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敬畏规则”者致敬!

(2010-10-22 20:59:48)
分类: 规则探讨

从2004年就开始,一年一度的东盟博览会都会有两个与“高尔夫”直接有关的保留节目:一曰“名人赛”,一曰“精英赛”,前者邀请出席东盟博览会的各国高官参加,以休闲、娱乐、交流为主;后者邀请其他贵宾及广西本地高手参加,“比赛”的意味相对就比较浓厚些。

俺今天又做了一回义工,为2010年的东盟博览会高尔夫精英赛做裁判长(这是这个活动这么些年来第一次专门设置裁判人员);过程倒也稀松平常,但对本土赛事规则氛围发生的微妙变化颇有感触,尤其是参赛者的“敬畏规则”表现令俺颇感敬佩。

本土各式各样的业余赛事活动每年都会有很多次,一般都是大家热闹热闹拉倒,正儿八经“像比赛”的并不多见;俺自己原来也参加过N次类似的活动,包括前几年的“精英赛”,也就是“玩玩”,赛事过程一般都谈不上什么“规则”不“规则”的,看大家的自觉而已。“摸一杆”的、老远就“OK”的、随便“打着玩”的、反正是“打免费球”而赌得不亦乐乎的,等等,多了去了。

今天这场活动的气氛却大不相同,应该说已经称得上“认真”;参加活动的“领导”也好、“嘉宾”也罢,也不管是“高手”还是“低手”,俺来来回回在场上转悠,整个过程没见到或听到说有谁“摸一杆”的、随便给“OK”的、不愿意按“规则”行事甚至公开“藐视规则”的——这种活动能做到这一点就相当不容易了。

有几个细节给俺的印象特深:

一是对待“罚杆”的态度。

今天总共处罚了四次,三次是在果岭上练习推杆(同组的还没有推完),一次是用推杆头改善推击线(按压)。所有的当事人都不仅毫无怨言,反而还明显表现出“不好意思”,反复表示一定要改掉“坏习惯”、一定要“多学习规则”;其中有一位挨罚的领导,非常诚恳地感慨:以前知道的规则知识实在是太少了!

二是“敬畏规则”的表现。

俺有意多次悄悄躲在远处观察了很多组的情况,大家确实是“认真”、确实是把“规则”当回事,尤其是在果岭上;经常听到大家相互提醒:可不能“OK”噢!Mark、Mark!

有一组在中间几个洞的速度明显有问题,落后了前面组差不多两个洞(今天是18个洞同时开球,洞洞有人的);俺弄清楚情况后,很严肃的把他们集合到一起告知:从现在起就算已经“警告”过你们了,要是我在出现在你们组附近,那就是要“计时”了,会罚杆的噢!几位球友一听立刻脸露紧张神色,一迭声表示:一定一定!我们马上加快!——其实,像这种性质的活动哪有可能搞什么“计时”啊!也就是说说而已。

后来,等俺又转几个圈后再问他们后组的,都说:快多了!没事了!

要真说起来,场上大部分参赛者平时都是和俺很熟悉的,俺这个所谓的“裁判长”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不是大家从内心里面开始有那么点“敬畏规则”的意识了,这种性质的“裁判长”又能算老几啊?俺心里和明镜似的。

三是对“规则问题”的兴趣。

这半天下来,场上场下主动和俺探讨相关规则问题的、主动向俺索取俺那本“小册子”的球友有不少;看着一张张或熟悉、或不太熟悉的面孔那么认真的讨论规则问题,俺风尘子诚惶诚恐之余不由得大感欣慰:看起来,俺这个“吹鼓手”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有那么点意思了!

 

向“敬畏规则”者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