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小贴士:关于“最近补救点”
(2010-09-19 14:59:32)
标签:
休闲 |
分类: 规则探讨 |
规则规定,在受到不可移动妨碍物或球场异常状态影响时,球员是可以接受免罚杆补救的。
平时最常遇到的情况包括:
(1)需要站在球车道上(不可移动妨碍物)击球。
(2)球位于不可移动妨碍物上(如球车道、井盖、喷罐头、人工砌体)。
(3)球位于球场异常状态中(如临时积水、整修地)。
(4)挥杆受到不可移动妨碍物的影响(如变电箱、灯柱)。
免罚杆补救的方法是:在“最近补救点”一杆范围内(注意:不是离原球位一杆范围!)、不更靠近球洞的位置抛球。
什么是“最近补救点”?俺发现这是不少球友都没有弄明白的一个问题。
以球在球车道上的补救为例,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导致“在错误的地方打球”的做法:
(1)以球车道上的球为参考点,在其一杆范围抛球。
(2)以球车道的中心线为界,球靠近哪边就在哪边的球车道外一杆范围抛球。
规则对“最近补救点”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最近补救点”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脱困。
(2)离初始球位最近。
(3)不更靠近球洞。
还是以球在球车道上为例,按规则要求,正确地确定“最近补救点”的方法是:
(1)挑选下一杆击球要用的杆子(如P杆或小木杆等)。
(2)拿着这根杆子,在不更靠近球洞的位置比划站位,看第一时间站在哪里能脱开球车道的妨碍(即:在这样站位时,既可以做到球位也不在球车道上、人也不站在球车道上)。
(3)站位后杆头着地的地方即是“补救点”之一,一般还会有另一个补救点(站在球车道的另一边,按同样的方法比划站位后的杆头着地点)。
(4)两个“补救点”中离初始球位最近的便是“最近补救点”。
(5)在“最近补救点”一杆范围(可以用一号木来丈量)、不更靠近球洞的位置抛球。
抛球后,既可以用刚才比划站位用的球杆、也可以再任选一支球杆进行下一杆的击球。
其他需要按“最近补救点”免罚杆抛球补救的做法完全类似。
场上经常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严格按“最近补救点”选择抛球位置,很可能不得不把球抛在长草或很“难”打的球位,那就只能自认倒霉,而不能以“难打”为理由改变法定的抛球位置,否则就是“在错误的地方打球”,罚2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