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原则下顺其自然:也为博友会抛块小砖

(2010-07-21 20:03:08)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球随笔

眼见着离大连博友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关注这个事儿的博友也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双子老弟作为本次活动的直接主持操刀者,显然是忙个不亦乐乎;一方面,各路神仙跃跃欲试的同时也不断为博友会建言,无非是共同核计着怎么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办得更好,如始作俑者药师老弟表达的一番美好心愿:让高尔夫精神永放光芒。

时时在网上留心关注各种高见,俺有幸作为博友会开山之作的与会者之一,也憋不住凑热闹想抛这么一块小砖,谈谈俺个人的一些浅见。

首先有一点,毫无疑问应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即如何能够把博友会成功传承下去?在这个大前提下,到底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最合适?从博友们表达的观点来看,一种代表性意见是让博友会更像一个“组织”,如成立理事会、制定游戏规则等。

俺认为,如果真能做到这个程度,应该说是最理想的了——问题在于现不现实、实际效果会怎么样?

大体来说,博友会至少有这么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这是一种几乎完全松散性的民间联谊活动形式,无非是以高尔夫为纽带,通过共同的兴趣把大家联系到一起,参加活动与否全凭个人自愿,谁也要求不了谁、谁也强迫不了谁;第二,博友们散布全国各地,每个人的职业、年龄、经历、阅历、价值观、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参加活动的动机或动力等都可能千差万别;第三,除了定期或不定期的聚集到一块以球会友以外,平时恐怕也很难以“博友会”的名义搞什么其他性质的大型活动,最多是地理距离近一些或就在一个城市附近的博友,联络上以后可能会有机会多在球场上聚一聚。

所以,如果真要向“组织”方向发展,恐怕不得不考虑如下一些客观因素:

1、像目前没有正儿八经的“组织”还好说,每次活动万一要是出现点纰漏、差错、哪个环节考虑不周什么的,作为活动的牵头人,尽心尽力地义务劳动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家都好说;一旦真以“组织”的形式出现、以“组织”的名义行事,大家对“组织”的期望值和要求恐怕就会不一样了,牵头人的角色性质也会大不相同了,操办一次活动就不仅仅是自觉自愿的“义务”,而是要更多承担“组织”赋予的“责任”。

2、一旦要考虑设立“理事会”之类的机构,按照我们的“国情”,恐怕事情就复杂了,因为中国人最讲究“面子”,虽然这种机构可能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服务团队”而已,但谁当理事长、谁当秘书长、谁能做理事、设几个理事席位、怎么产生、怎么衡量、怎么承担责任和义务等,恐怕都没有那么简单;大家公认希望其出面的人不一定有这个雅兴或客观条件,愿意主动“为人民服务”的大家也不一定就能认这个账——嘴里不说心里难讲,了不起“用脚投票”;即使是推举出了理事会,天南海北的遇事如何协调、一些必须发生的费用又该如何处理、每次活动的规格或规模等如何把握,“理事”们未必都能有那么多精力长期投入。

3、说到“游戏规则”就更恐怖。且不说其他,仅仅是博友会应该如何对待和运用“高尔夫规则”的问题,看看网上的观点,大家的认识和态度就差异巨大——有的赞成按“PGA规则”,有的觉得“NO TOUCH”最省事;有的说博友赛“最干净”,有的撇撇嘴很不以为然;有的说我们设有“裁判长”什么的,有的说你们那自个儿封的算什么?有的说某某某最权威,我们平时都是他说了算;有的说我都上PGA网站学习的,够有依据了;有的说即便扛个裁判证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水平也不见得怎么样;如此等等,够得弄的。

其他还有如要不要控制人数、按什么条件来控制;是不是每次应该都搞点“爱心捐款”活动什么的、要不要和当地球友打对抗赛、按差点分组还是按其他什么条件分组、奖项怎么设、日程怎么安排、要不要引进商业元素,等等等等,那一项都不省心,想制定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难。

不用说这么一个面向全国博友的大范围活动了,认真掰掰指头数巴数巴,大到各地高协、小到数不清的球队、民间球友组织等,真正能像模像样长期保持活力的又有多少?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了上百人的规模、涉及全国范围,这个“类”和“群”恐怕真就不是那么好“聚”、也没有那么好“分”。

因此,俺个人的观点,还是不宜对博友会赋予太多、太高的承载,只要大原则成立,顺其自然最好。

怎么个“大原则”?俺认为无非是以球会友、弘扬高尔夫精神,快乐高尔夫;不拘形式、不图利益、不讲虚荣。

怎么个“顺其自然”法?俺的中心思想是:以东道主为主体、以博友会为平台,不硬性、不强求,淡化“比赛”概念、强调“联谊”性质。

具体来说有几点:

第一,每次活动结束前,大家一起商议确定下次活动的大致时间、举办地点。

第二,在主动、自愿的前提下,确定下次活动的牵头人——实际上就是“东道主”或“东道主代表”的角色。

第三,由牵头人代表东道主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例如向有相关经验的人士(不一定是博友)咨询意见、吸收以前活动的经验、吸取可能的教训、拢几位本地的志同道合者共同谋划、和可能的合作伙伴洽商等,全权负责拟定本次活动的游戏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活动内容、场次、人数、条件、有没有赞助单位、奖项设置等等),成型后及时在网上公布,给一定的征求意见时间,然后正式宣布实施,怎么定的就怎么办。

第四,所有感兴趣的博友,都可以根据最后正式公布的活动条件,自主选择参加与否、自由决定是否以某种方式“贡献”一把。

 

在大家都在积极备战大连站活动的时候,俺这些浅见可能有些不合时宜,甚至可能还有“扫兴”之嫌,但确实是真话、心里话;不管怎样,正因为俺自己对博友会本身肯定是打心眼里关爱有加,才会有此一番思考——但愿俺这块小砖头能引出更有价值的和田美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