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奥运开幕式:中华的复兴

(2008-08-09 22:36:52)
标签:

评赛观赛

休闲

分类: 风尘白话

中国的人太多,众口难调,估计对这场历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精心烹制的奥运开幕式盛宴依然会是“见仁见智”,而“愤青”式地拿老谋子大大排揎一顿的恐怕也会大有人在。

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来看的。说有多么激动、多么期待肯定谈不上,毕竟已经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容易“动情”了——记得当年女排“三连冠”时俺也是烧过床单、砸过热水瓶的主;说完全不当回事自也不尽然,毕竟这一回是在我泱泱中华大地倾情上演的“百年奥运”,不可能一点也不被已经延续了这么些日子的奥运浓情所感染。

但是,开幕式大幕一拉,恢弘、气派而又满布中华文明古国神秘色彩的日晷计时场景一现,毫不夸张的说,我整个身心都为之一震,全副精神立刻被牢牢吸引到了开幕式现场;除了中间冗长而又不能没有的入场式以外,这次是我多少年以来第一回这样投入地用“心”去看一场活动、也是第一回被这样一种活动深深的感染和震撼。

随着一幅幅高科技背景下古老中华历史画卷的渐次展开,我那点远谈不上“丰富”的历史知识也时断时续地浮现在脑际,完完全全融入了老谋子殚精竭虑营造的那种古朴兼厚重之意境,也实实在在陷入了一种信马由缰的浮想联翩。

开幕式进行过程中,正准备着飘洋过海远赴英伦求学的女儿不无担心:这些东东老外们怎么能看得懂?我说,对啊,依我看,要的就是这个“看不懂”!这才叫做“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啊!舍我其谁?!

无从知道以老谋子为首的创作团队究竟赋予了这个开幕式怎样的一种表现主题,我自己看下来后最集中的感触就只是一个:中华要复兴,中华在复兴。

今天大略看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除了一些意料中的“简单否定”外,也有人将开幕式最具悬念的“点火”环节抨击得一无是处——我自己则恰恰相反,从孙晋芳将李宁手中火炬点燃的一刹那开始,直到鸟巢顶部主火炬喷薄怒放的那一刻,我始终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神圣状态。

首先是李宁手擎火炬静立、叉腰仰望苍穹。恍惚中,感觉孙晋芳传递的不仅仅是一支奥运火炬,而是一路演绎的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到了今天;李宁举起的也不仅仅是一支火炬,而是凝聚了十三亿龙的传人复兴中华的满腔期待;静立是一种沉思,叉腰是一种力量,仰望是一种祈盼,整个造型则喻示着一种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似乎在从容而淡定的意境中默默地向世人昭示:中华复兴,我们已经准备好!

我的眼眶在李宁手持圣火腾空而起的那一瞬间明显感到了湿润——来了,中华的复兴,背负着五千年璀璨的文明!看着李宁以一副近乎完美的雄姿、如传说着的夸父追日,向着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一步一步、不离不弃地奋勇奔进,我一点都不觉得时间拖得太长,一直紧盯着李宁脚下那些如影如随梦幻般展开的画卷,浑身上下都感受着一种激情、一种躁动,满脑子充斥着一种说不清的亢奋。

李宁到达主火炬点火位置后最后一刻的定格让我彻底屏住了呼吸;之前的整个开幕式节奏都是缓慢而舒展,直到点火的最后一刹那,一条矫捷的火龙如闪电般直窜而出,奥运圣火瞬间绽放——真个是“厚积而薄发”!

这莫不是恰恰好喻示了我中华的复兴历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