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风尘白话 |
刚在西安结束的奔驰车主赛上,因第一名交出67杆,赛事成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再一次受到舆论质疑。
客观地说,正如球友们常讲的一句话:球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所以,个人观点认为,不能仅因为人家打了67杆就一定说有问题。
另一方面,一般业余爱好者确实也不是随便就能干出67杆、随便能连抓多少只鸟,作为公开赛事,被人质疑也无可非议,问题是主办方面对这种质疑持什么态度、能给出什么回答?
避而不谈肯定不合适,因为主办方至少要对参赛球员负责,如果人家确实表现优秀,辛辛苦苦弄了这么个好成绩,被质疑后主办方不出来说话,岂非反而显得心虚气短?
含含糊糊的“官方式”回应恐怕也不妥,因为打球的人都不弱智,都知道一杆一杆怎么来的,你不说出个子午丑卯的谁能轻易相信?弄不好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前不久,也有人声称我们广西业巡赛第一站前10名的成绩有假,最多的“偷”了7、8杆;组委会的态度十分坦然:所有签名齐全的记分卡都保存完整,有原始的逐洞成绩记录在案,需要时随时都可以复盘,同组球员、同组球童、三洞报分员、动态记分板、91golf网、记分处工作人员等都可以提供核查信息,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东西,不担心任何人质疑。
也有不少球友针对这次奔驰车主赛的成绩质疑问题再次提出球员的诚信话题,纷纷表示要特别强调对球员不记假杆、诚信参赛这一环节的要求。
个人认为,球员自律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但仅强调自律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保证赛事品质的关键还是在于主办方。道理很简单:开车的人都知道酒驾不对,可在现今如此严厉的治理酒驾措施下,不也还有很多不惜以身试法的么?
道长曾多次和业内同好交流:赛事气氛的营造对参赛球员的行为方式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大家都可以嘻嘻哈哈、随随便便的参赛,你招呼我一组、我喜欢你一起,记分卡不记分卡的也就那样,裁判也可有可无,你还能指望成绩“真实”?
反过来,如果整个赛事的现场气氛严肃认真,裁判和所有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各个环节都不马虎,则虽然不敢说一定能百分之百的杜绝假杆,至少可乘之机会大大减少。
有一次,某业余赛事拟邀请我做裁判长,大概是多少有些知道道长的较真劲,特地嘱咐:不一定太认真啊,主要是大家玩好!俺一听,得,那就免了吧,“玩”可就不需要道长去辛苦费那劲了,婉言拒绝。
去年湖南高协邀请俺去为湖南首届业余锦标赛做裁判长,事先俺照例问清楚:搞真的还是假的?要是做符号就算了,难得跑!
“较真”就可能得罪人,但如果大家都不较真,这高球之风能正得起来么?
尤其是赛事主办方,能不能“较真”、敢不敢“较真”至关重要,决定了赛事的导向。
其实,就俺个人经历过的业余赛事之体会来看,存心弄虚作假或就是藐视规则、抗拒高尔夫精神的真的是少数甚至极少数,大部分球友内心还是愿意正高球之风的。
好比在正装晚宴上,再唐突的人也不敢穿着背心短裤入场;反过来,如果大家都穿着泳衣在海边嬉戏,你非要让人西装革履加入,能成么?
后一篇:中原大地喜相聚 博友再会乐融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