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球前互相确认球:一个不难做到的好习惯
(2012-02-12 17:33:56)
标签:
休闲 |
分类: 规则探讨 |
规则12-2 辨认球
打正确的球是球员自己的责任。每个球员都应该在自己的球上做辨认标记。
简单来说,在场上必须打自己的球,否则就容易出现“打错球”,比洞赛本洞负,比杆赛罚2杆,而且必须用正确的球进行纠正。
应邀参加一俱乐部的例赛活动,一不小心竟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打了错球!
四杆洞,开球后剩180码左右上坡攻果岭,用4号铁木杆,感觉距离应该差不多,但稍微偏右,或许会是落在果岭右侧;上到果岭附近开始扫视,在预期位置没发现球,正纳闷,俺的球童在果岭外另一端更远处喊:在这!
咦?这一杆不能打这么远啊?俺半信半疑走过去看,果然是一几乎全新的“太太累死”1号!
正要准备击球,忽然感觉有点不对:这个球上面有一个另外印刷的Logo,好像俺的球是没有这种Logo的!再一想,俺在第一号洞开球前就报过球号了,同组没有同号的啊!
就这么一偷懒,把球切上了果岭;同组另一位球友看来看去不对劲,仔细一辨认俺切上果岭的球,原来这个球是他的!俺的球其实已经上了果岭!
俺苦笑,好好的一帕平白多罚出来两杆!
当然,这个怪不了别人(包括球童),只能怪自己太马虎,偷懒,打鹰的被鹰啄了眼,活该。
很多球友在第一洞开球前都不习惯报球号、互相确认球,都是上来抡杆就打;中途换球(下水、OB等)也不注意必要时向同组的申明或随便掏出一个球来就打,自己都不知道是几号球。
实际上,我们平时下场,同组的很容易使用同一品牌、同一球号的球,打来打去非常容易搞混,俺见到过很多次互相扯皮的情况,有时候甚至还为到底是谁的球而争得脸红耳赤、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
别小看了这个习惯:按规则,如果球员不能确认是自己的球,则只能认为他的球遗失,这个代价就不小了。
某次,应邀和一位希望“检验规则”的球友P同组下场,主动要求俺一定“严格执法”,开球前还信心满满的宣称:“你很难罚到我的”——P打球确实是很规矩,而且在场上遇到问题时不会“轻举妄动”,没把握的就先问好了再动手,半场下来还真就没挑出他的规则毛病。
转场后,机会来了。P在球道上200多码三号木攻果岭,打出一大左曲,球进了一片长草方向;走到附近,球童报告:在那!——长草中隐隐约约有一个球。
俺看P往那个球的方向走去,便赶紧喊:别急!你的球是多少号、什么牌子的?
P一愣:那谁还记得?!
俺说:不记得?那可不行!谁知道那个球是不是你的!
P:我都是用耐克的球啊!
俺紧追不放:几号球?
P挠头想了一阵子:应该是2号吧?
俺:你确定?
P:就是2号!
然后就一起走过去看,确实是一颗耐克球,但球号却是1号——P赶紧说:是我的球,我刚才记错了!
俺忍住笑:记错了?哪有那么简单?你再找吧,要是找不出个2号球来,对不起,遗失球,罚1杆回去重打!
结果真就再找不到其他球了。
还真在长草中又找到了一个耐克球,不过也不是2号,是3号。
从“谨慎”或对自己、也是对同组球友负责任的角度出发,在场上对自己用的球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种细节最好别太马虎。
前一篇:发球区标志:能动还是不能动?
后一篇:海岛高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