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理”击球实在是害人不浅

(2008-05-07 13:29:49)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球随笔

韩国人裴勇在其《如何突破90杆》一书中有一句话对我印象极深:不要“无理”击球。什么是“无理”击球?记得帅哥教练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应是对“无理”击球最好的注释:不要打超出自己能力的球。

最近几次和朋友下场,亲眼目睹了几次“无理”击球的典型实例,确实是害人不浅。

实例一  一个双球道的四杆洞,走右边球道可以直攻果岭,但距离得达到280码以上才有可能上,还要冒上山(右边树林)下水(左边水障碍)的危险;走左边球道是先把小白球放到水障碍前,第二杆100多码再攻果岭。朋友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也曾偶尔一杆开出过差不多280码,往发球台一站,选择直攻;第一杆进树林遗失,罚一杆重开;第三杆下水,罚一杆补球;第五杆、第六杆蛙跳,最后是第七杆上了果岭,三推,加6杆收场。

这是典型的“无理”击球。按这个洞的情况,如果是直攻,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放到果岭前而已——以朋友的水平这种概率最多不会超过20%,这还是往好了算——还是两杆上,何况明摆着有那么大的风险;如果往左边球道打,正常情况下也是两杆上,而且几乎不存在什么特别的风险。

实例二  一个中间有水障碍的长五杆洞,朋友的开球距离不理想,第二杆打过水得至少220码的落点——差不多是朋友用球道木能打出来的极限距离。球道右边是OB桩,左边是侧面水障碍。朋友抽出球道木干——又是“无理”击球,第一杆直接OB,原地重打又刚好落入正面水障碍区,补球后六上两推,加3。

如果用铁杆分两次过水,四上两推甚至一推,不就白白捡回来两杆?

实例三  一个四杆洞,另一位朋友开球后还剩下约200码攻果岭,本来他的球道木在练习场打200码都相当困难,而且果岭左右都是沙坑,前方是树林,球道上还有两个沙坑,球道右边则是OB区。如果用铁杆做三上两推打算,正常情况下啥事也没有,轻轻松松;依然是“无理”击球,抄起球道木直攻果岭,一杆把小白球干到球道沙坑凸起的边缘上,无法站位,只好第三杆先救回球道;第四杆蛙跳(显然和打失误了的心情有关),最后五上两推,又活生生多出两杆不见。

曾和一些球友讨论成绩问题,曰:想保“9”不能有大爆(加4以上),想保“8”不能多小爆(加3),想见“7”则根本不能爆;抛开其他技术性因素或心理因素不谈,我看不管怎么“爆”,“无理”击球绝对都是其罪魁恶首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