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建议”......实在够呛!
(2010-09-10 11:55:23)
标签:
休闲 |
分类: 高球随笔 |
在新浪高尔夫频道看到一篇《给高尔夫菜鸟们的建议》(还列入“精品博文”栏目!),真的是五味杂陈:
有很多知名高尔夫教练对初级球手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初学者甫下场时,不要用高尔夫规则来约束自己;订定一些容易简单的「菜鸟规则」来遵守,像是全程都可以插梯,一直到离果岭50码内才不行等等。
这叫啥玩意?真不知道是来自哪儿的、什么样的“知名高尔夫教练”,竟然还能提出“不要用高尔夫规则来约束自己”这样的“宝贵建议”?莫非是还嫌现在球场上的“礼仪杀手”、“规则杀手”太少么?
现如今高尔夫爱好者越来越多,大好事;窃以为,初学者最缺的不是挥杆技术,恰恰就是最基本的高尔夫规则知识ABC(当然包括规则的必然组成部分——礼仪)。
玩任何游戏首先都必须熟悉“游戏规则”,这应该是属于“常识”范畴;面对兴致勃勃的初入高尔夫世界的初学者,不愿教或不能教规则知识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公开宣称“不要用高尔夫规则来约束自己”?!
俺平时最怕在网络上“惹事”,除了一些“中性”的凑热闹之外,轻易不敢就打球之外的“是非”问题发表言论,但看了这种荒唐的“建议”,实在是不吐不快,憋的慌!如果因此而招来“板砖”,俺准备打起精神好好应对一场!
忽然想起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想起了第一次下场》的博文,特意摘过来几段,算是“温故知新”吧:
现在偶尔去练习场用用功,能见到的老朋友已经越来越少,新面孔明显的越来越多,而且一眼就可看出,初学者占的比例很大。
这当然是好事。
一方面说明喜爱高尔夫运动的同好在持续增加,队伍越来越壮大;一方面高尔夫的所谓“贵族”面纱在渐渐退去,终归会回到其作为一项“运动”的本性。
初学者辛辛苦苦在练习场试巴一阵子、多少能把小白球给干起来之后,一般都会特急切的盼着赶紧实地到球场比划比划。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教球”的到处都有——正儿八经收费的驻场教练、众多先行者的热心指点、也包括市面上不再缺货的各种教学光碟或入门书籍等,或者干脆自己直接扛着杆子躲在不显眼的打位埋头苦“练”也成;另一方面,能在开杆前先专门学习或了解一些基本的高尔夫礼仪之机会则少之又少——刚摸杆的人一门心思要把小白球打起来,可能也不容易知道还有“高尔夫礼仪”这一说,“教球”的人则一心盯着你应该如何握杆、如何站位等,恐怕潜意识中压根就没有“教礼仪”一说。
这样一来,一批批高尔夫爱好者倒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高采烈地加入“锄地”的行列,球场上却也同时多出了很多让人扼腕叹息的“失礼”甚至“无礼”行为:大呼小叫者有之、不管不顾者有之、随心所欲者有之、责骂球童者有之、砸杆捶地者有之......
初学者对“第一次”打多少杆都会比较在乎——毕竟是“开处”么,人之常情;现在想来,第一次下场的“成绩”其实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事实上就不大可能严格按“规则”来计算成绩。
事实上,诸如初学者下了场打不起球来时不要总在那刨个不停,应该要么让后面的组先走、要么自己直接把球捡起来走人;要让离果岭球位远的人先打;在果岭上不能拖着脚走、不能高兴得跳脚,以免损坏果岭表面,因为“果岭”是球场上最珍贵的区域;打出去的球没个准头时一定要马上喊“看球”;自己打不好不要轻易去责怪球童;不要干扰或影响同组的人击球;不能作弊;不能乱记杆数;等等,很多关于高尔夫礼仪与规则的A、B、C,都是队长老兄在带俺第一次下场时就不厌其烦教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