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奥迪鹰之队叫好!

(2011-07-29 21:14:44)
分类: 高球随笔
北京奥迪鹰之队拟定了《奥迪鹰之队队员行为规范》,从对球队队员的总体要求,到参加比赛活动的礼仪规范、基本规则等都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0f3db0100rzq9.html?tj=1
 
好!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学规矩”。
干什么事都有什么事的规矩,打高尔夫也莫不例外,“按规则打球”——这本来就是一个根本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说大一点也就是个“伪命题”;中国人用餐少不了碗筷吧?这也算是规矩(更讲究些的对怎么拿筷子、怎么夹菜都还有要求);你当然也可以不要这个“规矩”(嫌麻烦不是?),直接用手抓、用嘴啃,可那还能叫“用餐”么?
 
同样的道理,不按规则打球还能叫“高尔夫”么?
 
抵触规则者往往有一个看起来很“像”的理由:中国国情。
倒是想问一句:到底什么是“中国国情”?高尔夫规则中到底有哪一条、哪一款“不适合中国国情”?“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考虑”的要求难道只适合西方人?有没有谁提出来足球规则、排球规则、斯诺克规则、花样滑冰规则等“不适合中国国情”?
 
心平和气的认真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打球的人都能尽可能做到“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考虑”,则球场上的很多“争议”大抵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即便有时确实由于对规则的熟悉程度不够而产生不同意见,在“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考虑”的原则下也总能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按规则打球”绝不是、也不应该是产生“争议”的罪魁祸首。
 
以下水补救这个最容易产生“争议”的环节为例——产生“争议”的源头无非是合法的补救方法和在哪儿下水这两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只要你真愿意,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把规则第26条仔仔细细看上几遍,再结合自己平时下场打球遇到的情况多琢磨琢磨,也就会明白个八九不离十;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当事人和同组球友都能实实在在做到以“诚信、自律”来要求自己,实际也没什么太多好“争”的。
 
“规则太复杂”则是另一个说得比较多的理由。
窃以为,这个问题更多的还是取决于自己对待规则问题的态度;高尔夫爱好者一年下来少说也要打那么几十场球吧?风里来雨里去的都不在乎,如果能把这种打球劲头的哪怕几十分之一用在学学规则上,则对付一般的情况也绰绰有余了。
 
再说了,规则条文复不复杂暂且不论,礼仪要求实在不复杂吧?“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考虑”实在不难懂吧?想想众多在场上令人诟病的行为和现象,有多少不都正是因为不讲礼仪、不讲诚信、不讲自律、不为他人考虑而造成的?
 
高尔夫规则是相对比较复杂,但常用的一些东西真就没有“复杂”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奥迪鹰之队队员行为规范》列出了约20条常见违规行为及其处置方法,打过几年球的人都看得懂;再加上列出来的约10来条礼仪规范等,正如冯力源老师说的,“能做到这些点在哪里打球都会受人尊重了”——难么?存乎一心。
 
暂且抛开其他规则条文不说,“知晓规则是球员及其球童的责任”——衷心盼望每个已经在打高尔夫的或准备打高尔夫的首先都能记住和实践这一条最简单的规则,正如中国人用餐一定要学会用筷子一样。
 
北京奥迪鹰之队开了一个绝好的“集体倡导遵守规则”的头,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