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归来语未休(一):话说活动组织
(2010-05-26 13:55: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高球随笔 |
博友们已经在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精彩文章来回味这次华山论剑了,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仅此一点就足以反映出这次活动的巨大成功!
俺实际上还没有“归来”,还在大西部转悠着办事儿;本想过几天再敲键盘,但每天都会自然而然的冒出几天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细节,尤其是每天抽空津津有味地看博友们从不同角度的妙笔生花,颇多感触,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先凑凑热闹。
先说说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
依俺个人体会,组织这次活动起码有“三不易”:
第一个不易:“无组织”的“组织”。
在西安身历其境的各位博友都很清楚,本次活动纯属自发性质,药师老弟登高一呼,响应者虽众,实际落实和操办具体事情的也就只是寥寥几人;由药师、双子、小倩组成的所谓“组委会”,说到底基本就不具备以一般活动之“组委会”角色开展前期工作的必要条件,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是“要钱没钱、要人每人”,只能是凭借一腔热忱勉力“为人民服务”,更何况一个在西安、一个在大连、一个在贵阳,活动前连正经在一起碰头开会商量的机会都没有,要使这样一次面对全国几十名博友参加的活动成为现实,真的是太不容易!
第二个不易:时间仓促,众口难调。
俺曾经亲身经历或实际参与或直接主持过若干次业余赛事活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不就是组织大家打打球么?实际上组织一次业余赛事活动真不是一般的麻烦和犯难;且不说那些事无巨细的啰嗦事儿,仅仅是面对与赛事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随便哪个环节不小心都可能不知道会得罪了什么人,劳心费力不讨好,有苦还说不出;这次华山论剑,参加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年龄跨度高达几十个寒暑,个人经历、阅历和所从事的职业、身份也五花八门,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处事方式、价值观念、西行期盼等等都千差万别;更要命的是绝大部分博友此前彼此都只见其字、未见其人,甚至是男是女都弄不拎清(譬如,就很有人把“山川圣美”当美女了,哈哈!);呼啦啦一下子都杀到西安,短短一个来月的准备时间,要伺弄好可容易么?顺便小小透漏一个“幕后消息”:就连山川老弟的两场精彩主持(欢迎晚宴、颁奖晚宴)都只是临时拉夫客串,现炒现卖,事先可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更不要说怎么按程序拟稿!
第三个不易:规模不小,牵一发而动全身。
孺子牛老弟一再表示“这次活动瑕不掩瑜”,然也!或许我们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事后都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高见”,指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略了这次活动之所以最终能够成形的前提;静下心之后再来回忆,或许这里因经验不足考虑不周,或许那里因事属仓促出点纰漏;可能某人因某事确有不爽,可能某事对某人确有为难;不管这次活动有没有、或有多少“瑕疵”,就冲着药师老弟们的这几个“不易”,俺个人觉得,作为今后“大连站”、“北京站”、“海南站”等的经验或教训来总结总结当然未尝不可,至于其他的,依俺看就还是多来点“理解万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