。
(4)上升阶段中,如何判断“长上影线的K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必须看两大环节:第一,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第二,长上影K线本身的状况。这两大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抗衡的,只有两大环节的方向都较为一致的时候,短期机会概率才是最大的,否则更多的都可能是中期机会。
总的来说:
①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攻击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大逆转(即比较大的负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短期机会。
②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整理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充足(即比较大的正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中期机会。
(5)在上升阶段中,“带长下影线”的三点注意:第一,“带长下影线”一旦出现,短期进入震荡整理概率大。第二,密切留意“长下影线”最低点的支撑力度。第三,观察成交量是否有效放大。
(6)理解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两大抗衡因素:
第一,实体本身。第二,成交量。
在下跌状态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只要成交量有效放大,不管“长下影线”与“实体”处于什么状态,最终的结果都更多的是缓和概率大。
当然,不管“实体”与“成交量”如何,在这里,我们需要切记的是:“形态第一,成交量第二”原则;以及在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最低点往往都不会是最低点,市场最终必然会将其冲破。
(7)五个要点去理解下跌阶段中的“长上影线”:
①更多是强弩之末的味道。
②“长上影线”并不多见。
③“长上影线”的最高点难以突破。
④“实体”与“成交量”遵循原则跟“长下影线”类似。
⑤“长上影线”预示反弹结束延续下跌。
(8)系统的价值:“长上下影线”在超短线过程中同样适用。在具体超短线运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好“长上下影线”的运用后,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去面对一些波动了,毕竟那些波动背后的含义,其实我们一早就已经研究探讨过了,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价值:不论放在哪里,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9)“长上影线”或“长下影线”,在不同的环境下:“上涨阶段”或“下跌阶段”各有各精彩,各有各特色,做股票如果要做好,其实就是要把这些细节把握好。在K线中,虽然这两种形态仅仅是其中两种而已,但透过这两种形态,我们已经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要抓住主要矛盾,“长上影线”与“长下影线”在我看来,其实就是K线众多形态的主要矛盾了。如果再结合“形态”一书的内容进行综合,那就更完美了,学习就是要学会综合。
四、课后练习
(2)在上升阶段中,如何判断“长上影线”K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
(3)在上升阶段中,“长下影线”要注意什么?
(4)在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如何去理解?
(5)在下跌阶段中,“长上影线”又如何去看?
(6)“长上影线”与“长下影线”在超短线上如何去运用体现?
(7)在上升阶段中,运用上面所学试着找出5只个股具有机会的状况。
(8)在下跌阶段中,运用上面所学试着找出5只个股具有风险的状况。
(9)在权证或期货当日超短周期波动图中,感受上面所学,并试着检验之。
(10)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如果有比较大的感悟或收获的话,请写不少于1000字的学后感。
摘自吴国平博客
(源自:小乔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