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2014-08-14 16:48:41)
标签:

高尔夫

杂谈

分类: 高球随笔
应好友之邀,专门抽空跑了一趟昆明天湖岛,为2014 Titleist西部青少年高尔夫球巡回赛做裁判长,和一帮特别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几天。
 
去年在北海第一次做青少年赛事,“孩子王”经历的各种情景还历历在目,特别新鲜。这次又见到了好几位曾在北海参赛的小朋友,一把抱起来好亲热!
 
和其他的业余赛事比起来,给这些孩子们做比赛另有一番味道。既要尽可能保证让孩子们在规范的环境下竞技,更要充分考虑孩子们固有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太严厉或太温和了可能都会有问题,得高度警觉,随时注意孩子们在场上的各种动静。
 
开赛前,道长特意请球会在每位裁判人员的车上都准备了一袋点心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以备一时之需——后来果然派上了大用场,成了必要时用来奖励或安慰孩子的灵丹妙药,哈哈!
 
做这次比赛有几点感慨。
 
第一,只要措施到位、事先沟通好,家长们是完全能够配合的。
做过青少年比赛的一谈到家长问题都会表示头疼。譬如,孩子本身可能没什么,家长却在场上掐架甚至大打出手的故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发生;还有为规则、秩序等问题直接找到裁判或组委会理论不休,一不留神就可能弄得大家都很难下台。
这次比赛球会做得很干脆:只给家长们明确划定了很少的几个观赛区域,其他地方一律禁止家长进入,更不得陪同孩子下场;组委会也专门事先制定并公布了相关条约,参赛选手的家长都必须在签到时签字认可,如有违反,最严厉的处罚是直接请家长带孩子走人。
从实际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家长都能很自觉遵守规定,偶尔有个别家长一时马虎进入球场非观赛范围的,一经提醒也会马上很配合地随工作人员回去会所。
两天比赛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因家长原因引起的不愉快,尤其是裁判人员没有遇到任何来自家长们的额外麻烦。
 
第二,孩子们参加比赛更多的应是体验和享受高尔夫运动本身的乐趣,学习和实践高尔夫精神。
一方面,既然是“比赛”,成绩自是很重要;另一方面,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来看,能有机会和有条件从小就接触到高尔夫这一阳光、绅士的运动,更重要的并不是某一场球、某一次比赛的成绩或名次。
道长最喜欢看到的是孩子们在场上愉悦参与的表现。
一位家长和道长聊天:这孩子其实其他的都不错,就是特别恼火他不专注,打着打着就不认真了!
俺很认真的反问:即便是我们成年人打球,谁又能保证每一洞、每一杆都做到专注?
对孩子可不能这么苛刻啊!
说两个小插曲。
巡场时见到一位十多岁的B组男孩板着脸哭,问怎么回事?球童告诉我:他今天打得不好,一路上都在发脾气,哭脸。俺见到的时候,这孩子刚好连续两次开球下水,只见他把球杆狠狠往地上一摔,顿脚大嚎,猛喊“我不打了”!然后捡起一根长长的树枝,一路往前冲一路朝着路边的树丛乱劈乱砸。
俺一开始是哄劝,好言好语说了一箩筐,但明显一点都不管用,孩子根本不理我的茬,还是边冲边发飙;俺寻思着这样也不是个事,念头一转,决定换个方式,便追过去故意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架势,狠狠瞪着他,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这一招还真管用,孩子猛然被我这么一吓,再不敢撒野了,恨恨地站在那不敢乱动。
俺竭力忍住笑,悄悄示意球童:我先走开,你赶紧再哄他一下!
等我开车离开后回头再看,孩子已经被球童带上球车,安静了。
另一个小插曲:一位六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特设梯台忙乎半天好不容易把球梯插稳、把球架好,忽然把手里的小球杆往旁边一扔,抬起头看着我,奶声奶气地说:叔叔叔叔你看,这里有蘑菇!
道长乐得不行:好好好!那小朋友先把蘑菇采好了再打球好咩?
小女孩也高兴了,一屁股蹲到地上,在球梯周边一阵扒拉,果然露出一片拇指大小的白色蘑菇芽,小心翼翼采下来,装到衣服上的小兜兜里,这才又去捡起球杆打球。
 
第三,对待孩子打球的态度和方法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场上表现,更是涉及到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引导。
道长说不清这些参赛孩子中将来有几个会成为职业球员,也不知道家长们有多少是抱着要孩子成为职业球员的愿望而让孩子打球的。
不管是将来奔职业或仅仅作为一项运动爱好,个人认为对孩子的球技要求远不如性格陶冶或素质训练、人格熏陶来得重要。孩子们在场上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种种,都有可能对其今后一生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人的本性都需要鼓励和肯定,更不用说孩子。“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如果方法不合适,效果就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位孩子眼泪汪汪特委屈地向道长诉苦:叔叔,上次在珠海(其实是北海),我打不过那个三杆洞,你总是鼓励我,可我爸爸就总是骂我,还猛敲我的头,打我!
亲眼见到一家长指着孩子恶声威胁:不好好打看我回去不打断你的腿!
气得道长在一边忍不住直接借口:你这是想干啥呀?!不怕把孩子给骂傻了?!
俺观察了很久,凡是不用担心家长“盯梢”的孩子,在场上的表现一般都会很阳光,球也会打得比较正常。
一位男孩只要一遇到我,就会先朝周围探头探脑观察一番,紧张兮兮地问:叔叔,我爸没有来看我吧?
俺也总是拍拍他小脑袋开玩笑:放心,你爸已经被叔叔DQ啦,再不会来的啦!
 
孩子们其实基本都是一张白纸,画啥是啥。
做这种比赛,裁判们在场上更多的还是如何主动引导和细心指导孩子们在一种健康的氛围下体验高尔夫运动的乐趣和挑战,尤其是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
俺巡场时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给孩子们现场示范:如何不影响他人,如何按秩序击球,如何正确地抛球,如何及时寻求裁判人员的帮助等等。

      最后一天是分组唱名出发,比赛快结束时,俺专门守在最后一洞的果岭边,手把手教孩子们在完成比赛后如何互相脱帽握手致意、感谢球童哥哥姐姐的服务等。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稚气又认真的表情、动作,道长心里甜蜜蜜的。

 
发点照片吧。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在练习果岭上,家长们比孩子还投入。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这个练习很有范。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等待开球仪式,明显是还没睡醒。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把这么些大大小小的孩子拢起来可不容易!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玩这种花样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有那么点小明星派头!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急什么,还没玩够呢!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相当可爱!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十八洞果岭后的观赛区域,看家长们的神情,多关注!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等在这给孩子补充给养,心疼啊!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各种搞怪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小球手们都是自己耙沙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修补打起来的草皮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用来对付孩子们的东东,哈哈!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刚被奖励了一次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沙坑救球,像模像样!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小不点要击球啦!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很好奇,看看是啥东东?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为了配合孩子们的比赛气氛,道长这回特意弄了一身很“Q”的装扮,不少孩子在场上一看到我就尖声尖气地喊:裁判长明星!不过,俺还是先和未来的明显合个影吧,哈哈!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和孩子们在一起最是愉快!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有点样儿吧?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也许若干年后这个情形会发生在奥古斯塔的最后一洞果岭?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奖杯和奖品也都是孩子们特色的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眼泪还没干,哈哈!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把球杆当玩具?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终于阴转晴了!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这才是孩子们的天性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小一点的孩子就是要调皮些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这个球给整进去了,厉害!还是鹰爪式握杆喔!

又做了一回孩子王:Titleist西部青少年巡回赛
    泪水倒也没有白流,拿到了冠军奖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