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在球场上的表率作用

标签:
高尔夫观点杂谈 |
分类: 风尘白话 |
北海目前就两个球场,一个叫海门,开场的时间要早几年;一个叫三千海,这两年才开场。
两个球场的品质都很不错,相隔又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俺常常和球会的开玩笑说是“天作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如何加强深层次合作、协同开发市场资源等,是两家球会都很关心的话题。
乘着休息,道长特地把两家球会的头儿撮合在一起球叙,共进晚餐。海门球会做东,三千海球会履新不久的总经理亲自带着球会管理人员拜访邻居,算是第一次集体走亲戚,呵呵。
具体如何洽商合作是他们两家的事,俺是“人民陪打员”角色。
海门球会的两位是老朋友了,道长经常乐呵呵地给他们当差,也经常一起探讨一些关于高尔夫的话题。许广清董事长一直是高尔夫规则与礼仪的积极倡导者,我们一边打球一边又聊起了一个老话题:业内人士在球场上要做好表率才行。
刚好看到一位球童写的博客,题目叫做《球童日记——黑名单》,里面有这么一段:最无语的是来的客人是球童黑名单中的头号通缉犯!以喜欢骂球童和暴躁脾气而名列榜首。随他前来的也都不是吃素的。没办法啊,人家是省高协高官啦,整个球会都要供着他!明天祈祷不要让我接他的包,不过我认得他的包,我会第一时间绑上别的客人的包的......
球童的眼睛是一杆秤,我们这些打球的人在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毫无遮拦地暴露在他(她)们面前。
这位球童说的情况真实度如何难以考证,但因为俺平时在场上很喜欢和各地的球童们交流,类似的故事已经听到过好多回,包括本地的和外地的;像这种特意想办法躲着某些“客人”的做法一点也不新鲜。
尤其是,这段话中的“省高协高官”几个字道长看得特别刺眼,特别难受。
几年球打下来,全国各地跑了不少,球叙的球友也有很多,也有不少次与“业内人士”一起下场的机会,包括球场的、练习场的、高尔夫媒体的、各级高协的、赛事公司的、裁判界的等,说实话,一些业内人士在球场上的表现确有点让人扼腕叹息。
本来想具体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表现,合计合计还是算了,免得无意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俺常常会想:如果连业内人士都做不到尊重高尔夫精神,如果连业内人士都不能“按规则打球”,如果连业内人士都不顾高尔夫礼仪,则营造健康的高尔夫环境谈何容易!
也是听球童说的:谁谁谁别看表面上怎么怎么,在场上......
道长倒是非常佩服那位写博客的球童的勇气,因为一般来说球童们对那些“故事”都是只能藏在心里的,最多在私底下说说,自己出出气。
前一篇:“第一次”的影响非同小可
后一篇:温故知新:比杆赛常见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