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规则的差异:“比洞”和“比杆”
(2009-02-12 16:12:56)
标签:
休闲 |
分类: 规则探讨 |
如所周知,“比洞”和“比杆”是高尔夫竞技两种最基本的形式,虽然俺们平时参加各类业余赛事活动基本都是“比杆赛”,但球友们之间下场PK时,很多时候还都就是“比洞”。
“比杆”的目标是争取全场用最少的杆数,每一杆、每一洞的情况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直接影响,都不能马虎;“比洞”则是一个洞一个洞的决胜负,实在不行时,即使是主动放弃几个洞,算总账也还可能有机会净进账——不像“比杆”,谁要是突然打爆一两个洞,整场比赛基本就算是玩完了。
仔细琢磨下来,大概是因为两者在场上的行为导向有所不同,故“比洞”和“比杆”所适用的规则存在很大差异(“流氓规则”等自然不在此讨论之列),也因此而发现俺们平时“比洞”PK时常常会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规则的运用。
大体来看,“比洞赛”和“比杆赛”的规则区别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处置的方式有所不同。
譬如,违反打球顺序,在比杆赛中一般错了也就错了,继续打下一杆便是,并无特别讲究;但在比洞赛中,如果对方抢先击球了,规则规定你可以要求他重新来过。
譬如,在发球台开球时如果超过了法定区域,比杆赛必须罚两杆后在正确的区域重新开球,而比洞赛不存在处罚,可以继续去打下一杆,或者也可以要求他重新开球。
曾经有好几次,在哥们间好玩性的PK时很是占过一点规则的便宜。四人一组、两人一边比洞,对方在发球台抢先开球,虽然开的很漂亮,但被俺要求重开,结果一杆OB、又一杆才勉强上球道,眼睁睁赚回来至少两杆;果岭上长推,对方抢先动手,虽然把小白球推到了“免推”范围,但被俺要求重推,结果推了三推才进,俺们这边在那个洞立马来了个反败为胜。
第二,判罚的结果大不一样。
比杆赛是以最终的杆数论输赢,所以违规后是以“罚杆”来承担相应后果;比洞赛是以输赢的洞数来核算,故判罚的方法和结果大不相同。基本上,凡比杆赛中要被“罚两杆”的,比洞赛的情况下都是直接判该洞“负”。
也就是说,如果在完成一个洞的击球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改善挥杆区域、打错球、不在正确的区域抛球、在障碍区中击球前触碰地面、在果岭上触及推击线或推杆撞旗等行为时,按规则这个洞直接就算输了,不用再比了。
印象中,虽然“比洞”PK的球友好像有不少,但似乎很少有正儿八经按比洞赛的规则来执行的。当然,如果真按比洞赛的规则较真判罚,则很多情况下的胜负结果可能都得改写了,一些平时对规则不怎么熟悉或不怎么讲究的球友可能就要吃亏大了,场上扯皮不清的现象也可能会更多,所以只能在“理论上”探讨探讨而已。
更何况,很多时候球友们都是连“比杆”带“比洞”的,不同的规则问题搅和在一起就更说不清了,只能是大家平等对待,事先约定好规矩再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