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刘翔的N种假设

(2008-08-19 13:11:17)
标签:

评赛观赛

休闲

刘翔

分类: 风尘白话

我是在车上听《中国之声》感受刘翔退赛这一幕的。

快轮到刘翔出马时,主持人还非常担心地问在现场负责直播的人:据说刘翔刚才准备时出了点状况?那边信心满满地回答:没有啊,一切都正常!话音未落,立刻极不可思议的来了一句:怎么了怎么了?不会吧?刘翔退赛?!

本来这一辈子都从来没有对田径运动发生过哪怕一点点的兴趣,但自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得“中国飞人”的称号以来,其名头实在是太响,影响实在是太大,尤其到了这次北京奥运会前后,众多媒体上随便听到的、看到的、说到的都离不开“翔飞人”,简直就是一种信息大爆炸,想不关心都不可能。

正因为如此,几天前偶尔和朋友聊到绝对已是“万众瞩目”的刘翔时就很悲观的说:恐怕“翔飞人”这回十有八九要栽呢!当然根本谈不上什么“分析”,对田径俺是百分之两百的外行,纯粹只是一种感觉——总觉得在国人这种铺天盖地的“关心”下,刘翔需要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他玩的活却是要精细到以零点零几秒来论高低的,我们亲爱的刘翔同志怕是没那么容易顶得住啊!

现在的结果地球人都知道了。

唯一压根没有想到的是以一声不吭地默默“退赛”这样一种方式了断。

如果不是刘翔,运动员“因伤退赛”决不算稀奇(远的不说,只需看同一个场地、刘翔之前几分钟那位美国名将);如果刘翔不是以这样一种悄没声的方式“退赛”,当时的现场情况和现在的舆论表现也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无论如何,最痛苦的无疑是当事者本人。哪怕真就是如一些人对刘翔最极端的所谓“作秀”指责,那这个“秀”的代价也绝非常人所能承受,刘翔内心的苦痛也一定不足以与外人道;“走完110米”也好、“给观众鞠个躬”也好,我们这些旁观者尽可以做这样或那样的遐想(正如开赛前还有人建议刘翔吃北京烤鸭“减压”),但我们千万可别忘了,刘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事到如今,“翔飞人”的事是他自己能说了算的么?

我们不妨来做一些“理论上可能”的假设,看看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第一种假设:早早就宣布“刘翔将因伤缺席北京奥运会”。

这种方式对刘翔个人造成的影响应该会是最小,对“全国人民”造成的心理冲击可能也最少。当然了,“全国人民”还是会遗憾、会惋惜、会叹气、会沮丧、会不解,等等,但最终应该还是会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毕竟刘翔还是血肉之躯么,谁有本事保证刘翔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欢蹦乱跳?

但这个假设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这种“人文环境”——请问谁敢、谁能做得了这个主?刘翔?孙海平?田径队?体育总局?本来,最能做这个主的应该就是刘翔自己,像老虎伍兹,膝盖受伤该休赛就休赛,管你收视率下降多少,最多在心里对美巡赛等组织者说声“对不起”而已,可刘翔敢么?刘翔能么?

第二种假设:在昨天的赛场上拼了小命不要。

有人说,刘翔对不起“全国人民”啊,国家为你花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精力,这可是中国的百年奥运啊,你怎么能这样就“退赛”呢?有人举出了历史上谁谁的例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走也应该走完、爬也要爬到终点”、“必须亮剑”等。

依刘翔当时那样子,如果也来一个“霸王硬上弓”,弄不好在第一个栏的位置就会现场上演一出惨不忍睹的“血染疆场”,接下来很可能便是“翔飞人”从此彻底告别赛场,用他年轻的躯体为“全国人民”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我们莫非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么?

再说了,除了刘翔自己,谁又能知道那一刻他的身体究竟还能干什么?很多事不是“一咬牙”就能“咬”出来的。试想想,即使只是腿肚子抽筋,正“抽”得厉害的那一阵子你能“咬牙”站起来么?所谓“非不为、是不能为也”。

第三种假设:把退场的过程弄得“英雄”一点、“悲壮”一点。

这也是一些人提出的观点,譬如为现场的观众“含泪鞠躬”啊、下场前“挥手致意”啊等等,反正是不应该这样默默一走了之,太不把“全国人民”当做一回事么。

这话说起来倒也好像要求不高,毕竟一个“翔飞人”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么,俺当初也冒过这个念头的。再想想又不对劲:刘翔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大男孩”,哪能要求他“演”得这样“完美”?就像一个人到了生死之际,除了“求生”的念头外谁还能想那么多没用的事?谁又还能刻意做“高尚”状?我估计,刘翔在不得不退赛的那一瞬间,脑子里十有八九已经完全是“一片空白”,当时要真来个“鞠躬、挥手”什么的,要么这次退赛就真的整个是一次有计划的“阴谋”,要么就是“翔飞人”已经“成熟”得令人恐怖。

还是宽容些好,所谓“做人要厚道”。

平心静气地看,刘翔本来就不过是国家花力气去培养的无数运动员之一,能够出成绩、出好成绩当然是应该的,平平常常也很正常——要不是四年前那辉煌一刻,现如今谁又知道“刘翔”是什么人?我们国家那么多体育项目的那么多运动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终还不都是成了匆匆过客?难道我们还要去大声呵斥那些从来没有拿到过奖牌的人“白吃白喝”?

刘翔还是可爱的,可爱就可爱在他做了“正常人”都会做的事。当年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不是他的错,且本也没什么太了不起,不过是做了一个运动员应该做的或能够做的而已;后来逐渐被抬举到“半人半神”的地步更不是他的错——中国式的“捧杀”就有这么厉害,不服气不行呢。

话又说回来,以上的假设得有一个共同前提:刘翔是真伤了。这个事情(是不是“因伤退赛”)的真相只能是一个永远的谜,或者干脆就无所谓“真相”不“真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