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样的东西 不一样的状态 不一样的性质

(2011-06-19 17:43:17)
标签:

休闲

分类: 规则探讨

12日在北京恩格森的那场球,俺自己凑巧遇到了一个有趣的案例,无岩童鞋已经用诙谐幽默的古龙体文字进行了描述,先摘过来乐一乐:

 

在球场上,我很羡慕别人打球时能掀起一块草皮来。

我不能,风老师能。

在恩格森那天,风老师一杆下去,掀起了一块草皮。

风老师掀起草皮和一般人掀起草皮,有三点区别:

1、比一般人掀起的草皮块头大,大很多;

2、一般人掀起草皮同时,球会高飞,但是风老师的球原地未动;

3、一般人掀起的草皮会高飞,但是风老师掀起的草皮还有一端紧紧连接着球道,被掀起的部分像被子一样把自己的球盖的严严实实的。

我嘿嘿!

风老师也嘿嘿。

风老师嘿嘿之后,便现场讲起了规则。

原话我记不得了,大概意思这样说的:

这个草皮因为连着球道,不属于散置物,不能移动

我问老师咋办。

老师说:“就隔着被子黑灯瞎火的干

 

俺再从规则角度来阐述阐述。

 

那是一个5杆洞,第二杆,用3号木击球;俺已经习惯了不试挥杆的,大致比划了一下就开干;明显是因为太疲劳的原因,身体转动不起来,这一杆基本就是用手打下去的;后果可想而知,不是一般的打“深”,而是球都没碰着,直接在球后面砸起一大块草皮,类似用一块很大的海绵鞋垫翻了过去,如无岩童鞋说的“像被子那样把球盖得严严实实”。

 

用3号木击球的这一杆自然是要算一杆(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空杆”,没打着球),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球是被压在草皮下一点都看不见了,俺能不能先把球上的草皮拿开?

 

俺仔细观察了一番情况后,只能站在那苦笑:虽然俺这一杆下去“够劲”,掀起了那么厚的一块草皮,但愣是没有把草皮全部铲离球道(估计是因为3号木的杆头不够锋利),草皮的一端还有很小的一部分连在地上。

 

这就涉及到规则的运用了。

 

无疑,非生长着的草皮属于“散置障碍物”,在球道上击球前是可以移除(但不能造成球的移动)的;问题是俺铲起的这块草皮还没有彻底断开,也就是说还处于“生长着”的状态,按规则的定义便不属于“散置障碍物”,如果俺去拿开,就是“改善试图挥杆区域”,要罚2杆。

 

看清楚情况后,俺只好换了一只铁杆,连蒙带猜的朝“被子”狠狠一击——运气还算不错,小白球飞出去100来码,最后是52推,+2

 

这个案例说明,规则的“定义”是多么重要!

 

举一个另外的例子。

 

同样是沙坑的“沙坑壁”,按照规则的定义,沙坑壁在被草覆盖时不属于“沙坑”的一部分,反之则属于“沙坑”的组成部分。

 

球所在的位置是不是“沙坑”的一部分差异将很大,因为“沙坑”是规则定义的“障碍区”之一,球在或不在“沙坑”中,两者处置方法有很大差别。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球被砸进沙坑壁上,特别是那种比较陡峭的沙坑壁,会相当让人抓狂;如果沙坑壁是被草覆盖的,恭喜!你可以按“陷入地面的球”接受免罚杆补救,而且按规则程序处置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可能是你最后可以把球放置在球道上击球,立刻艳阳高照。

 

反过来,如果这个沙坑壁是没有被草覆盖着的,运气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时候沙坑壁属于沙坑的组成部分,而且按规则在沙坑中不存在“陷入地面的球”免罚杆补救,你最多只能“宣布不可打”,而且还只能在沙坑中罚1杆抛球(除非你愿意牺牲距离、选择罚1杆后回上一杆的位置去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