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识了一回“VIP”
(2009-02-07 12:25:33)
标签:
休闲 |
分类: 高球随笔 |
牛年开工前的最后一场球,依然是场上的独行侠,悠哉游哉;依然是相当于打包场——放眼望去,除了一些在球道或果岭上劳作的工作人员外,整个球场就看不到一组打球的人。
一个多小时干完前半场,转场到前九,在占据全场制高点的2号洞果岭上,终于看到在前面的4号洞球道上有一组人。等俺从3号洞果岭下来,巡场开着车过来了,客客气气和我打了声招呼后,曰:对不起啊,今天我们有VIP,也不方便告诉您是什么人(说这话时还特地做出一股子神秘状),您不能超过去,只能慢慢在后面打了!
俺一听,虽然表面上没有流露任何情绪,也客客气气地说“没关系”,但心里面却很有那么点不爽:VIP就VIP么,既然到了球场上,大家都是客人,都是打球,哪还有那么多讲究、用得着弄那么玄乎?再说,真要是什么大人物来了,干脆封场接待岂不是更省事?
想归想,反正俺也不赶时间,剩下也没有几个洞了;还考虑到这个球场开业才几个月,有如此神秘的“VIP”来造访,不定对球场有多么重要,或许是一言九鼎的什么官员,俺可不能太小心眼、太没风度,慢就慢一点呗!抱定了这一宗旨,俺便不慌不忙地在后面就当练球,在4号洞果岭练了整整20来分钟的推杆;估计着应该差不多了,一抬头,那组人竟还在5号洞的球道中间慢慢玩着,那架势真像是到现场视察工作的大员,有慢悠悠迈着四方步踱的,有围在球道上“热烈友好”地交谈着什么事的,有抱着双臂站在一边看热闹的。
好不容易到打完6号洞,已是40分钟过去了;6号洞果岭离7号洞发球台很近,俺便晃晃悠悠走过去看热闹,也好奇地琢磨着想研究研究这帮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一看吓一跳:发球台的一侧,一溜烟排着三辆球车,一开始还以为是其中有一辆保镖什么的,再一看又不对,三辆车绑了5个球包,再数数在发球台周围拿着球杆跃跃欲试的人,可不是正好5个么?记得还是去年,在上海的颖奕球场,生平第一次看到过5人一组下场的“壮观”景象,没想到这回在家门口又见识了一回!唉!到底是“VIP”!
俺站在发球台后面的球车道上冷眼旁观,并用略带嘲讽的眼光在一群人中间扫来扫去,看来应该就是那种“有身份”的官员一类了——当然,显见不会是本地的,看样子级别大概也应该不会特别高。
又是十几分钟过去,总算等到他们都开完了球,一个个坐上球车整装待发;俺手里还捏着推杆摆弄,在一边目无表情地注视着,估计多少也表现出了一些对“特权”的不屑。
俺正核计着余下的三个洞是不是就不打算了,其中的一位忽然回头问:一个人啊?那您先打吧!这一下大大出乎俺的意料,刹那间竟还有点小小的感动:好难得啊!看来这帮人也并不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主,还是很讲礼貌的么!俺一迭声连连道谢,赶紧招呼球童,用最快的速度把球开了出去;到了球道上,那位老兄又乐呵呵地和我打招呼:您打得好,先打吧,我们不会打,学习呢,只能慢慢来。俺这回确实被感动了,特地走过去与他们中间看起来像头儿的那位握了握手,由衷地说:你们这种“VIP”值得尊敬!
一直到俺在9号洞完工后回头去瞅,这几位“VIP”还在7号洞果岭热热闹闹地玩推杆,那种认真劲让俺感慨万分:真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这些可爱的“VIP”们,应该是有感于高尔夫的魅力而跃跃一试,挥杆基础自然还很初级,对高尔夫的基本知识所知大概也很有限,这没什么奇怪、也没什么可说道的,谁都有这个过程;但从球会而言,完全可以不必如此的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就从高尔夫入门和礼仪的角度好好接待一番,譬如,把5个人分为两组并说明理由,派几个综合素质高一点的球童,大大方方地服务,捎带着以合适的方式介绍一些下场的常识等,岂不是各得其所、乐哉悠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